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2017-11-25 09:53曹瑞萍
成长·读写月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培养阅读教学

曹瑞萍

【摘 要】语文教学是小学教育过程当中最重要的科目之一,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特别是新课改的实施,小学语文教育的课程标准更多的倾向于培养小学生创造性思维。小学语文作为学生启蒙阶段的基础性学科,担负着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重任,尤其是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中的关键部分,在实际教学中更加应该对其进行合理的调准。文章就创造性思维的作用方面为切入点,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创造性思维进行论述,从而不断的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创造性思维;培养

一、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际交往关系的实际需求,在言语沟通和人文意识领域当中,社会的客观表现更加注重人的发展。小学阶段作为学生成长之中的一个关键时期,提高对小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尤为重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作为小学阶段的基础性科目,对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是响应新课改的实际要求和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1]。

二、对创造性思维的论述

(一)创造性思维的内涵

所谓的创造性就是排除旧事物,把新的元素或者事物创造表现出来。需要说明的是,创新不是简单的与传统相分离,更不是简单的推翻传统的旧事物,创新是在吸收传统旧事物精华的基础上,不断的添加新的元素,从而为事物的发展提供不断的发展动力,最终实现事物的向前发展,另外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当中矩有很强的目的性,这就要求创新必须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二)创造性思维的特点

创造性思维是人们在实际生活当中多种思维意识组合形成的结果,以此可以说明创新不是单一的思维意识所取得的作用,而是多种思维意识的综合性所产生形成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说创新还具有思维的发散性,假如想要在一件事情或者问题上想要取得突破性进展的话,就需要在其多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进而找准食物的解决方案和思路。另外,创造性思维与其他思维相比较而言,创造性思维更加具有新颖性和独特性,这也是判断某一个思维是否具有创新性的重要标准,只有具备了这些特征才能够有所发现,对所发现的新问题进行探究,进而实现提升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3]。

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相关问题

(一)教学观念的问题

从当前我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出发,可以说有很大一部分语文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依然表现为思想观念保守,他们简单的认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该严格的依据相关的教学步骤进行,通过运用一定的教学手段来实现课前所设定的教学目标,正是因为这种不合理的教学模式,导致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不高,进而使得学生的理解能力也有很大的片面性,在学习生很难实现对所学知识进行有效的迁移。

(二)教学方法有待提高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当中,教师在教学方法上普遍存有很大的单一性和片面性。尤其是小学生处于一个对外界充满好奇求知的年纪,学生喜欢追求新鲜感。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容易导致小学生对语文阅读教学产生厌恶排斥的心理,从而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欲望,影响课堂教学质量。从过去的教学经验可以知道,学生和教师的情绪是相互之间,彼此影响密切的,当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兴致不高时,教师也在很难以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活动当中去。

(三)教学模式的问题

就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我国许多小学语文的教学模式普遍存在以教师教、学生学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为主要教学手段,这种教学方法一定程度上隔断了教师和学生的联系,使得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集不断减少,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学习知识的主体性。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阅读的知识相对较为广泛,进而使得学生所产生的问题和疑问也不断增多,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对问题的提出,学生很难对自己的问题进行发问,从而影响了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的质量。

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一)阅读教学情境的创设

为了有效的培养的学生创造性思维,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在课堂阅读教学之前,可以通过相关的教学工具或者相关技术,为学生设置必要的学习情境。一方面,教学情境能够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另一方教学情境也有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升授课内容的领会速度。以人教版《桂林山水》为教学案例。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之前,可以为学生提供桂林山水的风景视频和相关的照片图片。在多媒体展示桂林山水的画面是,教师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阅读,进而大大的调动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促使学生更加容易的用创造性思维回答教师所设计的教学问题。

(二)民主教学,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教师要适时转变教学理念,在教学中转变自己主导者和控制课堂的主导地位,要尽可能的听取学生在学习上的意见和建议,要把学生的实际需求作为开展教学活动的总出发点,不断的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体性,让学生清楚的明白他们才是学习的主体。

(三)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创造力

对于学生来说,每个学生都有自我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师在阅读学习的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发挥,帮助学生不断的细读和反复的精读,培养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课文内容的学习习惯。如课文《路边的橡树》为例,教师要培养学生质疑发问的能力,通过设置相关问题,如为什么铺路工人看到橡树的时候都表现的沉默不语?让学生带着问题经归纳分析,从而不断培养学生认真阅读想寻找问题答案的学习习惯。

五、结束语

小学语文阅读是语文教学活动的基础阶段,也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起步的关键时期,对学生往后的语文学习水平能力有着很大的影响。就目前我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面依然存在不少问题,为了更加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该不断的增设课堂教学情境,进而有效的提升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最终实现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劉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5,(4):47-47.

[2]李玮,赵桂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作文成功之路(下旬),2016,(3):48-48.endprint

猜你喜欢
创造性思维培养阅读教学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数学教学中引发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探究
基于高中语文诗词欣赏教学下的创造性思维培养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