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中职生汉语水平的方法探究

2017-11-27 01:01胡晓燕
新西部下半月 2017年10期
关键词:汉语教学

胡晓燕

【摘 要】 本文以巴州师范学校学生的汉语学习为例,阐释了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的重要性,分析了学生学习汉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中职生汉语水平的对策:进行实习经验宣讲活动;加强汉语教师队伍建设;组织本校汉语教师编写教材;提升本校的教学管理水平;为学生营造语言学习环境。

【关键词】 巴州师范学校;汉语教学;双语学习;民汉班级结对子

一、学习汉语的重要性

语言是人们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的工具。尤其是在新疆这个多民族地区,学习和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有利于增强各族青少年的国家意识和中华民族的认同感,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同时,学习掌握国家通用语言,也有利于更好地学习专业技能,增加就业机会并实现自我价值。

汉语是国家通用语言,是新疆民族学生学习专业课程前的必修课,通过民族汉考(MHK)的主要途径之一,就本校学生而言,取得MHK三级乙以上证书才有机会参加自治区农村双语幼儿园教师统一招考,所以这也是中职生学习汉语的重要原因。下面分析本校学前双语幼师专业民族学生学习、汉语教师队伍、教材使用情况、学校的教学管理、语言环境等方面,探讨有效解决方法,以提高学生汉语水平及汉语教学水平。

二、学习汉语存在的问题

1、学生学习现状

(1)本校的民族学生有80%来自南疆农村,语言环境较差并且其中大部分学生从接触汉语课开始授课教师均为非汉语专业的民族教师,学生所在地区的汉语师资力量极其薄弱,部分学生入校时汉语水平为零起点。

(2)学生汉语水平差异较大,一些汉语水平较高的学生入学前汉语水平就已达到MHK三级乙,可另外大部分学生从未参加过任何汉语水平等级考试,个别学生甚至不会用汉语说出、写出自己的名字,这对顺利开展本校汉语教学工作提出了的挑战。

(3)由于本校是中职学校,和其他普通中学相比升学压力较小,造成一些学生在学习上积极性不高,并且不能主动利用有利的语言学习环境,处于被动学习状态。

2、汉语教师队伍现状

(1)本校汉语教师多数为维吾尔语言专业毕业的汉族教师,但在一些教学内容难以用汉语解释清楚的情况下却主动回避使用维语解释,影响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准确把握;一些民族教师虽为汉语专业,但授课习惯先用母语逐字逐句翻译,然后再用汉语解释,这样容易让学生只习惯用母语表达思维,而不主动运用汉语表达,势必造成其在汉语学习上的惰性。教学上存在着仅用一支粉笔、一本教案、一块黑板、一张嘴巴,进门就一讲到底的现象。上课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没有得到充分练习的机会;课件制作、模型制作、多媒体等教学手段还不能成为常态化手段,课堂效率的提高缺乏有效措施。

(2)本校為中职学校,学生汉语成绩没有与汉语教师工资、奖金挂钩,致使教师也没有教学压力,教学上处于懈怠状态,甚至一些教师抱有“教好教差一个样”的思想,导致教学没有积极性。

(3)本校汉语教师外出培训机会较少,很多教师从教十余年,从未参加过任何形式的汉语教学培训、学习,造成知识陈旧更新较慢;很多教师安于现状,教研能力较弱,缺乏汉语教研氛围。

3、使用的教材方面

本校目前使用的汉语教材是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的《初级汉语教程》,从开始使用到目前为止已有近十年之久,内容陈旧并且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脱离,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由于长年未更换教材,造成部分教师没有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备课,致使备课流于形式。

4、教学管理方面

本校各学科每年只开展一次“推门听课”活动,教师只是在这期间精心备课,听课活动结束后并没有积极开展任何评课活动,导致听课流于形式,没有对提高汉语教学水平起到积极作用。

5、语言环境方面

本校汉族学生占60%,民汉班级相邻,学校开展了“民汉班级结对子”活动,但是这些活动只限于学校举办的各种比赛,往往比赛结束所结的对子也就随之解体了,结对子的班级也没有很好利用这个机会互学语言及文化。

三、提出的对策

1、进行实习经验宣讲活动

定期组织实习返校学生对在校生进行实习经验宣讲活动,通过讲述自己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困惑,以“现身说法”的形式提高在校生学习汉语的热情。

2、加强汉语教师队伍建设

(1)每月进行一次集体备课;在教研方面采取“高级讲师带中级讲师”、“中级讲师带初级讲师”、“初级讲师带助理讲师”的方式“一带一”地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而不是研究成果的消费者。这个观念特别强调的是,教师不只是别人研究成果的消费者,更应是研究者。积极组织汉语教师编写适合本校学生专业、紧贴学生生活实际的教材;每周定期开展“双语学习”活动,汉族教师学习维语,民族教师学习汉语,通过提高双语表达能力,以提高汉语教学水平。

(2)在教学过程中积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方法,汉语教师应提高自身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水平,杜绝上课“一本书、一支粉笔”进课堂的现象,通过使用多媒体、课件制作等教学方法,将现代教学手段常态化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汉语课堂效率,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汉语的热情。

3、组织本校汉语教师编写教材

鉴于目前汉语教材与学生日常生活实际相脱节,组织本校汉语教师抓紧时间编写适合本校学生专业、年龄特点、风俗习惯的教材,特别是针对新疆的地理环境、气候、物产、民俗文化等方面内容进行编写,这样的教材才会让学生感到学的练的都是身边事、身边人,最终爱上学汉语。

4、提升本校的教学管理水平

学校汉语教学进行“包班制”,每位汉语教师负责所担任教学班级的汉语教学成绩,最终以所教授班级学生的MHK过级率为“杠杆”,如过级率超过规定的过级百分比,则对此班级的汉语教师进行相应奖励,反之,则扣发相应的工资。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汉语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为学生营造语言学习环境

(1)充分利用校园广播及电子大屏幕开展“每日一句”活动学习日常口语;在本校二课堂中开设汉语字词、口语、写作、阅读等课程,丰富本校汉语学习的内容;每学期举行一次民族学生汉语歌曲大赛、演讲比赛等提高学生汉语水平的活动,并予以奖励,提高其学习汉语的积极性。

(2)将“民汉班级结对子活动”落到实处,除了比赛“结对子”之外,在各项活动中都要结对子,每天下午第三节课结对子班级互相交叉互学维语、汉语两种语言或安排各种活动,让民汉学生有更多交流学习的机会。在住宿方面,民汉交叉混住,将“民族团结结对子”活动落到实处。

中职生汉语水平的提高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循序渐进及通过其他各门学科的相互配合、渗透,形成一种合力,才能提高民族学生汉语水平。

【参考文献】

[1] 郭璐洁.浅谈新疆中职民族学生汉语教学的几点思考[J].双语学习,2014.

[2] 陈娟.加强双语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效率[J].双语学习,2014.

[3] 方晓华、付东明.双语教师教育研究[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4.endprint

猜你喜欢
汉语教学
医学留学生汉语教学“规约—开放”任务教学模式探讨
中职学校新疆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研究
“后方法时代”的汉语教学顺应走向综合的必然发展趋势
浅谈跨文化交际理论对汉语教学实践的影响
论文化教育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缺失
委婉语教学研究
波兰东北部地区汉语教学探究
否定副词“不”和“没”的认知分析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
浅析中职汉语教学中助词“着、了、过”的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