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诚意”观的渊源及现代启示

2017-11-28 00:23李红郑淑荣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10期
关键词:道德修养

李红+郑淑荣

摘要:“诚意”思想经由《大学》的阐发,在宋明理学大兴之时得到发展和强化,到明代出现转向和分化,最后到明末得以圆融。但无论如何没有阻挡道德观的一步步显现,对现代人格修养和社会风气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诚意;道德修养;现代启示

任何学说都有其历史渊源,“诚意”道德观亦是如此,对诚意的源流端绪进行疏解,对于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树立个人的诚信道德乃至全社会的诚信公德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中庸》与《大学》中的“诚意”

“诚”字的结构是“言”旁,“成”声。人要说话、言说,就要守信,否则就不符合做人的道理,就是要“诚”。“诚”最早出现在《尚书·大甲》中,在原始社会,人们相信有鬼神的存在,并且相信他们是受神灵保佑的,所以祭祀神灵必须十分隆重和虔诚,但是,祭祀的人们很多,所求多种多样,鬼神不是能经常享受到祭祀的,只能享受到那些笃信鬼神的虔诚的人的祭祀,而那些流于形式或亵渎神灵的,就一定得不到神灵的庇护了。所以“诚”在古代带有宗教信仰色彩,在今天则泛化为诚信的概念。这也是诚信概念的最早出处。诚信概念由对鬼神的崇拜到人与人之间的诚德礼仪,在《周易》中显现出来,其中诚被解释为“孚”,“有孚惠我德”,有了诚信,不仅自身的品性能得到认可,而且扩大到人与人的朋友关系以及人与社会关系的交往准则,这是对诚意概念的丰富与发展。孔孟较少地讨论“诚”,只认为是人与人之间的诚信无欺,是个体道德反思的过程。荀子则从外在自然与社会的关联上来言诚,把人与人之间的诚信扩展到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实践中来,人与自然的关系也要做到诚信,这是對之前“诚”的概念的更进一步的展开。

“意”字的结构是上音下心,音,即言语,以己之心,察人言语,便可推知人之意。由此推知的“意”带有主观的意思,缺乏客观依据,必然对行为造成影响,所以孔子有“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即不要凭空猜测,不要绝对肯定,不要故步自封,也不要自私自利,唯我独尊。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做出判断。在后来的学者中,“意”要么是种猜测,要么表示含义、意味,要么表示本意,“言不尽意”,都是无法甄定、难以把握的意思。因此,要想使主观的意保持正确,就必须要“诚意”,使其意念发于精诚,不欺人,也不自欺。

二、宋代“诚意”的发展

周敦颐作为宋代理学的鼻祖,秉承先儒至诚理论,并有所发展和强化。提出“以诚为本”。他对《老子》的“无极”、《易传》的“太极”、《中庸》的“诚”和阴阳五行等思想进行熔铸改造,将“诚”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认为,“诚”来源于宇宙本体的“太极”“无极”,在太极滋生万物中确立起来。它本质清明,至善纯净,是为极境。由此,周敦颐将“诚”提升到了宇宙本体的高度,与天道同一。同时也找到了道德至善的本源。

宋代理学集大成者朱熹又在前人的基础上把“诚”进一步完善化和系统化。在《中庸或问》中,朱熹首先把“诚”解释为“实”。“诚”,真实无妄,天然本体,无一物之不实。因为自然物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都是合乎自然之理的,没有“不实之物”的道理。然而,实与不实是一回事,行与不行又是另外一回事,虽知善恶,但不知能够践行,所以朱熹强调在格物致知的基础上,还需要诚意,做到内心有主,而不能知而不行,自欺欺人。朱熹也解释了“意”:“意者,心之所发也。实其心之所发,欲其一于善而无自欺也。作为自修之首也。”认为意是心念的发用流行,心念具体表现出来就是意。

总之,“诚”在程朱的思想体系中既是本体,又是达到最高本体的工夫手段。而“意”是已发的外在表现。

陆九渊是心学的鼻祖。他对意的论述见多。他认为“意”是不合理的主观意念,像“物欲”一样都是恶产生的根源,必须去除。杨慈湖是陆九渊弟子,抛却了“理”“气”等概念,认为“心”是万事万物的本源,是先天固有的心体,此“心”就如“太虚”“明镜”一样清明,心体本为善,人人皆可成尧舜。但是,后天多有不善的行为产生,是源于“意”,人心本明,意动而昏,“意”就像“云气”,遮蔽了清明之性,就会使人丧失本体的甄定,从而产生道德上的“恶”。如何驱赶云气,时时显露至善清明?“毋意”便可做到。就是说,使心保持寂然不动的“明镜”状态,不思,不虑,不接触外物,顺应心的本然状态,便可维持本心之善,无尘无垢。

统而言之,诚意思想在宋代思想家这里,既有“善体自现”的本体提升,又解释了世事无常的缘由,又给出了修养解决之道,理论体系上贯下达,诚意修养完整理论体系就此形成。

三、王阳明“诚意”的转变及后学的分化

诚意思想在明代以前大致略同,以诚信无欺为宗,恶均由于后发的意念歪曲导致。诚意思想出现转向和分化是从明代开始的。

王阳明,心学之集大成。他反对程朱事事物物追求“至理”,因为事理无数,无法格尽,于是提倡“致良知”。那么在这一立场上“诚意”便成为成德过程中的首要环节。他说:“诚意之功,格物而已矣,诚意之极,止至善而已矣。止至善之则,致知而已矣。”诚意最终被解释为致知,阳明通过《大学》“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来加以论证。“格致诚正”是人生修养的手段,而“心意知物”中的“意”在4个方面中处于上贯下达的关键地位,心是万事万物的本体,知和物是万事万物的具体表现,而意则是沟通本体与客体,使其贯通融汇的枢纽。此时,意便具备了即本体即工夫的特质,否则无法起到联结的作用。

正是由于阳明对“意”的诠解不确定,其讲学又灵活,不拘泥,再加上他的弟子脾气秉性、生活背景、资质天赋等均有差异,对灵活多变的阳明学说的理解也自然掺杂了主观的体验,因此,阳明之后,王门弟子们开始走向分化。

如浙中的王龙溪,他的理解先天是心,后天是意。让先天性体之天则畅然流行,人只需保任此天则,不必专用功夫。心意知物都是无善无恶的,由此本体的心与已发的意便都处于本体层次,若这样理解,必然是对本体地位的降低,同时又将功夫空置起来,重知而不重行,显然是对阳明知行合一的曲解,流于空谈。阳明又一弟子钱德洪恰恰与龙溪相反,他重后天诚意功夫修炼。把“意”偏向于后天生活体验层面去理解,所以意应是有善有恶的,必须凸显后天功夫修养,时时去恶为善。endprint

江右的王时槐看到王门后学要么重本体,要么重后天日常修为,离心学体系渐行渐远,他想救正拨乱,统一思想。他反对将意看作是有善有恶、念起念灭的东西,不应以时位动静观念看待,意应是几于有无之间的。但同时时槐又认为,意必发用流行为意念,若不如此反倒显得意的凝积与怠惰。所以在时槐看来,意本身又不能高高在上地主宰念的起落。时槐却想救正拨乱,然而同样是模棱两可。相比之下,泰州的王栋要来得坚决。他看到心体捉摸不定、难以把捉,必须要个主宰来甄定灵明变幻的心体,此主宰就是“意”。他提出“谨念”之旨以为对治之方,就是说,先立定主宰,不使妄念发生,而不是发生后再回过头来查检和省察。这也为后来儒者理论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借鉴和启发。

明末儒学殿军刘宗周受前人启发,自成理论体系,提清“诚意”为其理论宗旨,“意”为本体,无任何掺杂,纯净无染,将上贯下达的本体工夫理论阐释得紧致圆融,无一毫泄露,并用一生的敦笃和言行践行自己的理论体系,使诚意思想在明末刘宗周这里得到了最圆满的表达。

诚意思想在历代学者们的思想体系中明觉妙应般变幻着,时而至上清明,纯然至善,时而圆融感通,上贯下达,时而生活日常,活泼灵动,这些无不彰显着诚意的多义与分化,而这正是诚意思想的闪光,是精神的传承,是留给我们后人的宝贵财富。

四、反思“诚意”

人与自然的和谐。从诚意的历史渊源中可以看出,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把诚意扩大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来,很早就意识到人与自然亦是平等的关系,显示出古人的智慧与远见。大自然使人类的生命和生活有了保障,人类离不开大自然,但同时,大自然也有自己生存的权利,人类不能剥夺,所以人类必须自觉地用诚意去保护大自然,实质也是保护人类自己,保护人类生存的家园。

自我修养与人生价值的实现。诚意思想若作本体讲,是万事万物的主宰,就必须要保持它的本体清明,时时做得了主。这就需要人不断地进行自我修养,修养就是人们在道德品质、思想情操、精神境界、业务能力等方面进行自我修炼和自我培养,强调的是“自我”,重点在“修炼”。无论是古人的内圣成德,还是今人的品质修养,都需要时时警醒,三省吾身,不仅是自我价值的实现,也是社会安定与健康的重要因素,毕竟人生的最高价值与主宰完满的境界是同一的。诚意若作手段讲,人不仅要完善自己,还要成人之美,成人之善,物尽所能,这样才能参天地,化万物。诚意若作念起念灭的客体讲,人要在日常工夫中加以修正,阻止恶的产生,这更是成德、为善的内在修养,是人的自觉性和价值理性的体现,所以对于现代人来说,内在修养与外在表现一致的情况下,才是道德人的实现,道德人的实现,增强了自身的人格魅力,也是决定个人事业成功与失败的关键因素,同时道德人的实现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人文精神的弘扬和价值的引导,对国民素质的提高和民族气质的提升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意识自主性与自信。“天非人不尽,性非心不体。”人只要保持住理性,就能做到自由圆融,不负累。从历代学者对诚意的阐释中可以看出,他们没有随波逐流,按照自己的思路和方法作出合理的理论构建,不断地透显着成圣成贤的为己之学,主要表现在克己,以己感染他人,当然克己不是强制自己不做违反规则和道德的事,而是通过读书明理,时时省察自己的自觉行为,这显示出了高度的自主意识,所以必须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树立起坚定的道德准则,也才能自信自立,成圣自强。今天,法治中国得到广泛推进,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遵守法律已慢慢成为习惯,这不得不说与人们自觉的认同、自觉的实践密切相关,也与人们对真善美的认同、对道德的自觉遵守与践行密切相关。越自觉,越自信,依法治国就越能顺利开展,德法兼治也就能和谐配合,社会也就越来越健康。

诚信的回归。其实从古至今,虽然时代不一样,但人心常常一样,就看人们对那些鬼话、谎话、假话、大话、空话厌恶至极、憎恨至极、排斥至极,就可知真善美在古今中外的世人心中基本是统一的。所以诚意思想给我们的启示少不了人与人的诚信。以真诚之心,行信义之事,言行相符,表里如一,这无论是对古人,还是对现代人来说都尤为重要。立世以诚,待人以诚,做事以诚,诚信是生命的动力,是生命的源泉,是人在生命危急时刻的救命稻草,一旦失去信用,则无法在社会立足,所以诚信又是公民的第二张“身份证”,而这第二张“身份证”可不是符合一定客观条件就能得到的,它需要人们不断地自我修炼,培养优秀的道德品质,对人不欺,言而有信;对己不欺,豁然坦荡。若人人都能得此修行,对社会和谐实乃最大幸事。endprint

猜你喜欢
道德修养
论荀子虚壹而静道德修养方法
如何妥善处理学生作弊
培养小学生道德修养的实践与探讨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浅析
“道德修养”类母题素材提分速成
浅论新时期高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网络语言暴力现象及对策分析
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提升党员干部道德修养
质量互变规律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中的体现研究
论湘剧《白兔记》对90后大学生的感恩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