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举行集体采访 聚焦文化发展

2017-11-27 19:52任翀
青年与社会 2017年32期
关键词:交流文化

任翀

十九大新闻中心10月20日,就“文化发展开创新局面”主题举行集体采访,邀请国家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玉珠,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所长宋宝珍,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京剧表演艺术家孟广禄,中央电视台驻北京记者站站长王小节,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西亚非地区广播中心主任夏勇敏五位党代表现场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中国文化市场的活跃程度超出想象

问:

请问刘玉珠代表,您在文化部长期工作,并且曾负责文化部的文化市场工作,而且还代表中国参加了WTO的谈判。我的问题是关于外资进入中国文化领域的,在今年《电影产业促进法》中,中国第一次允许外资有条件地进入中国的影视产业,另外,在近期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促进外资增长若干措施的通知中,其中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和演出经纪两项都属于文化领域。请问这样的两个措施是否预示着文化领域对外资的准入条件将会进一步放宽?是什么样的信号?外资进入中国会给中国的文化产业带来怎样的影响?

国家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玉珠: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随着中国和国际交往合作日益深入,特别是总书记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的交流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文化的交流一方面是政府间的,或者是我们通俗所說的官方之间的交流会日益频繁。但我觉得更重要的还是要靠市场,靠市场、靠产品和服务的交流,只有这样的交流更加可持续,而且能够更加深入。大家看到,现在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很快,文化市场的活跃程度超出我们想象。

关于国际合作这方面,我觉得自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的改革开放,在文化领域的交流所带来的变化是多方面的,包括思想观念、视野、市场,这方面我觉得是属于互利的。我们通过开放了解了世界,世界也通过开放了解了中国。

在文化领域,现在的开放我所说的是我所了解的文化部所管辖的这个领域,已经全面地向世界开放,没有说哪一个领域对国内开放,另外一个领域对国际开放,都是一个完全开放的过程。

国务院的这两个文件,实际上不仅仅是信号,也是我们整个文化建设面向世界的延续。这次习总书记在报告当中关于对文化,特别是对对于向世界开放,不管是胸怀还是气魄都是前所未有的,而且中国和世界合作的力度、广度和深度也将是空前的,文化领域也不例外。文化领域的开放所带来的短期上立见成效的可能并不明显,但是它对我们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也好,对于各国文化的交流合作、民心相通也好都是有积极意义的。而且开放的结果使大家彼此更加熟悉、更加了解,误会就会减少,合作发展的机会就会更大。

有信心有能力创造从“高原”到“高峰”的作品

问:

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攀登艺术高峰成为了文艺界的共识。请问宋宝珍代表,从话剧领域来看,这几年是否出现了您期待的作品?您喜欢的作品?另外,创作如何实现既具备思想性,又能让大众喜闻乐见?

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所长宋宝珍:

话剧我先来解释一下,它是伴随着中国近代、现代历史文化变革所产生的一种新型舞台艺术样式。到目前为止,今年正好是它的110周年。话剧在长期发展当中,积累了自己的优秀传统,也有一大批优秀的作品。习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讲话之后,广大戏剧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已经成为一种风气。比如说中国国家话剧院的一位年轻编导,他曾经近20次去西藏,为了创作一台反映西藏地区人民生活的戏剧。在西藏,有一次他在路上遇到了一点情况,他完全不会藏语,但是走到一家藏族人家,仅凭着温暖的、友善的目光,他们就进行了心灵的交流,而且很好。

现在广大戏剧工作者深入生活成为一种风气,很多人扎根基层。目前来讲,我们不仅一些国有的话剧院团创作出来一大批优秀的艺术作品,比如中国国家话剧院、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他们都有多部优秀作品,而且一些边远省区,比如云贵川地区,以前话剧演出比较少,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文化资助的力度加大,这些边远省区、少数民族地区的戏剧事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出现了可喜的进步。

我觉得在历史上,中国话剧曾经有过经典的作品,比如曹禺先生的剧作《雷雨》《日出》《家》《北京人》等等,比如老舍先生的剧作《茶馆》。《茶馆》曾经在80年代在欧洲巡演,被誉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在新时期,我们也曾经出现过一系列的优秀作品,比如说《桑树坪纪事》等等。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之后,我们出现了一些很有内涵、很有经典潜质的优秀文艺作品,我对将来我们在中国话剧舞台上产生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伟大的史诗性作品很有信心。我觉得我们的优秀戏剧作品应当具备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这样三个条件。在指导思想上,我们必须坚定地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正确的创作导向。

在体裁上,如果把时代生活比喻成一条滔滔的大江大河,那文艺工作者就是要从生活的河床里捞起那些最有分量、最有含量、最有温度、最有质量的生活素材。在这样的素材基础上加工完善整理,谱写出很好的优秀作品,讲好中国故事,体现中国的核心价值观。

还有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也是一部好作品所必须具有的条件。近年来,话剧特别强调与时代同行、与人民同心、与观众共同创造。好的艺术作品需要有好的观众,需要有好的发展环境,我们面临着历史上最好的话剧发展时期,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创造出从文艺“高原”向文艺“高峰”迈进的作品。

我们的节目应该既有筋骨又有温度又要正气

问:

我的问题想请问王小节代表,现在是自媒体与传统媒体并存的时代,有时候自媒体的传播速度、传播效果比传统媒体还要快、还要好,那么在这样的舆论环境下,您作为一个媒体人,您觉得如何才能在保持主流、权威、公信力的前提下拥有更好的传播效果,更好的点击量?谢谢。

中央电视台驻北京记者站站长王小节:

我想那就是我们的节目应该既有筋骨又有温度又要正气。我相信如果能做到这三点,节目就应该会有收视率和点击量。为什么呢?我觉得虽然说时代在变化,但是很多东西是不变的。比如说我们每个人内心对于“真善美”的追求,所以说好的新闻作品永远会受观众欢迎的。endprint

这次习总书记在报告中明确提出要让主旋律更加响亮,正能量更加强劲,文化自信得到彰显。我想这就是我们主流媒体责无旁贷的使命。央视一贯坚持内容为王、导向为魂。我怎么理解有筋骨?我觉得筋骨在当下就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温度就是让观众们感受到“真善美”,如何能做到这一点?我想首先就是要不断地推进内容的创新,怎么让我们作品内容紧扣时代主题,回应社会关切。

比如像今年7月份以来,我们央视连续推出了7部大型专题片纪录片,《将改革进行到底》《巡视利剑》《大国外交》《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等。这样的题材是不是太正了?但实际上我手中拿到的最新数据,截至10月11号这7部片子收看观众人数达到近10亿人次,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呢?

就是因为比如说像《巡视利剑》里面特别生动、真实地举了很多腐败的例子,不仅让我们党员干部深受教育,也让老百姓看到我们党以这么大的力度反腐。

比如《将改革进行到底》全面、深刻、准确梳理十八大以来这不平凡的五年,我们经历的历史性变革,这样的一个宏大的视角,丰富的、珍贵的视频史料,我们很多记者修改了几十遍,所以它会受欢迎。

像这样的内容创新也实现了央视在重大时间节点上大型特别节目报道的新高度、新境界,这属于一种探索,受到了百姓的关注,甚至国际社会也给予了很好的评价。

第二要做到的就是必须要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动真情,这是要下苦工夫的,没有捷径可走。举个小例子,每年国庆节期间八达岭长城都是旅游热点,每天游客流量超过6万人,我们策划了一个节目,跟随长城的保洁员一起上长城捡垃圾。干了几天后,记者传回了非常生动的报道。她计算了一下,因为长城上摩肩接踵,保洁员只能一步一小挪,挪两小步大概一块城砖的距离就要弯一次腰,因为很多游人扔了鸡蛋壳、面包渣等很细碎的垃圾,保洁员就要蹲下来抠缝隙里的垃圾。他们一个人负责150米的距离,两小步一弯腰,一趟就要弯腰500次,一人一天走8个来回,16趟,一天弯腰8000次。《长城保洁员弯腰8000次》的新闻一经报道,网上引起热议,这条新闻里只用生动画面的真实展现,提醒大家文明出行,不要破坏景区环境,结果效果很好。

再举个例子,去年下半年10月份开始,我们对北京南锣鼓巷的改造升级进行了关注,讲了北京市疏解非首都功能的大背景下如何使胡同静下来、老街坊们如何找回乡愁的主题报道。经过十个月扎实的蹲点,记者和胡同里的商户、老百姓吃在一起、住在一起,发出的报道经新闻频道播出,同时段收视率拉升了20%多,改编成45分钟的《新闻调查》专题后,收视率再次拉升,超出很多舆论监督类报道,一经新媒体转发,不到一天就达到10万。好的作品观众一定买账。很多网友纷纷点赞留言,期待能够见到鸟语花香的新南锣。

更多的像以“家风是什么”为代表的“海采”系列、“最美”系列、《大国工匠》等作品都是有筋骨有温度有正气的作品。所以当我们抱怨自己的节目关注度不够高,先要问问自己够不够用真心、有没有动真情、笨功夫下得是不是到位了。这是在创作层面,好的作品要有好的传播渠道才能收到好的收视效果。总书记这次在报告中明确提出,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那怎么能实现这一点呢?

一是表现手法的创新。这个很容易理解,节目当中大型的航拍、特种设备的运用。国庆节期间推出的《还看今朝》,在《北京篇》開篇用了一个无人机从前门牌楼穿越过去的航拍,飞过正阳门后俯瞰天安门广场,看到紫禁城时,随着《我爱你中国》音乐响起,爱国热情油然而生。我们没有从这个视角看到过北京,这就是表现力的创新。

技术手段的创新要依靠新媒体,媒体融合的步伐不断推动。在这里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记者的工作量考核和新媒体发稿量是挂钩的,央视记者不再是传统媒体的记者,同时也是新媒体记者,我们记者站记者随时随刻可以进行新媒体直播。今年2月19日,央视移动新闻网上线以来,充分发挥移动直播特色和矩阵号资源优势,积极占领网络舆论宣传制高点,这是推动传播手段创新关键的一步。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根

问:

“一带一路”倡议得到世界各国积极响应,土耳其是这一倡议的重要参与国,文化交流在两国合作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您作为对土传播的参与者,您认为文化传播在两国国际合作与交流中发挥了何种作用?谢谢。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西亚非地区广播中心主任夏勇敏:

这个问题我想用我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回答。正如刚刚我开场白时所说的,我自己长期从事和土耳其的交流。在国际传播、跨国传播过程中,文化既是民心相通的重要渠道、重要平台,同时,文化也是对外传播的一个很好的内容。另外,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应该说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根,是这个国家和民族区别于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其他民族的精神标识和精神基因。

那么如何从传统的文化当中去挖掘我们民族优秀的特性?把这些优秀的特性讲给外国受众听?我们从各自文化当中去挖掘它的精髓,通过讲述这些精髓的故事,可以让不同国家的受众能够更好地了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价值观,了解他所选择的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背后存在的必然原因。我想在座的还有很多文化界的知名人士,我想我先回答这个部分,然后剩下的这一部分请其他几位继续回答。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京剧表演艺术家孟广禄:

只要是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习主席倡导的“一带一路”,我觉得其实就是一条船,大家一块坐上去,开辟一条新的道路。我们最近也排了一出戏叫《郑和下西洋》,就是唱响“一带一路”,因为每一个人、每一个社会都需要朋友,有朋友、有知己,世界才会有光明和阳光。我也希望我们的国家会吸收别的国家的文化发展成果。我们文艺人,都有责任把中国文化传下去,一代一代地发扬光大,更好地唱响中国主旋律。

这次习总书记的讲话让我们文艺工作者非常振奋,我想第一个百年目标马上就要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一定会达到。endprint

国家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玉珠:

认为“一带一路”是伟大的倡议,它是惠及沿线各国乃至于世界的,而不是单单为了中国自身利益。这个倡议当中一个很重要的就是民心相通,民心相通主要要靠文化,要靠交流,各国历史、宗教、文化、社会制度不同,相互之间的了解和沟通是特别重要的,而文化正好是人与人心灵的沟通,相互的交流,对别国的文化了解才能产生尊重,产生了尊重才能产生学习和借鉴的作用。而在这方面,特别是从文物的角度、文化遗产的角度来讲,这方面的作用应该是先行的。

自从“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后,我们和沿线多个国家开展了15个境外联合考古项目,对5个沿线国家进行了文物修复方面的援助,而且这些援助的资金额都是上亿元的,这主要就是为了保护别国文化,加强不同国家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比如说我们在柬埔寨、尼泊尔、缅甸等开展了震后文物援助,同时我们国家文物局每年组织上百场国际间的展览合作与交流。通过对各国历史的了解、文化的了解,才能产生学习和尊重,才能消除一些误会,在这方面文物、文化遗产的作用尤为重要。

包括刚刚土耳其记者提出的,我们和土耳其不仅有国家间的文物保护,包括打击盗掘、盗窃和文物走私方面的协议,同时我们在学术研究、文物保护、展览交流乃至考古方面都有多项合作,而这不仅是土耳其的文化和中国的文化交流,而且使不同文明、不同国家文化相互了解、相互交流,这样才能达到彼此尊重,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使民心相通。

中央电视台驻北京记者站站长王小节:

我觉得“一带一路”本身就是一个最好的中国故事。在贫困的非洲、偏远的小山村,孩子们上不了学,而中国人去给他们建起了学校,让他们看到了电视。我相信如果这样的新闻报道,不管是中方还是西方,都是会接受和受感染的,因为这是全世界都可以有共鸣的。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 民相亲在于心相通

问:

这些年我们非常注重文化走出去,在“一带一路”倡议不断升温、稳步推进的背景下,各位认为文化能在中间发挥多大的推动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该用什么样的方式提升走出去的传播效果和到达率以及接受度,从而真正讲好中国故事?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西亚非地区广播中心主任夏勇敏:

“一带一路”大家都知道是一个宏伟的构想,也是一个由世界各国参与的人类大项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社会制度、发展道路、传统习俗等等都各不相同,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思维方式导致国家之间有一些不了解和误解,这个也很正常。所以“一带一路”倡议提出来的时候,习总书记就曾经提出了“五通”,这其中文化相通我想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就是说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这里的心相通就是文化的相通,文化的交流、文明的互鉴,这个当中可以看出文化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我想舉几个例子,比如说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和今日俄罗斯电视台联合举办的丝路中俄这样的活动,比如说由国际台牵头举办的丝路名人中国行这样的系列活动,我们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由不同国家的媒体组成共同的采访组,了解不同国家的民风、民俗、社会发展、经济状况,了解那个国家的文化,通过媒体的报道增进各个国家民族的相互了解,这是媒体应尽的职责,也是促进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

如何走出去,实际上我认为所谓的走出去就是文化交流,就是跨文化交流,不同国家之间怎么样进行文化的交流?这里我还是想用一个例子来作为回答。

2013年的时候,在场的很多记者朋友可能都还记得,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非洲国家坦桑尼亚的时候,在达累斯萨拉姆雷尼尔国际会议中心发表演讲的时候提到,中国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在坦桑尼亚热播,让坦桑尼亚百姓了解了中国百姓生活的酸甜苦辣。习主席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会场上所有人报以会心的欢笑和热烈的掌声,从这个欢笑和掌声中,我想不难看出这部电视剧确实被坦桑尼亚的观众、听众看了而且看懂了,为什么这部电视剧能够在非洲引起这样的关注,能够成为非洲百姓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呢?这里面有几个关键点。

一是我们使用了母语,也就是说我们用东非地区通用的斯瓦希里语进行了翻译,从而扫除了受众观看这部电视剧可能存在的语言障碍,二是我们选择了反映中国当下生活的这部电视剧,这部电视剧里有家常里短比如婆媳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在非洲的家庭中也处处存在,这样的话题很容易在非洲观众中引起共鸣。还有就是我们和当地电视台的合作,比如我们播出的平台是当地主流的电视台,比如在坦桑尼亚,这部电视剧通过坦桑尼亚国家电视台播出的,它的受众达到了600万,之后这部电视剧在其他的东非国家受到热捧。

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金太郎的幸福生活》在埃及,《父母爱情》在缅甸等,这样的例子可以反映出只要我们找对了方式,我们用受众听得懂的语言,用他们能够听得进的方式,用一个个能够引起共鸣的故事,就能够把我们的故事说好。同样,其他国家如果要向中国介绍他们的文化,我想这也是他们可以借鉴和参考的一条路。endprint

猜你喜欢
交流文化
文化与人
如此交流,太暖!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交流&イベント
交流&イベント
“交流”等5幅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