红火背后的“冷”思考石狮市青少年社会教育活动中心建设发展调查

2017-11-23 09:21翁颜副钟翰卿
中国火炬 2017年8期
关键词:辅导站渔村关工委

翁颜副 钟翰卿

红火背后的“冷”思考石狮市青少年社会教育活动中心建设发展调查

翁颜副 钟翰卿

福建石狮市关工委结合“百万大手牵小手”关爱工程,大力推进了以“青少年社会教育活动中心”为主要内容的青少年校外教育活动阵地建设。各项活动开展得红红火火,但是红火的背后也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问题。

备受青睐的青少年活动乐园

周末、寒暑假期间的中小学生容易处于家庭、学校“顾不上、管不了”的游离状态,闲散游荡,追逐打闹,沉迷网吧游戏厅,导致孩子各类安全事故多发频发,成为家长、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2008年,石狮市关工委针对这个情况顺势而为,创办了第一家青少年社会教育活动中心的雏形——“青少年校外教育辅导站”。辅导站发挥关工委五老的优势,把双休日、寒暑假离开学校的孩子们动员、组织到辅导站,开展主题教育与书画、音乐舞蹈、球类游戏、武术等趣味教学相结合的社会实践活动。取得试点经验后在全市各镇、村推广,“一镇一村一品”的活动特色,成为备受中小学生青睐的开心乐园。

石狮市鸿山镇东三村是以传统海洋捕捞业和水产品加工业为主的沿海渔村。东三村青少年社会教育活动中心在开展常态化传统主题宣教、娱乐活动项目的基础上,以“海峡渔文化博物馆”为载体,发掘渔村渔耕文化资源,创新校外教育活动形式。通过渔村先人讨海生产作业的实物构建“渔文化博物馆”,博物馆再现的先人讨海的情景,入脑入心,引导青少年学生了解东三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渔村先辈们艰苦创业、奋发进取的精神,增强了下一代“爱渔村、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泉州的渔村,他们结合“一带一路”主题自编自演的舞蹈《“海丝”闽南风》,具有浓郁的闽南风情、乡土气息,2016年7月参加了文化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的全国少儿音乐舞蹈汇演,声名远播。

活动中心配有数十名辅导员,设有闽南文化馆、阳光书屋、心理咨询室、古筝器乐室、舞蹈音乐、航模电子、手工制作等二十多个特色课程。方圆数公里的青少年学生欢聚这里,在辅导老师的指导下,执棋对弈、乒乓对垒,古筝弹唱、南音演唱,还有阵阵稚嫩的《闽南童谣》吟唱声。5月中旬,《人民日报》、人民网等媒体记者采访古洋青少年社会教育活动中心的特色活动后,报道称“古洋村的孩子有梦、有爱、有温暖!”

持续发展的困难因素和隐忧

石狮市关工委青少年社会教育活动中心作为关心下一代的“品牌”项目,经过近10年的发展,红火的背后也面临新的困难、存在新的隐忧。

一是活动中心的经费保障认真解决。镇、村活动中心普遍反映,活动中心经常化、持续性开展活动的经费保障是个大问题。因为参加活动的中小学生人多,夏天炎热,为辅导老师和孩子们提供饮用水所需的经费,日积月累也常常发愁。

二是关爱辅导人员结构急待优化。五老丰富的阅历、满腔的热情和较强的责任感,是关工委开展关爱下一代活动的特点和优势。客观存在的观念、知识、年龄差距也容易成为局限性的劣势。参加校外活动中心的大多是00后、10后中小学生,思想活跃,思维敏捷。面对孩子们一个个网络新词和稀奇古怪问题,镇、村(社区)关工委、辅导站(点)的老同志时常一时语塞、一脸茫然,甚至束手无策。

三是活动中心辅导内容须丰富。目前,乡镇、村(社区)一些青少年活动中心(站、点)的辅导教育项目内容少、周期长。有的校外活动辅导站“图书角”藏书几年甚至更长时间未更新;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普及化,使活动中心的电脑辅导教学项目内容“遇冷”,这些因素影响青少年学生参与社会教育活动的兴趣和热情。

四是活动中心周边环境存隐忧。目前许多青少年社会教育活动中心都是利用旧校舍、旧村部场所改建而成,这些房屋有的比较陈旧,有的临近闹市或商业游戏厅,给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安全管理带来诸多不便。活动中心负责人常常为孩子们往返路上复杂的交通安全环境操心不已。

直面问题的探索思考及对策

对青少年社会教育活动阵地建设持续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石狮市关工委领导分小组深入各镇、村和民营企业关工委调查研究,推出了解决困难和问题的系列举措。

一是统筹解决基层青少年社会教育活动经费保障。石狮市关工委积极努力争取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在全省率先实行127个村、社区关工委常务主任每月400元补贴制度,列入市财政专项预算,激发村级关心下一代工作活力,落实了“事有人管”问题。发挥关工委五老人多、面广、 威望高的独特优势,通过走访近200个民营企业、街市店铺,动员社会爱心人士、港澳同胞,募集500多万元成立福建省第一个基层关心下一代专项基金会。专项基金每年的利息收益,主要用于镇、村青少年社会教育活动站、点的经费补贴和对留守儿童、流动人口子女及特殊困难群体青少年的关爱活动,解决了“事无力办”问题,确保了青少年社会教育活动持续发展,产生积极良好的社会影响。

二是资源整合优化基层社会教育活动师资结构。“开动大脑,就不会被困难吓倒!”这是石狮市关工委领导常念的“口头禅”。针对镇、村青少年社会教育活动站(点)辅导人员结构问题,石狮市关工委积极整合社会资源,优化青少年社会教育活动师资结构。首先就地“取才”,聘请各村(社区)的大学生村干部兼任村级关工委秘书,协助日常活动开展。其次就近“引才”,鸿山镇东浦村青少年社会教育活动中心结合渔村特点,与泉州市海事局、渔业局联手,经常邀请青年干部来活动中心举行“海上救生演练”“捕捞体验”等趣味活动,让孩子们乐开怀。蚶江镇关工委警民共建的洪窟青少年活动中心,建立仰恩大学、闽南理工学院、职专幼师学校的大学生实践基地,组织实习生、志愿者利用周末、节假日到活动中心为孩子们开展课业辅导、手工制作、“智力闯关”等活动。中小学生与实习生年龄相近,兴趣相通,使青少年社会教育活动中心迸发活力,其乐融融。

三是创新理念丰富基层社会教育活动项目内容。石狮市关工委青少年社会教育活动中心在组织中小学生开展“两史”“三爱”宣传教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青少年“听党话、跟党走”的同时,不断丰富基层青少年社会教育的活动内容,润物无声地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石狮市关工委、检察院、玉湖社区等单位联合建设的“青少年社会帮教基地”,在完善预防青少年治安、涉毒、交通、消防等违法犯罪宣传教育功能的基础上,增加青少年喜欢的电子科普游戏、声光电多媒体智力闯关等新项目,引导青少年学生爱科学用科学。石狮市关工委嫁接13家农庄、农业合作社建立青少年劳动实践基地,拓宽关爱渠道,丰富关爱服务内容。组织中小学生进农庄开展劳动体验,让久居都市的孩子懂得了“胡萝卜是怎么种的?”“鱼是吃什么长大的?”

四是协调联动净化基层青少年社会教育活动环境。石狮市关工委发挥“三网三联动”机制,与文明办、文化、公安、环保等部门联合加强镇、村青少年社会教育活动站、点周边的环境整治。取缔不良游戏厅,优化文化市场环境;加强青少年学生交通安全意识教育,邀请乡村辅警、联防队员协助活动中心做好周末、节假日学生参加校外活动的交通疏导护送工作,改善青少年社会教育活动的治安、交通安全环境整治,确保中小学生、孩子们在青少年社会教育活动中心安全、快乐地学习生活。

猜你喜欢
辅导站渔村关工委
2019年度普通高等学校在晋函授教育辅导站年检合格名单
例谈小学体育实心球教学的有效策略
赤水市召开企业关工委2018年总结表彰会
遵义市关工委:围绕示范抓巩固“五好”组织显活力
绥阳县关工委召开“评先”评审会
轻轻松松聊汉语——深圳:昔日的“小渔村”,今天的大都会
浅谈大学生心理危机及心理辅导站建设的必要性
苏州市姑苏区传统体育健身辅导站教学现状分析
闽南渔村妈祖巡香蟳埔女盛装亮相
City of Drea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