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职人文素质教育

2017-11-28 15:42孙红梅赵宇昕
卷宗 2017年31期
关键词:学者人文素质教育

孙红梅+赵宇昕

摘 要:人文素质是人的一种基础素质,它对人的其它素质有很强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对个体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可改变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广博而深厚的文化底蕴。

关键词:高职人文素质

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是教育工具意识向本体意识的回归,是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对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有利于凝聚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指导高职教育实践向纵深方向发展,从而适应社会对高职人才在人文素质方面提出的要求。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高等教育规模随之迅速膨胀,其中,高职教育占了相当比重。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推动了高等教育大众化,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是,高职教育在取得社会各界认可和好评的同时,也存在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其中一个涉及根本的问题就是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问题。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从事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的应用型人才,因此,高职教育具有职业性、应用型等特征,这些特征一方面使得高职教育显现出了巨大的生命力,但另一方面也使得高职教育被贴上了“重实践,轻理论”的标签,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培养工具性人才的加工厂,脱离了教育的本质,即“人的教育”。

我国已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就业竞争日趋激烈,高职学生求职择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如果高职教育只从未来职业岗位对学生的要求来培养,只注重实用性,强调专业素质,而忽视对学生文化素质、身心素质、创新能力的培养,那实际上就是没有把学生作为社会人,考虑其适应时代的要求。

通过对某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调查,全面把握高职人文素质教育取得的主要成绩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继而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对策,为推动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发展提供有益的思路启示和策略指导。

素质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对高职院校而言,改革更是当务之急。人文素質教育对高职学生人生观、价值观、责任感、人格操守的形成与塑造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人文素质教育有利于活跃思维、开阔视野,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同时,为学生今后走上自我实现之路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

我国高职教育自上世纪术取得快速发展之后,不少学者就从理论和实践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通过梳理,发现这些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方面:

一是概念的研究。研究要深入,首先要界定一些基本的概念,不少研究中都对人文素质教育的概念进行了阐述。“人文”一词,远在公元前1l世纪的《易经贲经》中就出现了,“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文”意在“以文教化”,泛指人世人伦之事。人文素质,它与人的基本素质不同,侧重于后天养成,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修养。人文素质教育,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和自身实践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人文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一种基础教育,体现为对人本身的教育,它能够让入了解和继承人类社会沉淀的各种文化智慧,对人的其它素质培养具有很强渗透力和影响力。

2、高职人文素质教育必要性研究。高职院校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高职教育特殊性所决定的,即职业性、技术性和应用型,包括学生生源不同,大部分是理科生,以就业为导向,直接面对市场等。有学者认为,高职院校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重,本身带有应急性和明显的社会功利性,不同程度患有“文化贫血”。有学者认为,高职教育功利主义办学理念,导致学生素质培养不全面。包括过窄的专业教育,使学生知识视野狭窄,过弱的文化陶冶,使学生精神空虚,过强的共性制约,致使学生的个性难以发展。因此,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积极的人生态度、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必要途径。还有学者们认为高职教育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尤其是贴进地方经济发展。高职教育鲜明的职业性、专业性和技术性使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良好的适应性,要使培养的学生能够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就必须加强人文素质养成,培养学生自我实现和发展的能力,完成教育的使命。总的来说,学者们都从学校改革、学生发展和社会进步等不同层面阐述了高职院校重视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3、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现状问题研究。人文素质的现状是大多数研究主要探讨的,因为人文素质教育本身是如此地重要,而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却有很多方面还不能使我们感觉到有那样的重要。现行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路、措施、方法、手段、模式、条件和环境,与培养学生把握做人和为人的判断力要求,还有较大的距离。人文素质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现实中则常常被当作与它迥然不同的灌输教育和应试教育。同时,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为本的理念和格局尚未形成,目前仍处于一种“可有可无的境地,未受到应有的重视。一些高职院校存在着以政治、法律和道德教育替代人文素质教育等认识上的曲解与模糊;一些高职院校存在以简单的人文课程设置来充当人文素质教育的简单化做法。有学者把问题概括为高职人文素质课程设置不合理;人文素质教育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人文素质缺少职业特点;教师本人文素质欠佳。应该说,学者们对问题的认识比较统一集中,诊断出的症结主要是观念、师资素质、课程体系等,为后续研究的针对性提供了方向。

4、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问题存在的原因研究。有学者认为高职人文素质教育存在脆弱性、复杂性和紧迫性是由高职院校“四个为主”的特点决定的, “四个为主”包括:专业和学科设置上以应用技术为主,教师和学生构成上以学工科的人为主,课程安排以工科类课程为主,毕业生就业岗位一般以技术应用岗位为主;还有的学者认为高职培养目标存在偏差;高职学校盲目升格对职业特色的摒弃;高职院校忽视文化建设造成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缺失。此外,任何事物的生存发展都需要有环境作支持。而人文素质教育的一些特性恰恰与目前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实环境构成矛盾,这作为人文素质教育失落的原因之一未能引起大多数学者的充分注意。

5、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研究。人文素质教育必须落实于可行的路径。课程建设是教育实施的主要渠道,它的建设直接关系到教育的成败与效能。众多学者提出科学设置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形成合理的课程体系。在教学内容应涵盖文史艺哲,教学形式可以以必修、选修、讲座等多样化形式并存。也有研究者提出,校园文化对高职人文素质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人文素质是在一定环境中发展起来的,因此,教育者应该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人文素质教育氛围。

6、教师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主导者,其素质和教学能力直接关系着人文素质教育的成效,学高为师,德正为范,身教重于言教。因此,教师要加强自身道德修养,提升教学能力,革新教学内容和手段,强化人文素质教育的自觉意识。

人文素质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办学者必须要创新思维,改变高职教育是技术教育,科技教育与技术教育两张皮的传统观念,努力尝试把二者结合起来,在科技教育中渗透进人文教育,相互影响,相互促进。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者人文素质教育
学者介绍
学者简介
学者介绍
人文绍兴
学者介绍
人文社科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