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与探讨①

2017-11-28 06:20王靖涵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5期
关键词: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

王靖涵

(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吉林长春 130024)

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与探讨①

王靖涵

(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吉林长春 130024)

在我国高校蓬勃发展过程中,高校中的每一学科都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尤其是体育课程教学。此课程教学原本在学校地位并不高,但在我国倡导全民运动之后,高校也逐渐提高了体育课程教学的地位。对当前的体育课程教学进行分析后发现,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等没有与时俱进,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存在较为明显的弊端。在这样的情况下,高校重新构建体育课程教学模式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该文对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进行了探讨。

高校 体育课程 教学模式 构建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是不能缺少的主体,而人想要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价值,则离不开健康体魄的支撑,因此,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强化自己的体魄是非常关键的。在此种思想意识的引导下,高校越来越重视体育教学,体育教学是大学生参与系统化体育运动,提高自己体质的主要平台,因此,学生对体育课程教学的要求不断提高,此课程的教学压力与日俱增。在此种情况下,传统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逐渐被淘汰,对体育教学模式进行重新构建是势在必行的。

1 对当前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弊端进行分析

1.1 教学观念较为落后

高校在开展体育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具体的教学行为会受教学观念的影响,同时教学观念还会对教学改革以及教学模式的构建产生影响,由此可以看出,教学观念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对目前高校体育课程的教学观念进行分析后发现,目前高校体育的教学观念较为落后,在落后观念的引导下,体育课程教学模式更新速度较慢,从而严重影响了体育教学的有效性[1]。

1.2 课程教学方法较为单一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因为以往的体育教学地位不高,所以相应的此课程的时间以及研究等都比较少,这样就导致高校开展的体育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依然采用的是传统教学方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要是灌输知识,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就导致大学生逐渐失去体育学习的兴趣,久而久之,高校体育课程的教学效率明显下降,教学所取得的效果不理想。

2 对当前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呈现出来的特点进行分析

2.1 对简约性特点进行分析

高校在开展体育课程教学的过程中,离不开课程教学模式,不同的课程教学模式构成要素之间掺杂着十分复杂的联系,这些模式在不断成形的过程中,注重的是核心内容的反应,过去教学中的经验对其产生的束缚正在逐渐减弱。目前高校的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省略了很多复杂的理论知识,以一种简约的框架体现出来,这样的体育课程教学模式更具有实用性,对学生的学习来说有着积极的帮助。

2.2 对指向性特点进行分析

高校之所以要构建体育课程教学模式,主要是为了利用教学模式来实现教学目标,所以说,教学模式的构建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并不是盲目构建的,而是对教学现状以及教学目标等进行综合分析后构建起来的。

2.3 对相对稳定性特点进行分析

高校在开展体育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为了使教学效率更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具体的实践活动,通过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来开展教学。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构建的教学模式也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高校构建的体育课程教学模式是具有相对稳定性的。但是体育教学模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社会对体育教学提出新要求的时候,教学模式就要随着教学目标的变化而发生一定的改变,所以说,体育课程教学模式是相对稳定的,从特定方面入手分析其是稳定的,但从全方面入手分析它又是可变的[2]。

2.4 对整体性特点进行分析

高校构建的体育课程教学模式中,既包括了体育教学思想、目标,还包括了具体的操作程序等,由此可以看出,高校体育课程模式具有整体性,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反映一个方面,还能够将教学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所有元素动态联系都展示出来,呈现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

3 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模式构建措施

3.1 对教学观念进行更新

在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学观念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教学观念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在构建新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过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对教学观念进行更新。在构建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应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念,然后围绕学生这一主体来构建相应的教学模式。与此同时,在构建教学模式过程中,还应将教学观念放入模式中,以此促使教师能够在按照教学模式开展教学的时候注意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从而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有效地开展体育教学[3]。

3.2 对课程模式进行有效改进

在高校体育课程模式中,主要采用的是选修课与选项课课程模式,其中选项课模式开设的基础是对学生的运动能力以及技能等进行有效的了解,然后在此基础上根据体育设施的承载能力来开设实际的体育课程教学。选项课课程模式的开展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掌握运动技能,进而在有效运动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而选修课则主要是以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为基础,不同学生对不同的体育活动兴趣不同,鉴于这样的情况,选修课可以为学生学习不同的体育活动技能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这样大学生的自主选择权就得到了体现,学生可以通过自由的选择来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这样高校开展的体育教学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3.3 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

在我国信息化技术应用范围不断拓展的过程中,高校在对体育课程教学模式进行重新构建的过程中,就必须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应该将现代化信息技术融入教学模式中,将网络教学作为教学的补充,只有这样体育课程教学模式才能是完善的,其应用作用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在构建模式的过程中,高校可以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来搭建新平台,开设网球、乒乓球等不同体育活动信息系统,在这些信息系统中,可以记载一些当前的赛事,也可以公布一些比赛的时间等(校园比赛),学生在这些系统中看到相关的信息后,就可以积极地参与到比赛中,进而提升自己的运动技能。同时,高校还可以完善课程信息,可以将每一课程的教学大纲等在系统中公布,然后定期对系统进行更新,这样学生就能够从系统中获取更多的课程信息[4]。同时,信息化的教学方法还可以为教师和学生的沟通搭建一个新的平台,在这一平台中,教师和学生是处于平等地位的,学生若是有意见可以直接提出来,在师生友好沟通的过程中,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就会逐渐提升,而教师的教学水平也将得到提高,所以说,高校在构建新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应该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这样才能保证体育教学的效果。

4 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在发展过程中若是想要取得更好的效果,就必须重视每一专业课程,高校只有全面发展,才能够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为社会输送更多新鲜的血液。因此,高校在对体育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构建的过程中,必须要从教学观念、课程模式以及教学方法等多方面入手,只有全方位地进行重新构建,体育课程教学的作用才能有效地发挥出来,教学目标才能得以实现,高校才能培养出更多高素质、体魄强健的人才,进而推动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1]温喜壮,周春太.新建本科高校体育课程俱乐部教学模式——以辽东学院为例[J].辽东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9(2): 126-129.

[2]赖水香.高校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研究——基于客家体育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学术月刊,2014(9):106-111.

[3]张向.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实施俱乐部制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以吉林化工学院体育课程改革实践为例[J].才智,2012(7):336.

[4]向静,曹永强,赵全,等.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以东莞理工学院公共体育课程改革为例[J].福建体育科技, 2014(2):57-59.

G807.02

A

2095-2813(2017)02(b)-0006-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05.006

王靖涵(1992—),女,汉,辽宁大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课程与教学论。

猜你喜欢
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维生素的新观念
谈小学美术有效教学方法
简析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
坚持系统观念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新闻观念与实践需反转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