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径运动的损伤与预防①

2017-11-27 17:29童舟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17期
关键词:外伤骨折关节

童舟

(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 海南三亚 572000)

田径运动的损伤与预防①

童舟

(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 海南三亚 572000)

田径运动过程中出现的损伤,不仅会影响运动员的正常生活,同时也会严重影响运动员以后的运动生涯。因此,分析田径运动的损伤原因,并及时找出预防措施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该文拟从田径运动时常出现的损伤类型出发,并对其损伤的原因进行分析,试图找出预防田径运动损伤的有效方法,以期为有效预防田径运动员的运动损伤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与借鉴。

田径运动 损伤 预防 运动员

田径运动是田赛和径赛的合称,完美地融合了速度与能力、力量与技巧,是体育比赛中观赏性极强的运动之一。田径运动是经由人类长期的社会实践而发展起来的,历史悠久且普及度极高。田径运动和其他运动项目一样,都需要日积月累的长期训练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换言之,运动训练具有不间断性。如果运动员在比赛或者日常训练中出现损伤,那么就意味着可能中断运动训练,需要数天或是数月的休息才能恢复,更甚者致其终身不能返回至比赛之中,对其健康和生活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1 田径运动中常见的损伤类型

1.1 皮外伤

皮外伤是所有运动项目常出现的损伤类型,田径运动也不例外。皮外伤多是由于皮肤与其他物体发生碰撞或者摩擦而产生的。比如,运动员在跑道上跑步时,意外摔倒而使得皮肤与地面发生摩擦引起皮外伤。它的主要表现形式为皮肤表层脱落,常伴有血点或者组织内有液体溢出。皮外伤在没有受到感染的情况下,容易变得干燥,出现结痂现象,恢复的较快;当皮外伤出现感染的情况下,多伴有化脓现象,需要一定时间才能结痂康复。刺伤是皮外伤的另外一种形式,多是由于皮肤被尖锐物体所划伤而造成的,严重时可能会伤及皮肤组织器官。比如,被标枪或是钉鞋跟刺伤,主要表现为伤口小且深。

1.2 关节脱位

关节脱位多是由于间接性暴力引发的的脱臼现象。在田径运动时,较常出现脱臼关节的有肘关节、肩关节、腰椎脱位。这种损伤通常具有关节肿大、身体局部地方隆起、关节功能丧失等特征。[1]关节脱位是田径运动中常见的损伤现象,需要予以高度重视及有效预防。

1.3 骨折

骨折指的是骨骼的完整性或是连续性出现中断的现象,一般是受到外界力量的猛烈撞击而产生的,可以发生在身体的某一部位,也可以是身体的多个地方,常见的特征有局部疼痛、肿胀、瘀斑和功能障碍。一般情况下,经过恰当、及时、科学的治疗,多数患者都能部分或者全部恢复肢体的功能,少数严重者在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下,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残疾或是功能障碍。比如运动员在跑步过程中突然摔倒,导致膝盖与地面强烈撞击引起髌骨骨折,在跌倒时又用手支撑地面,则可能引起肱骨骨折。按照骨折处皮肤、粘膜的完整性划分,常见的骨折类型有闭合性骨折和开放性骨折。

1.4 韧带、肌肉拉伤

韧带、肌肉拉伤指的是在田径运动中,出现肌肉主动强烈收缩或者是被动过度拉伸的现象,进而导致肌肉部分撕裂、严重者完全断裂。韧带拉伤较常受到外力的作用,使得关节处产生超强度范围的活动,造成韧带的部分纤维或者全部纤维撕裂;肌肉拉伤主要表现为局部的肌肉紧张、肿胀和疼痛情况。[2]韧带、肌肉拉伤均属于皮内伤,在田径运动中出现的次数较多的有腿部肌肉拉伤、踝关节扭伤等。

2 田径运动损伤产生的主要原因

2.1 损伤认识不够深入

经验之谈,运动损伤出现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由于教练和运动员对预防运动损伤的认识不够有关,导致在具体的运动训练过程中,不采取积极主动的措施加以预防,进而引起一定程度的损伤。运动员有时不能很好地调整自己的身心,在训练时或麻痹大意、或急于求成、或紧张恐惧,思想方面的种种问题都会引起运动损伤。

2.2 训练安排不够科学

田径运动中,科学合理的训练安排和训练强度尤为必要。有些教练在训练前,不能很好地掌握运动员的生理特点和身体结构状态,在安排具体的运动训练内容方面缺乏实际依据,超强负荷的训练情况屡见不鲜。[3]特别是对于体能较差的运动员,若不针对其具体状况一味地施以高强度训练,则很容易引起运动损伤。

2.3 准备活动不够充足

田径运动的准备活动指的是运动员的身体从静止的状态进入到运动比赛状态的过渡环节。充足的准备活动能够有效调动运动员的身体机能,使得他们快速进入竞技状态,进而为真正的运动比赛做好充分的心理和身体准备。在具体的比赛运动时,事前要给予运动员15~20 min的准备时间,让运动员的身体进入兴奋状态,进而减少其身体内部各个组织之间的粘滞性。准备活动要依据具体的比赛内容合理、高效、有针对性地展开。

2.4 技术动作不够规范

运动员在进行田径运动训练过程中,由于没有掌握规范的技术动作,出现错误的技术动作,违背生物力学规律,造成身体结构特点和运动规律的不协调,进而导致运动损伤现象的出现。

3 田径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

3.1 强化思想观念,正确认识运动训练中的损伤

运动员要对运动训练和比赛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对可能出现的损伤做好预防措施。首先,在心理上要有预防意识,对刚出现的新动作或者是较难的动作在思想上要有一个足够的重视,正确看待危险动作,集中注意力,认真对待,同时也不能放松对简单动作的警觉性;其次,对已经出现损伤的运动员也要做好思想上的沟通工作,调整好心态,积极对待损伤,保证运动员以最快的速度恢复健康。

3.2 合理安排运动负荷,提高运动员的身体机能

运动员身体机能的损伤,一般都是由于长期过度的运动负荷造成的。为了预防这些损伤,教练应该严格遵守田径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按照每一位运动员的年龄、身体素质、训练强度和田径运动项目的特点,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循序渐进,科学、合理安排运动员的运动强度。重点加强易损伤部位的动作训练,最大程度提升运动员的身体机能。

3.3 注重准备活动,加快运动员的新陈代谢

运动员要注重准备活动这一环节,要明白准备活动并不仅仅只是提高肌肉温度,更是在于克服人体本身的惰性,促使人体快速进入工作状态,促进体内的新陈代谢,降低各个组织之间的粘滞性,加强肌肉弹性和力量的训练,不断增强体内关节囊内液体的分泌,增大关节的活动范围。[4]可见,运动训练之前的准备活动不可小觑。要让运动员真正做好赛前的准备活动,那么就必须充分了解准备活动的内容、范围、活动强度和活动量。

3.4 重视技术动作训练,降低损伤几率

技术动作不规范或错误是诱发运动损伤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在具体的运动训练中要积极普及规范的技术动作训练,尽可能降低运动损伤出现的几率。要加强技术动作训练,首先,就是要重视基础知识与技能的训练,让运动员在自己的大脑中形成正确、科学的动作概念;其次,教练在对运动员进行讲解时,要尽量将技术动作的重难点进行示范和分解,加强运动员正确的技术动作的掌握,提高运动训练的效率。

总而言之,田径运动员的准备工作、心理素质、技战术水平等都是引起损伤的重要因素。通过正确掌握田径运动的技战术动作,强化田径运动员在日常训练与比赛过程中的自我保护意识等,都能有效降低田径运动损伤的发生。

[1]朱琳.浅谈田径运动的损伤与预防措施[J].中国科技博览当代体育科技,2009(27):173-174.

[2]樊晓佳.浅析田径运动训练的损伤及预防[J].当代体育科技,2013(36):13.

[3]李爱军.论田径运动损伤的原因及其预防[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52-53.

[4]卢建辉,张建永,姚志惟.对中学业余田径运动员运动损伤的调查研究[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4(2):73-74.

G806

A

2095-2813(2017)06(b)-0015-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17.015

童舟(1984—),男,湖北武汉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运动训练。

猜你喜欢
外伤骨折关节
橡皮生肌膏在手外伤术后皮肤软组织坏死中的应用
王阿姨骨折康复记
不可忽视的“一点点”骨折
改良外伤大骨瓣手术在重型脑外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膝盖经常咔咔响,小心“关节鼠”
膝盖有异响 警惕“关节鼠”
关节才是关键
伤筋动骨怎么破
伤筋动骨怎么破
1例严重复合性外伤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