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科素养理念下的教学过程设计
——以《新文化运动》为例

2017-11-25 11:54亢衍博
小品文选刊 2017年14期
关键词:聊城新文化运动民主

亢衍博

(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山东 聊城 252000)



历史学科素养理念下的教学过程设计
——以《新文化运动》为例

亢衍博

(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山东 聊城 252000)

历史学科素养是历史课程的总目标,是学生在历史学习中获取的关键能力,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综合反映。历史学科素养包括时空观念和历史价值观等方面。然而,部分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却不知如何理解、实践此理念,滞后了历史教学的进步。文章以《 新文化运动》为例,尝试解决实践历史学科素养的问题,以求同行指正。

历史学科素养;教学设计;新文化运动

本节课共分为四个部分:一时空观念下的历史背景,二史料实证下的运动内容,三历史价值观下的评价。四教学反思。

首先,利用多媒体以滚动的形式展现大事简表:1911,辛亥革命爆发。1915《新青年》杂志诞生。1917《文学改良刍议》发表。1919,五四运动爆发。1921,中共诞生。设计意图:增强学生的历史时间观念,突出重大历史节点。

1 时空观念下的历史背景

1.1 袁世凯复辟帝制

教师展示袁世凯祭天图片,引导学生判断这样的场景是否符合历史发展潮流,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袁世凯复辟帝制、复古逆流。从学生的不同回答,袁世凯的个人野心,封建思想、封建制度强大,民众愚昧、民主共和新思想并未普及,过渡到陈独秀的观点:没有启发“多数国民之自觉”。自然而然地导入新课:在这种情形下,反对旧文化提倡新文化的运动便应运而生。

1.2 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教师展示近代中国民族之本主义发展曲线图,引导学生概括:一战的爆发,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迎来了发展的春天,资产阶级得到壮大,强烈要求实行民主制度。

1.3 新思想进一步传播

教师展示新式学堂的图片,引导学生归纳,这一时期文化思想上的新发展。自由、平等等新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新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的途径是,留学生和新式学堂教育的发展。

教师引导学生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三者内在联系的角度,理解新文化运动发生的必然性。政治:袁世凯复辟帝制,实行专权。经济: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发展资本主义。思想文化: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影响,民主共和思想传播。袁世凯推行尊孔复古的逆流。新文化运动的出现既是当时特定历史时期诸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也是近代中国经历长期的物质、思想准备基础上的必然结果。

1.4 《新青年》的诞生——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找出时间、地点、人物。

(1)识记兴起的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 《青年杂志》,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2)教师介绍代表人物,学生了解。(3)学生识记其活动基地——北京大学。教师介绍北大校长蔡元培。

2 史料实证下的运动内容

教师展示史料,启发学生思考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民主与科学的含义。“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来,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陈独秀”德先生democracy 指民主,赛先生science指科学,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迷信。民主指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科学指自然科学法则和科学精神、科学方法。

教师展示史料,引导学生解读史料的观点、分析观点的含义。“主张尊君,势必立君,主张立君,势必复辟。——陈独秀”这一段材料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旧道德指三纲五常。新文化阵营反对儒家的传统道德,他们看来儒家的传统道德就是专制帝王的护身符。

教师介绍胡适、鲁迅,学生了解他们的代表作、理解他们文学革命的主张。

3 历史价值观下的评价

3.1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和内容,分组讨论新文化运动的意义。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猛烈地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尤其是青年人的思想得到了空前的解放。中国知识分子在运动中受到民主和科学的洗礼。为文学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对五四运动的爆发起了宣传动员作用。

教师展现史料促使学生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局限,进行总结。“打倒孔家店。”新文化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绝对否定。新文化运动中有对东西方文化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偏向。理性对待东西方文化应该是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发展,而不是绝对的肯定或否定。

总之,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意义深远的运动,它对近代的中国,对各个社会领域都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并孕育了新中国的希望。

3.2 课堂总结

教师鼓励学生以知识结构图示的方式来进行总结,直观简洁,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所学内容。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本专题“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进行总结,前后贯通,形成体系。

4 教学反思

在对教材内容、学生情况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合理地设置了教学目标。本课的教学以史实为基础,以多媒体为辅助手段,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每个学生都经历了一个主动地获取知识、提升能力、升华人格的自主学习过程。由于思想史的内容相对比较抽象,这就需要教师将抽象具体化,并且在课堂中充分利用探究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余论

历史学科素养是三维目标的反映。素养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过程,只有将核心素养的理念渗透到每一次教学活动中,才能突显核心素养理念在教学中的价值。历史教学工作者在教学中不仅需要“善用”,更需要“善思”。只有如此,才能发挥素养理念在教学中的作用,推进教育事业进步。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王奇生.革命与反革命:社会文化视野下的民国政治[M].北京:社会科学献出版社,2010.

亢衍博(1990—),男,汉族,山东聊城人,硕士研究生,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研究方向:学科教学(历史)。

G623.41

A

1672-5832(2017)07-0090-01

猜你喜欢
聊城新文化运动民主
新文科建设: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新文化运动”
中国式民主
完善论与民主工具论
见证民主法治铿锵前行的力量
The impact of the development of Guzheng on people
下篇走向觉醒的文化与精神
基于历史判断三个层次的批判性思维教学——以《新文化运动》一课为例
聊城,宛在水中央
聊城 因水而生 有水则灵
新动能,新聊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