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忆六度寺

2017-11-24 11:48范雅琳
昆嵛 2017年4期
关键词:草垛同学老师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经常梦回的地方。常让我魂牵梦绕的是那个深深刻在儿时记忆里的,清美、古朴又神秘的地方——六度寺。

六度寺位于昆嵛山主峰泰礴顶东南麓,是一个无法用语言描述的静谧美丽的小山村。“六度”是梵语“波罗蜜多”的意译,另译“六到彼岸”。意为布施、持戒、忍辱、精进、静虑、智慧。1962年,解放军某部进驻昆嵛山,师部设在无染寺,后勤和师医院就建在六度寺,学校也建在六度寺,只有小学。来自五湖四海的军人子弟都在这个学校就读,该校成为昆嵛山下第一所“军民共建学校”,也是我的第一个母校,童年的记忆几乎都在这里。

村民们的房子都盖在山脚下比较平缓的地带。军营及家属区则是倚着山坡而建,用昆嵛山特有的青石砌成,既环保又节约,更是别致。此后再也无幸住过如此原始古朴的石屋了。虽然当时住在里面的感觉早已模糊,但那已入心髓的记忆却是永远也抹不去的。

还记得那个通着炕洞的大锅灶,锅灶旁安着一个拉起来“呱哒呱哒”响的木制风箱。我总是先小心翼翼地把火点着,然后就会着急地去“呱哒呱哒”拉风箱。结果,一下子就把刚点着的火又给拉灭了。折腾半天,也熥(本地话蒸的意思)不热个饭。那个手提炉钩,写满沮丧和无助神情的小脏脸,怎会轻易忘掉。那时多么羡慕好伙伴小娟呀,她每天都能吃上妈妈做的可口的热饭。而我的妈妈却在十几里外的公社医院上班,十天半月回家一趟,惊鸿一瞥又离开了……唉!不说这些个“伤心事”了,老话不是说吗,少时吃苦不是苦。不受苦怎会知甜?何况快乐有趣的事还有一大箩呢。

两个年级合班上课的经历又是多么的奇特有趣吆。一个教室里,一半坐着顶着个小脑袋规规矩矩怯生生的一年级新生,另一半则坐着老辣油头的四年级大学生。能想象到那是怎样的上课场景吗?这边老师讲着四年级的课,那边的小耳朵们竖着使劲听也听不懂,不敢抬头看还要装着认真写作业的样子。因为老师说了,下面要给四年级的同学上课了,你们一年级的同学要专心写作业,不许偷听。可老师的声音是一个劲儿地往耳朵里钻,老师的眼睛还不停地往这边瞄儿。咦?这个字老师让写几遍来着?心里正嘀咕着,突然下课的铃声在耳边响起。于是长嘘一口气,怯怯地合上书本,欢喜着跟在四年级同学的后头涌出门儿去;给一年级上课时,那边四年级的情形就变成了这般模样:调皮的男生们会发出各种声音,要么悄悄地接老师的话茬;要么老师提问时就抻到一年级这边,一遍遍急促地提示。这时,老师就会瞪着眼睛拿起黑板擦快速地拍打着讲台并大声训斥着:“快坐好!好好写作业!不许讲话……”哈哈哈,一想起那个画面就会忍俊不禁,心里笑开了花儿,那有多可爱啊。

有山的地方就会有水,我们营房旁边就有一大股据说是从昆嵛山的主峰泰礴顶流下来的山泉。它顺着山势流下来,遇平缓处呈涓涓细流,逢陡峭处则形成小的瀑布。那美妙的水声,是最让人难忘的。清脆如弹拨者,是石缝间的滴泉;厚重如贝斯轰响者,则是瀑布飞流直下。在秋日的夜晚来到泉边,看着“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听着“大珠小珠落玉盘”,是何等的享受啊。

被如此清冽甘甜的山泉滋养着的还有那数不清的奇草和异果。跟同学们上山挖野菜时总会不停地挖着吃着。每当看见草丛里那沾着露水鲜艳欲滴的野草莓时,就会欣喜若狂地奔上前,小心翼翼地摘下来放进嘴里,那酸酸甜甜的感觉瞬间弥漫在舌间,满足与欢喜溢满了红红的小脸蛋儿。果树上长的果子更是个大肉甜。记得上学路上有棵同学自家的杏树,结出來的杏儿如桃子一般大,每天从树下经过,抬头看着水灵灵的杏儿,口水是涌上来又咽下去的,备受折磨。心想,等到六月杏黄时再吃该馋死了吧。终于忍不住在一个安静的午后鼓动同学上树摘几个解解馋。眼一直跟随着同学的小手在树间移动,还不停地指挥着“那个大,左手边的那个……”终于拿到手了,怎能放过它。立马咬一口,顿时酸得挤眉弄眼,口水直流。吸溜吸溜地吃到最后,剩下的那颗白白饱满的杏核儿也不会轻易扔掉。把它放在两个小手之间小心地揉搓,直揉得核儿变黄变软,里面化成汁儿时,就会出其不意地挤向身旁小伙伴的脸儿。在“嗷”的一声中,大笑着,撒着欢儿地向远处奔去……真的是好调皮。

记得学校是要放麦假和秋假的。这时村里的学生要帮着家里挣工分,我们也要义务劳动,帮生产队干点儿诸如上山拾拾草,下地捡捡麦穗、掰个苞米、摘摘花生、揽个地瓜(刨第二遍地里遗留的)之类的小农活,干得也是热火朝天,乐此不疲。

到了秋末,还会带着央求爸妈给买的最小号的筢子和草包,跟着邻居的姐姐们上山搂松针,然后堆个小草垛在家门前。那时,每家的门前都会有一堆或几堆草垛,一排排的煞是奇特。就像小松鼠们在洞前摞好的一堆堆预备过冬的粮草。姐姐们说松针的油多用来点火是最好的。虽然我家的草垛最小,可还是蛮自豪的,毕竟小小年纪也能替爸爸妈妈准备冬天的柴火了。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住在六度寺的村民们就有着大山般坚毅、敦厚和泉水般纯净质朴的性格。村里的大人们总是提着装满土特产的篮子来到部队慰问战士们。而部队每逢周末放映露天电影时也总会事先通知乡亲们来观看。我们部队的孩子更是和村里的小伙伴们相见甚喜,无欢不散。浓浓的军民鱼水之情无以言表,令人难忘。

几十年魂牵梦绕的六度寺,有着太多太多刻骨铭心的记忆。前不久再去,青山依旧,往事依稀,恍如梦里。看到的一切都比印象里小了很多。那时要爬好长的大坡儿,现在几步就走完了;房子也变得好小,已经多年没人住了。石头垒的房子也不会有人拆的。听说学校早就没了,村子里的小孩子都到临近一个大村子去上学了。是啊,部队一走,孩子就更少了。小山村似乎几十年也没被外界所惊扰,还是那么古朴静谧,唯一具有现代气息的就是“农家乐”了。在其相邻的“新庄”农家乐里偶遇一六度寺小学的学姐,标准的夫妻店,好干净好温馨,大锅的杂粮馒头,新鲜的自己栽种的有机蔬菜,山里特有的各种山珍。那道“野蘑菇炖山鸡”定会让你爱不释口,流连忘返。最让人欣喜的还是学姐那丝毫未变的纯朴和美丽。

这就是六度寺,心中常常会想念、回忆的地方,也许曾被它博大的胸怀和清澈的山泉所滋养,才会一直保留着这颗尚未泯灭的童心。昆嵛忆,最忆是这美丽的六度寺。

范雅琳,警察,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爱生活爱文字,向往美好,随遇而安。其作品《不要紧》获得“烟台彭氏菜根香杯”“我的家风故事”原创散文大赛第一季三等奖。

猜你喜欢
草垛同学老师
远去的乡村草垛
草垛当凳(大家拍世界)
温暖的草垛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稻草垛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