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芎鉴定及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2017-11-27 05:07高兵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31期
关键词:临床应用价值川芎鉴定

高兵

【摘要】 目的 探析川芎鉴定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20例月经不调患者,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维生素治疗, 实验组患者采用川芎治疗。1个月后,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中42例治愈, 14例好转, 4例未愈, 治疗总有效率为93.3%(56/60);对照组患者中33例治愈, 12例好转, 15例未愈, 治疗总有效率为75.0%(45/60)。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月经不调方面, 应用川芎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关键词】 川芎;鉴定;临床应用价值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31.075

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 生长于四川、云南、贵州、广西等气候温和的环境, 是常用中药材, 常用于活血行气, 祛风止痛, 川芎辛温香燥, 走而不守, 既能行散, 上行可达巅顶;又入血分, 下行可达血海[1]。川芎为妇科要药, 善于下调经水, 中开郁结, 能活血调经, 可用来调理多种妇产科的疾病, 如血瘀经闭、痛经等, 常与赤芍、桃仁等同用, 若属寒凝血瘀者, 可搭配桂心、当归等[2]。临床医学通过对川芎鉴定的分析与临床应用效果的探讨, 有利于临床深入了解川芎药性, 以便合理用药, 提高治疗效果。本文作者通过对本院2014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20例月经不调患者的研究, 深入探究了川芎的鉴定及临床应用价值。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120例月经不调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有月经延迟、出血量增多, 且经期伴有腹痛等症状。将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60例。实验组患者年龄22~41岁, 平均年龄(37.51±4.52)岁, 病程34 d~7个月, 平均病程(4.19±0.93)个月。对照组患者年龄24~43岁, 平均年龄(38.44±4.48)岁, 病程35 d~8个月, 平均病程(4.25±1.25)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鉴定方法 从川芎产地、性状、薄层等方面进行鉴定。①按照产地来说, 将川芎分为川芎、云芎、抚芎、东芎等。②因产地不同, 生产周期不同, 川芎采摘时间稍有不同, 可根据川芎性状进行鉴别。③川芎主要成分为川芎嗪、黑麦草碱、川芎内酯(Cnidilide)、藁本内酯(Ligustilide)、阿魏酸、苯乙酸甲酯等, 可采用化学生物鉴别薄层。

1. 2. 2 治疗方法 实验组患者采用川芎治疗, 给予对照组患者口服维生素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

1. 3 疗效评定标准 将患者治疗效果情况分为治愈、好转、未愈3种。治愈:月经不调症状消失, 疼痛彻底消失, 睡眠质量佳、精神状态良好;好转:月经不调症状有所缓解, 疼痛转为轻微, 睡眠质量有所改善, 精神状态不错;未愈:月经不调症状未有改善甚至加重, 疼痛明显甚至更剧烈, 睡眠质量较差, 疲惫。治疗总有效率=(治愈+好转)/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鉴定结果 按照产地来说, 将川芎分为川芎、云芎、抚芎、东芎等。①四川产川芎, 采收时间为每年5月中下旬, 其断面呈黄褐色, 表面有隆起轮节, 质地坚实。②东北产抚芎, 采收时间为每年小暑后, 其断面呈类白色, 有残根。

③云贵地区产云芎, 采收时间为每年9、10月份, 其斷面呈黄紫色, 有疣状突起。④东部地区产东芎, 采收时间为每年9月末~10月初, 其断面呈灰褐色, 表面有隆起轮节。从以上鉴定情况来看, 川芎产地不同, 其采收时间、性状亦有不同。

2. 2 两组患者疗效对比 实验组患者中42例治愈, 占比为70.0%;14例好转, 占比为23.3%;4例未愈, 占比为6.7%;治疗总有效率为93.3%(56/60)。对照组患者中33例治愈, 占比为55.0%;12例好转, 占比为20.0%;15例未愈, 占比为25.0%;治疗总有效率为75.0%(45/60)。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川芎本名芎穷, 因四川省产量多, 质量好, 习惯上就称为川芎。李时珍说:“川芎, 肝经药也, 若单服既久, 则辛喜归肺, 肺气偏胜, 金来贼木, 肝必受邪, 久则偏绝。”阴虚火旺、下虚上盛、肝阳火盛者, 例如常感觉手脚心热、心烦热、面部潮热、口干舌燥的人以及年迈气弱、气逆呕吐、月经过多者均应忌用。川芎味辛, 性温, 属活血化瘀药。“走而不守”。活血而兼能行气开郁, 为“血中气药”。“能通周身血脉”, “上行头目, 下调经水, 中开郁结”。活血止痛而能祛散外风, 尤长于止头痛。川芎炒去油, 生用痹痛攻[3]。古代对川芎记载颇多, 首载于《左传》, 入药始于《神农本草经》, 其“味辛温, 主治中风入脑头痛、寒痹、妇人血闭无子”。川芎含有川芎内酯, 川芎内酯有缓解平滑肌痉挛、抑制子宫收缩等功效, 既能活血又能行气, 是中医妇科常用药之一[4-7]。川芎可辛散温通、活血祛瘀, 适用于各种瘀血阻滞引起的月经病症, 在治疗闭经上有独特功效。中医认为, 女性经期腹痛多为气血阻滞、经血不畅, 有虚实之分。川芎可用于治疗实证痛经、经期头痛及经期遍身疼痛。有的女性在月经期起风疹块, 每次月经来临时周身皮肤突起红疹或起风团、瘙痒异常, 月经干净后会逐渐消失, 中医里称为“经行风疹块”, 可用川芎配伍其他药物养血、祛风、止痒。最常用的川芎入药治妇科病的方剂是四物汤, 将熟地、白芍、当归、川芎四种药配伍, 可治疗血热、血虚、血燥引起的多种疾病。如果需要调经, 可配柴胡;治痛经多加香附;挟热者, 需要配伍丹皮, 重者加山栀;气滞者配伍青皮、陈皮, 重者再加降香、延胡。川芎煎汤时一般用量为3~10 g;研末入药做丸或散时, 一般用量为1.0~1.5 g。中医认为, 川芎在治疗妊娠病方面也有独特之处, 它可以活血祛瘀、祛风止痛、开郁燥湿, 是著名产后方剂“生化汤”中重要的一味中药[8-11]。此外, 川芎入药还能影响内分泌系统, 减轻乳房不适、心情焦虑及沮丧等经前症状。本文研究中, 通过治疗月经不调来评价川芎治疗效果。结果证实, 应用川芎治疗月经不调, 疗效好于口服维生素。

综上所述, 在治疗月经不调这一妇科疾病上, 应用川芎进行治疗效果更佳。但需要注意的是, 本文研究仅就治疗月经不调这一疾病, 研究结果不具有普遍意义。除此以外, 随着中西医结合越来越紧密, 越来越被临床及大众所接受, 其效果也更佳, 这是本文研究的一个缺陷, 即没有通过中西医结合来证实川芎疗效。作者也希望通过未来更多同行的深入研究, 能够使川芎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充分发挥出其价值。

参考文献

[1] 徐育新. 川芎鉴定及临床应用分析.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2016, 33(3):36-37.

[2] 梁武军. 分析中药材川芎的鉴定及临床应用. 医药, 2016(11): 00181.

[3] 郑爱群. 关于中药川芎的鉴定与临床安全用药疗效研究. 中外医疗, 2015(34):163-164.

[4] 屠永梓. 中药川芎的鉴定与临床安全用药效果评价.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6(9):22.

[5] 陈标妹, 黎映琼, 邱曼愉. 研究中药川芎的成分鉴定以及临床疗效. 医药卫生(引文版), 2016(11):00207-00208.

[6] 赵秋艳. 川芎鉴定及临床应用分析.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9):119-120.

[7] 崔金泉. 中药材川芎的鉴定及临床应用分析. 中医临床研究, 2013(15):37.

[8] 康巧爱. 中药材川芎的鉴定及临床应用分析.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3, 6(18):70-71.

[9] 陈碧良. 中药材川芎的鉴定及临床应用分析. 中外医学研究, 2012(25):149-150.

[10] 李彩景. 川芎的鉴定及临床应用. 海峡药学, 2009, 21(11):95-96.

[11] 刘庆林. 川芎药对的临床应用解析.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04, 22(9):1730-1731.endprint

猜你喜欢
临床应用价值川芎鉴定
红花续断胶囊中当归、川芎及大黄的薄层鉴别
中心静脉置管在肿瘤内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锥形束CT在口腔科的临床应用价值
浅议检察机关司法会计鉴定的主要职责
青铜器鉴定与修复初探
八种氟喹诺酮类药物人工抗原的合成及鉴定
胆囊炎多食川芎黑豆
高职院校教学档案的鉴定与利用
非小细胞肺癌EGFR基因突变检测在临床中的应用及意义
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姑息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