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评现代新儒家

2017-11-24 23:50刘晓婷
小品文选刊 2017年18期
关键词:儒学儒家哲学

刘晓婷

(西南民族大学 四川 成都 610041)

试评现代新儒家

刘晓婷

(西南民族大学 四川 成都 610041)

近年来,现代新儒家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现代新儒家的文化思潮真正崛起在五四运动时期。现代新儒家试图将西方的民主与科学纳入儒学发展的体系,开出“新外王”,实现儒学的现代化。在学界中,对现代新儒家的界定大多都是保守主义。中国儒家思想中缺少入世理念和功利主义,血缘宗法制度以及其理论中包含的思想已经与如今的社会不相适应。可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不能被随意丢弃或遗忘。现代社会追求之尊重个性,价值多元,复兴儒学不能一蹴而就,只有对儒学进行现代解释,才能将儒学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其作用。

现代新儒家;保守主义;复兴:现代化

1 现代新儒家

现代新儒家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康有为的儒学自我革新运动,但这股文化思潮真正崛起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梁漱溟、熊十力等人所做的反省与思考。当代新儒家可以分为三代,第一代的代表人物是熊十力、梁漱溟等人,他们援佛入儒,融合陆王心学,佛教唯识宗名相学说以及西方哲学中的生命哲学,建立了生命哲学的“体用不二”的心本体论,在比较中国、印度、西方文化差别的基础上,力求发扬儒家的心性理论,适应科学与民主,创造新的儒家思想体系。到后来他们认为,中国的现代化不等于西化,也不同意中国文化本位论,他们要接着讲宋明理学、贯通中西哲学,试图建立所谓的“新理学”和“新心学”。第二代的代表人物为唐君毅、牟宗三、徐复观等人,他们继承了熊十力、梁漱溟援佛入儒的方法,又重新引进康德的道德哲学和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建立起以“良知”为核心的道德形上学的新性说。第三代为成中英、杜维明等人,他们利用现代西方哲学的新思潮来诠释中国传统哲学,提出“对话”理论,力图谋求人文价值和科技成果的平衡,认为儒家有第三期发展的可能。

2 现代新儒家的困境与复兴

从汉代以来,儒学一直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但是在清朝末期,中国遭受到严峻的挑战,战争过后中国沦为被宰割的对象,民族危机加深。儒学因为不能生存中国,不但导致其统治地位的丧失,连自身的存在也产生了危机。以儒学为代表的统治思想已经不能挽救中国,一大批仁人志士转而在儒学之外寻求摆脱民族危机的出路。

在西学的冲击和新文化运动的刺激下,一部分儒者也开始寻求新的出路,为了儒学的生存和自身的生存挺身而出,重新维护孔子和儒学传统的价值。儒者在面对不同于中国的西方文化时,产生了一种恐惧心理。晚清时期的儒者对待西方,依旧认为西方为蛮夷之邦,西方文化虽有所长,但是仍出自中国传统的文化。与其吸收西学,不如复兴古学。对他们来说,排斥西学就是延续道统,传承尧舜,不然就不是“圣人之徒”。这种观点一直到牟宗三、徐复观、唐君毅时才有所转变。他们认为儒学必须容纳西方文化,使中西文化融会贯通,对儒学做普遍回答,开出“新外王”,这样儒学才能恢复新生。

在学界中,对现代新儒家的界定大多都是文化保守的,文化保守意味着对现代化的反动。只是随着六七十年代东亚经济起飞,新儒家与现代化的关系再次被人们提及。新儒家一方面被认为是反现代化,一方面又被看作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有助于现代化。现代新儒家关于儒学的论述都是如何让儒学现代化,在这个是意义上它具有积极意义。儒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对儒学的现代化发展可以促使儒学由传统走向现代化,能让我们了解儒学的价值观,也能让我们了解东西文化之间的异同,但现代新儒家力求将儒学发展为一种以儒学为核心的新型文化,用来解决当代的文化危机,不得不说难度相当大。当今社会,民众对儒学都采取冷漠的态度,对普通民众影响较深的是佛教和道教,不是儒学。大家对儒学都很生疏,儒家所提倡的价值在社会中已可有可无,不太受到重视。尤其是二十世纪后半叶的儒学复兴,新儒家的理论思想开始超越世俗,往形而上的方向发展,理论理解困难,很难被普通民众接受。这种情况对儒学在现代的生存和发展制造了挑战,不被民众认同和接受,终归要归于寂灭。

3 对现代新儒家的评价

新儒家为传统文化注入科学与民主的力量,对儒家学说进行了反思和批判。不管是儒家的第一代代表,还是第二代代表,都直言儒家思想中缺乏民主与科学,并力图将民主与科学融入到儒学当中。同样的,现代新儒家充分肯定了西方文化的价值,科学与民主是西方文化价值的核心,中国文化恰恰缺少这一点,这是中国实现现代化必须解决的问题。现代新儒家提倡学习西方的科学与民主,反对西方文化的弊端。这说明现代新儒家并不是一味的肯定儒家,它对传统儒家思想也有批判。现代新儒家不是肯定所有的儒学思想和西方文化,也不是全盘否定儒学思想和西方文化,虽然看起来有些保守,可未尝不是理性的看待儒家文化和西方文化。

牟宗三的哲学被誉为现代新儒家最高成就的哲学,可他的“良知坎陷”说,特别形而上学。现代新儒家只有形而上学的“哲学”,而没有真正彻底的“思想”。真正的思想要求重归生活本身,儒家和儒学从来不是固有的不变的东西,它在生活中不断生成。复兴儒学不是将儒学束之高阁,而是要将其存在于生活之中,融入到骨血之中。从价值意义来看,新儒家对人生的思考,对传统文化的不同理解,具有一定的价值,在继承发展儒家文化的角度上功不可没。新儒家强调了中国传统中的某些价值,对继承传统、发扬中华文化具有一定的意义。

儒学与现代社会有很严重的冲突,中国儒家思想缺少入世理念和功利主义,儒家的血缘宗法制度、儒家学说中所包含的超越性与当今社会已不相适应,道德也缺乏内在的支撑。可儒学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不能被随意丢弃或遗忘,甚至在九十年代创造出儒家文化圈的奇迹。现代社会追求之尊重个性,价值多元,复兴儒学不能一蹴而就。在当今社会,将儒学作为主导思想以及将儒学按照西方模式进行改造,或将儒学理论现代化已不切合实际,为了进行儒学复兴,只能在当今社会条件下对儒学进行现代解释,将儒学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其作用。

[1] 颜炳呈.现代新儒家研究的省察与展望[J].文史哲,1994(04).

[2] 叶赋桂.现代新儒家的思想特质[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12).

[3] 赵卫东.现代化与后现代化的两难抉择——当代新儒家的理论困境及其出路[J],现代哲学,2007(04).

[4] 郭敬东.儒学视界的扩展——评《复调儒学:从古典解释到现代性探求》[J],学海,2014(01).

刘晓婷(1992-),女,汉族,山西,研究生在读,西南民族大学,伦理学专业,研究方向:传统伦理思想与现代化。

B222

:A

:1672-5832(2017)09-0200-01

猜你喜欢
儒学儒家哲学
从“推恩”看儒家文明的特色
“儒学在西部暨丝绸之路的传播与发展学术研讨会”在银川召开
周礼与儒学的机理
菱的哲学
儒学交流在路上
应用儒学的兴起
——儒学创新发展的趋势与愿景
小包哲学
刘涛《音调未定的儒家——2004年以来关于孔子的论争·序》
郭店楚墓主及其儒家化老子学
从“以直报怨”到“以德报怨”
——由刖者三逃季羔论儒家的仁与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