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时代下高校体育发展路径整合①

2017-11-27 12:10李庆春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19期
关键词:体育精神体育运动校园

李庆春

(长春大学 吉林长春 130000)

自媒体时代下高校体育发展路径整合①

李庆春

(长春大学 吉林长春 130000)

该文着重以互联网时代下的自媒体途径的高校体育发展作为研究对象,探讨高校体育借助自媒体形式进行整合的优势和劣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发展和整合路径,以求能够更好地推动高校体育的健康发展。

自媒体时代 高校体育 发展路径

互联网时代下,校园体育的发展将迎来新的机遇。自媒体时代下,人人都是信息发出端,通过微信和微博等途径来形成高校体育发展的网络模式,能够拓宽整个受众人群对于体育运动的认知,也能够更好地解决目前高校体育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相应瓶颈。

1 自媒体时代下高校体育发展的优势所在

1.1 有利于拓宽高校体育项目的受众群体

在互联网时代下,网络信息的传播可以帮助学生获取更多的体育赛事相关新闻及明星信息,起到对体育的宣传与传播作用;同时对于高校大学生中的体育爱好者而言可产生情感共鸣及需求的满足。互联网时代让信息呈现出无限拓展状态,且传播速度、传播范围、传播量等方面相对于传统知识传播途径而言显著提升。由此可见,互联网的发展让高校体育活动有了更为充足的受众群体,对强健学生体魄、提升学生健康性有益。

1.2 有利于文化传播的拓展

传统对高校体育活动的宣传多采用校内广播和张贴宣传报等方式,这类传统传播方式会受到时间跨度及空间的约束,但若可丰富网络上关于高校体育活动的信息,改变传统传播形式上的弊端,则可丰富表现形式与宣传内容,在宣传上更注重对有兴趣爱好学生的引导,在多要素帮助下不断提升传播与推广效果,让体育活动在校园内真正流行。传播方式上,互联网时代下可通过微信、微博、校园网站等多种方式实现体育资讯的推广以及校内体育活动的征集。

2 自媒体时代下高校体育发展的劣势所在

2.1 不利于文化的全面正确化传播

受到年龄、见识以及自我控制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互联网对校园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文化的广泛性造成在传播过程中难免出现不良文化,受到网络传播渠道、传播形式、传播内容等多方面影响,不良文化的存在不容小觑。随着校园阶段对体育活动重视程度的不断加强,体育受众人群将不断增多,继而受到不良文化影响的几率也更高。例如:在观看校园体育活动过程中出现不良行为,如打架、说脏话等,均会影响到学生的思想素质教育成果。学生时代是培养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的重要阶段,互联网的发展虽然可以促使文化传播的扩展,但并不能彻底根除不良文化,因此校园体育运动在开展过程中必须考虑文化的合理传播及健康传播。

2.2 不利于氛围的纯净性

校园本应是一块净土,但随着高校体育活动举办规模及场次的不断提升,活动将更具商业价值。虽然商业价值可为学校带来收益,并促使体育运动长远发展,为其提供良好的资金支持,但若商业氛围过于浓厚,则会与开展高校体育活动的初衷相违背。

3 自媒体时代下高校体育运动开展的意义分析

3.1 弘扬体育精神功能

弘扬体育文化精神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运用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等宣传媒体,宣传我国体育健儿在赛场上勇敢拼搏的精神获得了世界人民的尊敬,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引导他们形成和完善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在学校举办的各项体育比赛中,使校园体育文化给人以精神性的文化熏陶与濡染引起审美主体心灵上的愉悦。让学生通过公平竞赛、遵守规则、尊重对手的体育道德精神,培养他们高尚的体育道德风尚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3.2 传播体育文化知识功能

校园传媒以它特有的丰富的手段——生动的文字、激昂的声音、精彩的画面等,通过校报、校园电视、校园广播、校园网的资源整合,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地向师生传送最新国内外热点体育资讯,提供广泛的体育文化信息使学生获得更多的体育文化知识的同时,也更快更有效地促进大学生增强健身意识,规范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道德水平。

4 借助自媒体途径实现高校体育发展的策略分析

借助自媒体的途径来更好地实现高校体育的发展,必须要立足于学校的实际发展需求,要以自媒体时代下给予项目发展的相应便利条件为依据,从而真正实现自媒体时代下高校体育发展和整合的良性循环。

4.1 充分利用体育网页

在互联网时代下,随着信息传播速度的不断加快,校园体育文化同样可向着广泛性、开放性方向发展,突出校园体育文化的特点并强调办学理念。在体育文化信息的传播形式方面,可分为被动欣赏与主动参与两个方面。传统宣传由于硬件及网络的限制,人们无法实现对校园体育文化的正确认知,但在互联网时代下,传播途径的拓展让在校师生可通过互联网了解学校在体育活动方面的各项措施。

4.2 合理利用媒体引导

媒体的加入从积极意义上来看,可促使高校体育运动的开展更具人气,受到更多民众的关注,对于师生的参与热情可显著提升;但从消极意义上来看,媒体的过度引导可能造成高校体育运动过于表现出商业化特征,失去了校园的纯净感。因此在媒体宣传上,应以在校师生的青春、阳光特征为主导方向,以引导体育运动、宣传体育精神为重点,而非将注意力放在商业价值的开发上。

4.3 强化制度改革

校方可联合当地教育局,成立体育项目领导小组,通过综合管理、统筹规划实现高校体育工作的牵头与推进。教育局可负责后勤保障及各科室的协调工作,并在资金上给予支持,避免让高校体育运动过分具有商业化特性。在资金支持方面,除政府部门及教育局拨款资金外,也可通过商业赞助方式筹集资金,但须注重商业性程度的控制,避免过分夸大高校体育运动的商业价值。

4.4 利用影视传媒推动高校体育精神

植入式的信息接收方式的形成或者说“微电影”催生了“微教育”的诞生和发展。随着大学生校园微电影的不断发展,各种类型的片子层出不断,其中不乏好多是励志片,而励志故事最好的背景载体无疑是体育运动。体育精神是体育的整体面貌、公平、公正、公开、特色及凝聚力、感染力和号召力的反映,是体育的理想、信念、情操及体育知识、体育道德、体育审美水平的标志,是体育的支柱和灵魂。那么,为什么要拍摄和观看体育励志片呢?体育业和影视传播业有着什么样的联系呢?也许这类影片最能淋漓尽致地诠释崇尚个人奋斗和草根英雄的体育精神,以轻松直接又热血勇敢的方式传达出一种永不言败的精神,为的就是激发同学们的体育精神。在体育运动中不断产生和积淀规范人类行为和思想的体育文化正是高校体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灵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人的道德素质、提高社会文明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4.5 以文化展示为着力点

“求同存异,互相认可”是体育文化实现互补、吸收、融合并获得世界认可和接纳的过程。通过文化展示来推动高校体育运动的蓬勃发展意义重大,在这个过程中,要突出高校体育运动在自媒体时代下的娱乐、健身等重要的价值,保证整个高校学生能够对体育运动和体育文化的接受程度。

5 结语

高校体育管理者要密切关注各类体育信息、事件的发展方向,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和校园体育文化传播相关的网络舆情里来,在舆论宣传中强化正面信息,消解负面信息;对网络舆情的干预要做到及时、恰当;培养学生较强的体育文化传播健身意识,使学生感受到体育的氛围、产生极大的兴趣。

[1]马婷,何炉进.新媒体时代校园传媒联动建设研究——以“沪青”平台为例[J].兰州学刊,2013(6):220-222.

[2]张辉,陈光裕,邹忙.校园传媒在湘西高校体育文化建设中的价值策略研究[J].科技信息,2010(34):11.

[3]叶清华,王爱华.素质教育理念与高校体育网络课程改革[J].体育学刊,2001,8(6):97-99.

G807

A

2095-2813(2017)07(a)-0069-02

李庆春(1964,2—),男,吉林白城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训练学。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19.069

猜你喜欢
体育精神体育运动校园
拼搏热血的灵动之美
真正的体育精神
The true sportsmanship 真正的体育精神
体育运动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呆呆和朵朵(13)
真正的体育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