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江之畔续写徽商新篇章

2017-11-27 10:27宛徽
上海企业 2017年8期
关键词:徽商商会城市群

宛徽

根据2016年5月国务院批准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安徽省的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滁州、池州、宣城等均被纳入了长三角城市群,合肥为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为了了解沪皖经济互动情况,尤其是在沪企业成长情况,近日记者走访了上海市安徽商会。

上海市安徽商会是由安徽省在沪工商企业和经济、服务组织的优秀代表自愿组成,并经上海市社会团体管理局登记,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社会团体。

据安徽商会介绍,随着长三角城市群互动的深入,交通网络的完善,沪皖两地的经济交流更加便捷。不少国际大型企业都以上海商业为总部,依托合肥等地的人才及成本优势将研发制造基地建在安徽。也有不少皖籍企业家,看中上海的资源优势,选择在沪创业。沪皖交流日益紧密。据不完全统计,皖籍在沪人员近400万,安徽在滬企业家近四万,在沪销售收入(GTP)达到3000多亿,就业人数近300万,为促进皖沪两地经济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据介绍,徽商自古是中国十大商帮之一,徽商又称徽州商人、“徽帮”、新安商人(徽州又称“新安”),它是旧徽州府籍商人集团之总称。徽商之所以能称雄商界数百年,成为全国十大商帮中之翘楚之一,是与它的“贾而好儒”的本质特点分不开的。徽商的贾而好儒首先表现在其思想观念上的崇儒重儒。如在黟县古民居村落西递村有这样一幅楹联“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从中便可看出徽商对儒与商的看重。植根于厚实新安文化土壤之上的徽商,作为一个整体文化素质较高的商帮,他们在商业活动中大多自觉用儒学思想来规范自己的经营活动,讲究义利之道,见利思义,以义取得利,讲究诚信商德,不欺妄奸诈,货真价实。他们善于把握商机,权衡大道,在商海竞争中技高一筹。他们大多在致富后重视文化建设,捐资兴学,刻书藏书,修方志,邀讲学,培养子弟读书入仕,谋求政治地位的提高,同时也促进了地方文化的繁荣,孕育了一大批国家的杰出人才。自明清以来,徽商以自身的开拓进取创造了非凡的商业繁荣和文化成就,同时形成了一种儒商精神,树立了一代儒商的形象。

上海安徽商会表示,随着长三角城市群城市功能的明晰化,尤其是合肥作为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布局重点城市,在推进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中发挥着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和创新资源富集优势,有望成为区域增长新引擎,沪皖合作势必因此更加深入。安徽商会作为一个平台化的社会组织将要发挥更大的作用。安徽商会现下辖十一个分会,拥有会员近两千家,以非公有制企业为主,地址位于上海市长宁区新华路185弄。其主管单位为上海市人民政府合作交流办公室,登记机关为上海市社会团体管理局,政治领导和业务指导单位为安徽省人民政府驻上海办事处,是安徽省工商联、国际徽商交流协会和上海市工商联的团体会员。上海市安徽商会即安徽省在沪企业协会成立于1992年,是安徽省在外省市设立的第一个商会,也是上海成立较早的异地商会之一。2004年起,正式用名“上海市安徽商会”。一直以来,得到了皖沪两地党委和政府的高度关心和支持。商会自2012年3月份进行了整合以后,坚持以“凝心聚力,夯实基础,树立形象,共谋发展”为宗旨,不断创新服务模式,做到“两个抓手、三个特色”,即以项目服务、法律服务为抓手,积极推进三个特色服务:金融服务、医疗服务、教育服务,多方面多角度关注会员需求,真正脚踏实地做好服务。同时,积极加强与上海市政府部门、社会组织、金融机构、新闻媒体的沟通联系,拓展与中外商会(全国30多个省市商会组织等)的交流与合作渠道,增进与家乡政府及企业的交流互动,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在加强两地经济文化交流、积极参与社会事务、承担社会责任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涌现了一批“全国劳动模范”、上海市见义勇为青年等优秀人物,积极参加上海市帮教志愿者工作,建立了专项的“十百千”帮教计划,得到了安徽省驻沪办、上海市文明办、司法局、监狱局等有关部门的赞扬,具有了一定的影响力和美誉度,树立了徽商的新形象。endprint

猜你喜欢
徽商商会城市群
商会真的不是全部
商会真的不是全部
工商联所属商会改革首要解决几个重大难题
工商联所属商会改革首要解决几个重大难题
徽商怎样打破富不过三代魔咒?
《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获批发布
19城市群规划2017年将完成
徽商回归之路
徽商回归
商会垂直化趋势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