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生运动心理障碍及其超越①

2017-11-27 18:56祝捷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2期
关键词:心理障碍体育运动心理

祝捷

(广东体育职业技术学院体育保健系 广东广州 510663)

论大学生运动心理障碍及其超越①

祝捷

(广东体育职业技术学院体育保健系 广东广州 510663)

体育运动是成长当中所必须学习和坚持的,它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发展。在如今学业和就业压力比较大的形式之下,许多学生要么存在心理问题和障碍,要么身体素质不能够满足繁重学业压力的需求。而体育运动能够通过其适度的活动和锻炼来缓解学生们的压力,因而在许多学校当中也得到了广泛的推崇和实践。虽然体育运动有诸多好处,但是在现实中有部分学生由于存在心理障碍,并不能够真正发展健康的运动心理,这也会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社会化以及人际关系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在该文当中,笔者便会对相关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和说明。

大学生 运动心理障碍 体育意识 超越

在社会激烈的竞争当中,学生需要有强健的体魄才能有拼搏和努力的资本。体育运动不仅能够强身健体,而且也成为了一种缓解和释放压力的重要途径。但是从目前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看,有一部分学生由于家庭因素、社会因素以及自身生理和心理的原因而产生了或轻或重的心理障碍。这样既不利于学生学业的开展,同时也不利于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体育运动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个体化发展,同时也能够帮助他们塑造良好的品性。但是大学生心理障碍却严重阻碍了学生的运动兴趣和实践。因而在该文当中笔者便会对该问题进行具体的说明,仅希望能够起到一些借鉴的作用。

1 大学生运动心理障碍形成根源

1.1 内在根源

1.1.1 运动损伤-心理创伤

大学生运动心理障碍的内在因素也就是学生自身的原因,从学生的角度来看,生理因素会直接影响到他们心理的发展,因而生理上的问题也会直接导致心理障碍的形成。而大多数生理问题主要是情感情绪、运动损伤和心理方面的原因。对于女生来说,经期的不适感会直接影响到她们的活动,如果运动不适当的话会造成一些损伤,从而导致她们对运动产生恐惧感。而对大多数学生来讲,如果运动负荷量比较大或者是因为运动不当而出现损伤,不仅会使他们对运动产生恐惧感,同时也会影响到他们的体能状况。而从这些问题来看,因运动损伤而产生的恐惧与紧张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积极性,有些甚至会不再参加体育活动,形成心理障碍。

1.1.2 “自尊-自卑”的矛盾

大学生正处于心理和人格全面发展和塑造的阶段,他们更加关注的是外界对于自己的认可,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促使其努力。因而心理因素和性格是直接影响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如果学生性格内向的话,会不愿意参加到体育这项较为活跃的活动当中。而这部分人往往也拥有较强的自尊心,他们希望能够在运动场上通过自己的表现得到别人的认可,这样才能够激励他们努力。也正由于他们较为内向,如果在运动的过程当中不能够听到别人的夸奖,或者是听到别人对他们的负面评价,就很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甚至是退出体育运动。这样就会导致学生的情绪和活动受别人所影响,从而导致他们出现严重的心理失落感。

1.1.3 “上进心强-意志薄弱”的矛盾

大学生是国家的人才,他们考大学和接受教育的过程也就是他们上进心的实现。在这个过程当中他们的上进心也会体现在方方面面,因而有许多学生也会反射到各个方面甚至是体育运动当中。但是从目前大学生群体来看,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在这样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当中,他们的意志较为薄弱,也没有坚强的意志去坚持。这就会导致他们在遇到高难度的体育动作时容易产生胆怯的心理,甚至是放弃体育运动。

1.2 外在根源

1.2.1 教育者的影响

在教育当中,教育者对学生的兴趣和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在体育运动当中,教师更多是以一种榜样和示范的角色出现,因而教育者的活动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积极性。如果教师在实践当中的要求过于严格,就会适得其反,使学生出现抵触体育运动的情绪。而且还有许多体育老师认为体育课并非学生的专业课,因而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并不能够对学生区别对待。对于部分学生来说,老师的要求超过了部分学生的负荷量,因而也会导致学生出现抵触的情绪。还有一部分老师不能够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因而在进行互动的过程当中并不能够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状态,过重或者是不当的批评也可能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导致心理障碍。

1.2.2 体育环境影响

体育运动是在上学的所有阶段都会安排的一门课程,但是不论是在初中还是高中,许多老师会因为追求升学率和成绩而压缩学生体育运动的课程和时间。也有一部分老师是出于保证学生安全的考虑,一些存在危险性跳高或者是单杠活动并不能够有效地开展和实践,这些都会导致学生对大学期间出现的运动出现畏难感。这种体育知识缺乏、体育实践较差或者是身体素质较差的情况都会促使学生们出现畏惧的心理,从而导致他们运动心理障碍的出现。

2 大学生运动心理障碍超越途径

2.1 “正性”体育意识的引导

大学生运动心理障碍属于一种负性的心理情况,它会对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起一种阻抑作用。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使用正性的体育意识来进行调整,比如学校可以安排心理咨询,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学生也可以相互进行交流和沟通,同辈同学才能够更好地给予指导和运动方面的帮助。同时学校也可以将终身体育的理念贯穿到校风当中,这样能够激起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重视。所以在高校当中,老师可以通过理论教育促使学生正确认识体育运动的益处和实践性,同时也能够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意识。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充分考虑到男女差别,并对其活动制定不同的目标要求和安排,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促使学生参与到体育运动当中。

2.2 “以人为本”的体育教学机制

如今的教育更多需要从学生的角度和立场出发,这样才能够使体育运动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因而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需要针对大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安排,这样能够促使学生更多地参与到活动当中。当然由于大学生都具有较强的自尊心,因而教师应当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以不同的标准来提出要求。这样才能够使学生明确每节课当中他们需要掌握的知识和需要达到的标准,才能够激发他们参与的热情。有一些学生由于性格或者是前期运动损伤的问题会对某些体育运动产生抵触的情绪。在这种情况之下,体育教师首先需要进行心理疏导并进行简单运动的引导,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实践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3 结语

该文是基于笔者对大学生体育运动心理障碍相关知识的了解展开的,在文章当中笔者首先从内在根源和外在根源这两个大方面分析了大学生运动心理障碍的形成根源。之后则又从“正性”体育意识的引导和“以人为本”的体育教学机制这两个角度说明了大学生运动心理障碍的超越途径。然而宥于个人知识水平的限制,在文章当中笔者并未能够就相关问题进行全面详尽的分析和论述,仅希望能够起到一些抛砖引玉的作用。

[1]许泽成,尚成.从哲学视角诠释体育意识[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4):12-14.

[2]李丹,林欣甫.论大学生运动心理障碍及其超越[J].文化教育,2014(1):253-255.

[3]刘丽.中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理论体系的构建[D].山西大学,2012.

G807.4

A

2095-2813(2017)01(b)-0013-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02.013

祝捷(1981,5—),女,汉,湖北武汉人,博士研究生,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运动心理与运动训练。

猜你喜欢
心理障碍体育运动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体育运动
数据挖掘技术的心理障碍预测模型研究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冰壶运动员心理障碍的克服
17岁前恋爱,日后易出现心理障碍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呆呆和朵朵(13)
谈如何帮助学生在高考中克服解数学题的心理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