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西畴精神”

2017-11-28 17:59李华
含笑花 2017年6期
关键词:西畴青石石漠化

李华

我对西畴的印象,源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上中专的时候,西畴的女同学很漂亮、皮肤都很白皙,哪怕是烈日下的军训和球赛,都没能把她们晒黑。

参加工作以后,我从一些报刊上读到了有关西畴县炸石垒埂造台地促进农业增产增收的事迹,了解到“搬家不如搬石头,苦熬不如苦干;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这些铿锵有力的口号背后的一些故事,然而因为分工的不同,却没有机会到现场去感受这种精神。

一晃二十多年过去。2016年农历二月间,当我来到西畴县兴街镇三光片区的石漠化治理项目点,我内心深处被那“搬家不如搬石头,苦熬不如苦干;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铿锵誓言深深地震撼。

眼前是一片片经过整治的土地。地块与地块之间以一排排青石埂相隔。一组组由青石垒成的、长短不一的相交线,包围着聚之不易的珍贵土壤,那便是经过石漠化治理被人们视为“高产良地”的土地。垒成一排排青石埂的,便是那曾经挤占了大量土壤、让山地满目疮痍、使农民无法耕种的乱石。这些个乱石,此刻就像是被点化了的石精石怪,规规矩矩地排列在那里,守护着“金子”般的土壤。大大小小的地块里生长着绿油油的庄稼,因为那一抹绿色点缀,使曾经一片死灰的石山区显出了一线生机。层次分明的地块、矗立的群山、赶着牛车一路颠簸着出工的老农,像是孩子们用积木拼成的一幅画,恬静、自然的背后,涌动着一股自强不息的暗流。

再往前走约两三公里,便可见正在进行石漠化治理的地块。也许是因为变天的缘故,分布在不同方向远远近近的七、八台挖掘机并没有开工,但一些工作的痕迹清晰可见:有的石头已经垒起来了,有的还刚被挖掘机凿开,大石头、小石头铺了一地,与泥土的比例大概占到了八成。挖掘機还未开到的地方,处处青石林立,高矮不一,有的凸出地面几十厘米、有的仅一两厘米。如果是用二十厘米左右宽的锄头锄地的话,恐怕没有哪一锄下去,可以完全避开石头。实在难以想象,当地群众在这样的土地条件下是怎样耕种的,一股敬佩之情从我的心底油然而生。

据了解,西畴县三光片区石漠化综合治理省级示范区规划投资 2.56 亿元,上级投资和补助达1.83亿元,群众自筹及群众投劳折资 7300 万元。在这样的资金状况下进行石漠化治理尚且如此艰难,我不敢想象,在国家投入极其有限的上世纪九十年代,西畴人民靠着炸药和铁锹,是以怎样的恒心和毅力,吃了多少苦,流了多少汗,才实现了千余亩三保台地的整理。创造了惊天地、泣鬼神的“西畴精神”!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啊!”我似乎从那一刻起,才明白了这个道理。明白了这个道理,也就明白了西畴人民几十年来自力更生、投工投劳改变生存环境的那一份坚持。

越往高处,视线更加开阔。放眼望向对面,一块块精心整理出来的土地,就像大山一块块棱角分明健壮的肌肉;一条条青石垒成的线条,犹如延绵大山满身的经络,让整个石山区呈现出更加立体而富有生命力的姿态。我的脑海中闪现出农民们搬石垒埂时黝黑的身体皮肤上凸起的道道青筋,耳边响起他们撬动巨石喊起的号子……

西畴人民就是这样,以愚公移山的精神,谱写着脱贫攻坚道路上战天斗地的感人故事,改写着众多如三光片区“树林被砍光、水土流失光、姑娘全跑光”的历史。如今,许多石漠化地区通过实施生态修复、土地整治、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等工程,以“生态修复、土地整治、五小水利、特色农业、统筹发展、民族团结”为一体开展综合治理,当地群众“人均有1亩以上高稳产农田地、户均有1亩以上经济林果、有1项以上增收产业”等“十有”的目标已经实现。

汽车沿山路从三光片区往下行驶,所经的路,全都是从山腰上一点一点开凿出来的,也不知道,修这些路的时候又耗去了多少年、付出了多少艰辛。

……

我不禁问自己:为什么有时会感觉自己迷失了方向,不能很好地坚持做某件事?是不是因为自己可以选择的路子太过于宽广?为什么西畴的群众在被外国专家认为“不适合人类生存的地方”,能够不回避、不等待坚持几十年改造自己赖以栖身的石旮旯?是不是因为他们根本没有第二个选择?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西畴人民的坚持,不是因为他们没有选择,而是因为他们热爱这片土地,且爱得持久而深沉。因为爱,他们不甘心;因为爱,他们不逃避;因为爱,他们不言弃;因为爱,他们能坚持。他们的坚持,给全国脱贫攻坚工作、给全国人民树立了榜样,给子子孙孙留下了不仅物质的、而且是精神的财富。

如果,我们的每个人的生命中能多有一些爱,也许就能多一些专注、少一些浮燥,多一些思考、少一些牢骚,让“西畴精神”——这一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缩影,从我们的身上,向更广更深的领域传扬……

猜你喜欢
西畴青石石漠化
西畴,在时代的大浪中扬帆起航
披荆斩棘斗顽石
不朽的丰碑
西畴之秋(外一首)
最有意义的生活
浅析玉龙县石漠化综合治理成效
“孪生风云”之石漠化与贫困
院子里的那块青石
大青石圆梦记
湖南将加快石漠化综合治理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