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媒体重大主题报道的突破和创新

2017-11-28 21:18罗永林
新闻世界 2017年11期
关键词:突破传统媒体创新

罗永林

【摘 要】近年来,《安徽经济报》破解重大主题报道中的“难点”,通过多年的摸索,逐渐形成了“四突破、四创新”的重大主题报道新方法、新思路。

【关键词】传统媒体;主题报道;突破;创新

做好“规定动作”,借“题”发挥,在思想认识上突破

在当今多元、多变的舆论新格局中,重大主题报道关系到报纸的宣传质量和舆论导向。但一些媒体和编采人员对重大主题报道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把重大主题报道作为上级布置的宣传任务;在潜意识里,将重大主题报道等同于“命题作文”,媒体只是被动的执行者。《安徽经济报》突破思想认识上的误区,把重大主题报道作为主流媒体的“正面清单”,积极参与,深入发掘,多角度挖掘重大主题报道这一“富矿”,把“规定动作”做到位、做精彩,先后参与了“‘调转促在行动”、“‘五大发展美好安徽”、“砥砺奋进的五年”等几十个重大主题报道。

同時,《安徽经济报》结合财经媒体的特点,借“题”发挥,把重大主题报道做深、做透、做出自己的特色。在为迎接党的“十九大”召开而开展的“砥砺奋进的五年”重大主题报道中,该报借“题”延伸报道主题,推出了“砥砺奋进的五年·制造致胜” 、“砥砺奋进的五年·县域点金”、“砥砺奋进的五年·乡镇点睛”等“子题”,从多方面回顾这五年来安徽的有益探索和发展成就,解读“安徽故事” 、讲好“安徽故事”,收到了良好的报道效果。

反其道而行之,让“白发”记者成“常景”,在人员结构上突破

近年来,在我省开展的一些重大主题报道采访一线,各家媒体派出的基本上都是年轻记者,偶见有年龄较大的“白发”记者反倒成了“风景”。《安徽经济报》反其道而行之,让“白发”记者走进新闻采访一线成为“常景”。因为这些“白发”记者经验丰富,对重大主题的宣传领会快、把握到位,能够深度挖掘。

2016年夏季,长江中下游及江淮地区出现强降雨,给我省部分地区造成严重灾害。灾情就是命令。《安徽经济报》记者第一时间奔赴受灾地区,深入防汛抗洪一线进行采访报道。在一线采访记者中,报社原副总编辑汪良和,已经59岁,即将退休,但他以一名“老兵”的身份带着队伍凌晨3点还在巢湖大堤现场采访,深深感动了参加抗洪抢险的解放军官兵和群众。

2016年11月16日,由省委宣传部、省网宣办组织开展的“五大发展见行动 党代会精神在基层”大型主题采访活动在阜阳市颍上县启动。在20多天时间内,中央驻皖、省直以及各地新闻单位的百余名记者组成的采访团分四批八路,赴全省16个市进行采访报道。在这场近年来我省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媒体最全的宣传“战役”中,报社另一位副总编全程参与其中。作为一名从业35年的“新闻老兵”,他把这次采访任务当作政治责任来担当、当作政治考验来看待、当作政治荣誉来珍惜。在冬夜砀山的万亩梨园里,他借着手电的光亮,与果农长谈,分享数字果园建设带来的丰收喜悦;在淅淅沥沥的雨中,为宿州市埇桥区淮河粮食产业化联合体家庭农场主何勇的“秋季玉米卖的价格,比市场高1毛钱。”而松了一口气;在炙热的发电锅炉旁,他为宿州皖神面制品公司采用循环经济理念打造全产业链带动农民致富而感到欣慰;在合肥,他头顶风雪,脚踏泥泞,奔波在采访一线,写成了《大合肥:四次国“召唤” 一“圈”襟江淮》;在阜阳的宾馆,挑灯夜战至凌晨3点,直到将《阜阳:勇担新使命 争当排头兵》一稿修改到满意为止。

推行“项目制”和“牵头人负责制”,在报道和考核机制上突破

重大主题报道能否持久地坚持下去,能否取得成效,传统媒体必须要建立一套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工作机制,这样才能保证各种策划与实施的落实。《安徽经济报》根据报社的社情,对重大主题报道实行编采工作责任制。从总编辑、副总编辑到有关业务部室的编采人员,每年都要承担两次以上的重大主题报道任务,规定完成期限,并作为考核的一个重要内容,与目标责任挂钩。

在每次进行重大主题报道时,报社确定一名牵头人,不受人员(含总编、副总编)和部室限制,在整个报社编采部门招募参与者,组成一个3—5人的“临时编辑部”或“项目编辑部”,负责“项目”的实施和落实。等“项目”结束后,报社根据报道的选题、投入时间、工作量、难度高低等因素,一次性发放绩效奖金,并由“项目”牵头人负责分配。

如今,在《安徽经济报》最高的稿费是开给重大主题报道的稿件,绩效奖金最高的编采人员是重大主题报道的参与者。通过推行“项目制”和“牵头人负责制”,在报道和考核机制上大大促进了重大主题报道的顺利开展。

突出“大”效应、追求“新”感官,在版面语言和视觉效果上突破

近年来,《安徽经济报》的重大主题报道,在版面规模上突出“大”效应,在版面语言上追求“新”感官,全景式展现我省重大战略决策和部署。2017年5月27日,省委、省政府在合肥召开安徽制造强省建设大会。为了烘托“制造强省”的社会氛围,报社组织策划了“制造强省”的主题报道,并作为年度报道重点,推出了《端稳“中国制造”这个“饭碗”》等近20篇报道。该组报道,在头版重要位置通过大评论、大综述,帮助读者更加准确、理性地认识“制造强省”的重要性和意义,提升报道的权威性。报道见高度、见深度、见内涵,受到多方面的好评。其中,《安徽制造,为中国工业行稳致远输送新动能》一文得到省长李国英的批示表扬。

在版面语言上突破常规,追求“新”感官。用通版呈现安徽“制造强省”宏伟蓝图,用图表展示关键时间节点上“制造强省”建设大事记,并列出“制造强省”发展的“成绩单”。打通版面,用整个通版绘制一张展现安徽近年发展成果的“制造业地图”,用浅绿色的色彩喻意制造业的“绿色发展”,用新媒体流行的“一图解读”直观地展示了“制造强省”建设的丰硕成果,让数据报道“活”了起来,为更多年轻读者所喜爱。

放眼全局,深耕本地,在内容策划上创新

在谈到新闻传播的创新时,人们往往最为看重形式和传播途径上的创新,每每会作出这样的思考:将所要传播的内容以哪种方式呈现或展示?哪些新颖的传播形式更为吸引公众眼球?哪种传播手段是前所未有的?这些追求当然没错,但对于重大主题报道的创新而言,内容创新比形式创新更加重要。因为无论时代怎么变化,传播手段怎么多样,负责任的新闻传播就要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有价值。因此,《安徽经济报》始终把内容创新的理念贯穿于重大主题报道策划中,放眼全局,深耕本地,在全国题材中寻找安徽答案,在安徽题材中挖掘全国意义。同时,把人作为报道的主体,坚持以人为本,既追求报道的深度、思想的新锐,又尽可能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赋予重大主题报道可读性和感染力。《第一书记驻村纪事》《“芯”动中国》等主题的系列报道就是最好的佐证。endprint

化大为小,让大主题落地,在表达方式上创新

主题重大和难以表达,是传统媒体做好重大主题报道的两大“难点”。为了破解这两大“难点”,《安徽经济报》在重大主题报道中,化大为小,让细节定格,用慢镜头、特殊符号等加以突出,用特技手段加强表现,用电影手法表达宏大主题。围绕安徽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重点工作等,以典型实践为支点,撬动重大主题,让重大主题落地,落到具体的地方实践中来。2015年12月,报社开展的《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主题报道,采写的《一枚公章“包办”243项审批》一文,把新闻视角放在一枚小小的公章上。由于该文题材重大、角度典型、立意新颖,获得2016年度安徽新闻奖一等奖和中国经济新闻奖一等奖。

专业视角,深度解读,在表现手法上创新

近年来,传统媒体在重大主题报道中模式化、程式化的现象严重,不少重大主题报道就是对被采访单位的“回顾”、“总结”,就是一些资料的堆砌,形成“措施一二三、成绩一二三”的固定模式。虽然规模声势颇大,却未能出新、出彩,报道效果大打折扣。2016年7月,《安徽经济报》的《供给侧结构改革市县调研行》主题报道,从微观入手延伸到宏观层面,跳出事外去做冷静详实的分析,用新闻人的眼光去发现、用专业财经记者的智慧去体会、用鲜活的事实去描述,将全省的供给侧结构改革市县“样本”做成有叙述、有分析、有评论的深度报道,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广阔的思考空间。同时,每一篇报道视角都不一样,都有一个关键词,都有一个主题思想,都有一个立意新的标题。在2015年6月的《皖北县域发展“太和样本”启示录》主题报道中,围绕太和县“调转促”推出了有立意、有深度、有视觉冲击力的新闻专题。特别是7000多字的《把县域小特色上升为区域大特色》深度调查成为了这组报道的“重头戏”。 由于采用深度报道这一恰当的报道形式,使这些主题报道见报后获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融媒体报道,延伸视域,在传播模式上创新

在新媒体语境下进行重大主题报道,必须要采取多媒体化的传播方式,以多样化的展示、多介质的推送,让主题报道“融”起来、“动”起来。在去年组织开展的“‘五大发展美好安徽”大型主题采访报道中,《安徽经济报》除了在报纸上进行系列报道外,还在安徽经济网开辟同名栏目,运用“重头稿+新闻稿+图片+链接+微视频”的模式,力图让报道可读、可听、可感、可动。利用报社微博、微信、客户端、H5等平台和传播方式第一时间发布新闻报道。由于采用了高效、立体的融媒体报道形式,有效地延伸了报道的传播视域,增强了新闻的传播效果。

总之,通过“四突破、四创新”等多样化的手段,《安徽经济报》的重大主题报道形成了新闻宣传的强势,有力地引导了社会舆论,推动了党的中心工作,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同时,在持续的突破和创新中也不断提升了《安徽经济报》的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

(作者單位:安徽经济报社)

责编:周蕾endprint

猜你喜欢
突破传统媒体创新
短视频对传统媒体主流价值表达的推动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如何实现融合与发展
培养多面能手 提高综合技能
建立内容权威 运用网络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