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伯利亚木刻版画流派的传承者
——记俄罗斯西伯利亚著名版画艺术家季莫霍夫·谢尔盖弗拉基米洛维奇

2017-11-29 17:11杨嘉冰旅俄华侨研究方向俄罗斯西伯利亚艺术史Sosnovskaya莫斯科师范大学研究方向俄罗斯艺术史
艺术家 2017年1期
关键词:洛维奇谢尔盖霍夫

□杨嘉冰(旅俄华侨) 研究方向:俄罗斯西伯利亚艺术史 □Sosnovskaya N.(莫斯科师范大学) 研究方向:俄罗斯艺术史

西伯利亚木刻版画流派的传承者
——记俄罗斯西伯利亚著名版画艺术家季莫霍夫·谢尔盖弗拉基米洛维奇

□杨嘉冰(旅俄华侨) 研究方向:俄罗斯西伯利亚艺术史 □Sosnovskaya N.(莫斯科师范大学) 研究方向:俄罗斯艺术史

西伯利亚木刻版画流派是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的第一个十年里俄罗斯艺术领域里的一个显著现象。该流派在导师俄罗斯人民艺术家帕什托夫的引领下,多达数十位成员参加、组织和举办了几乎俄罗斯所有层次的版画展览,他们展出在各地的作品都表现出高超的技能、巨大的艺术优势,每位成员的突出个性都赋予了该流派不可或缺的价值。季莫霍夫就是其中的一员。

西伯利亚;木刻版画;流派;代理校长

季莫霍夫·谢尔盖·弗拉基米洛维奇(以下简称季莫霍夫)1967年生于白俄罗斯戈梅利州的卡琳科维奇市,1984年就读于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苏里科夫美术专科学校,从此开始了他与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艺术的渊源。1987年季莫霍夫顺利毕业。1993年季莫霍夫又考入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国立美术学院版画专业。在这里,年轻的画家遇到了自己的恩师帕什托夫,这次会面大概是确定季莫霍夫今后艺术道路的最主要的一个转折点。从1995年开始,还是学生的季莫霍夫开始积极参加各种小型青年艺术展览,在展览上他不只展出了版画作品,还有水彩画作品。

季莫霍夫·谢尔盖·弗拉基米洛维奇《洗礼》

季莫霍夫的毕业作品选择了为法国著名作家维克多·雨果的中篇小说《一个死囚的末日》画系列插图。该组作品几乎没有主题,要根据主人公死亡日期临近时戏剧性冲突不断升级的心理变化刻画画面,选这样复杂的主题作为毕业作品,对一个年轻艺术家来说是需要很大勇气的:这篇小说是作家对死刑、对剥夺他人生命的强权行为的强烈抗议,而用插图语言来表达一个伟大作家充满激情的独白是非常难把握的——所有的画面都带有警示和紧张的色彩。他跳出了以往同类题材的传统表现手法,而是另辟蹊径,选择了展露绝望和痛苦的表现手法,以参差不齐、不规则的线条,以大量黑色及空间的隔离幽闭作为主要表现手段,去贯穿该系列的所有作品。每幅构图的竖向版式沉重、压抑的顶部设计更强调了这种幽闭:作品边缘延伸的监狱高墙、高悬在苦囚头上的沉重石拱。即使在使用更加开放的空间来呈现的篇幅中,依然没有出口——楼宇在更远的镜头中。这里有垂悬的天空,重如监狱的拱顶,使该画面显得更加封闭,令人感觉这里没有任何希望。毕业作品展示出了这位年轻艺术家的敬业精神和创造力,该系列版画在许多展览中展出。他也因该系列作品在2003年全俄艺术院校毕业作品展上获得了奖励。

1998年,季莫霍夫从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国立美术学院毕业了。同年,在乌法举办的第二届乌拉尔黑白版画国际造型艺术展上,克拉斯诺亚尔斯克木刻版画家们完成了第一次惊艳亮相,14位版画家,都是帕什托夫的学生,参加了此次展览。他们的作品在该著名展览的一众优秀作品中脱颖而出,而季莫霍夫也是这次乌法国际造型艺术展的参赛者之一。1998年也是一个特殊的年份,因为这一年也是在帕什托夫的领导下,克拉斯诺亚尔斯克木刻版画工作室创建了。从创建之初季莫霍夫就是俄罗斯这一独特协会的积极参与者之一。

2000年,季莫霍夫取材于阿斯塔菲耶夫中篇小说《牧童和牧女》而设计的插图,参加了第一次克拉斯诺亚尔斯克木刻版画工作室作品展览。他的插图具有鲜明的叙述性,让文字更加通俗易懂。阿斯塔菲耶夫中篇小说中悲伤的开头被季莫霍夫的插图展现得淋漓尽致。从此,他开始崭露头角。

2001年季莫霍夫成为位于克拉斯诺亚尔斯克俄罗斯艺术科学院乌拉尔、西伯利亚、远东分院版画工作室的进修生,并于2004年结束了艺术科学院的进修。在传统大型毕业汇报展览上,油画、雕塑和版画三个工作室的毕业生展示出了大量的优秀作品。而季莫霍夫透过其作品展现出的才华尤为突出,用实力证明了他是一位有能力的艺术家,能熟练运用各种手法(木刻、水彩等)展现大自然的美、小城市老街巷的寂静、崇高的精神、基督教圣像、童年梦想的浪漫和对生命的喜悦、绝望以及内心世界的慌张等诸多内容。

在结束了艺术科学院的三年进修后,凭借自身修养和对艺术的独到观点,季莫霍夫一直富有创造性地勤奋工作着,创作了不少饶有趣味的系列插画、架上版画、水彩画以及色粉画等。他的版画作品参加了边疆区乃至全俄的各种展览。他在这些木版画作品中显露出了大师级的构图水平和出众的线条运用能力,可以说,从2000年开始创作的系列架上版画《狩猎故事》,2002—2003年创作的《河边的童年》已初具个人风格特征。此时,创作的主题也初见端倪——森林、河流,作者将创作重点转移到了表达自己欣赏无忧无虑的童年及小城生活上。

由三联版画组成的小系列《狩猎故事》充满了猎人短篇小说中的奇妙。黑白色版面因创意的构图而美丽别致,因基调的铺陈更具表现力。比如,在《乌塔卡》中作者巧妙地着眼于叙述者及其同伴,在全暗的木板银白背景中刻画了他们的形象。他在光斑中雕刻了美丽鸟儿展翅飞翔的瞬间,突出的对角线给冷静的构图平衡增加了力度。

季莫霍夫·谢尔盖·弗拉基米洛维奇《凶手》

《河边的童年》系列作品,泛着银光、像被雨水浸透的画面完全是另一种方式的诠释。这一系列浸透着多愁善感的心绪,作品被浪漫的童年回忆所笼罩。在这些作品里,作者逐渐摆脱前期作品所特有的叙述性。整个系列充满着阳光、温暖的夏雨、对仅在童年时方有的幸福的愉悦的追思。所有画作的主要角色都是宽广的、流向未知远方的河流。驾着木筏的小男孩们、透过倾斜的雨丝闪耀着的彩虹、码头边上的一艘艘小船、夏季的雷雨——所有人、所有事物都与自由平静的河面联系起来。

季莫霍夫·谢尔盖·弗拉基米洛维奇《小公牛》

季莫霍夫·谢尔盖·弗拉基米洛维奇 《小绵羊》

而2003年创作的《祈祷前的钟声》系列是奠定了他艺术成就的真正开始。这一系列中的每一幅画作都饱含崇高的精神、对《圣经》中永恒圣像理解的深度。许多作家都倾向于选择基督教情节的题材,从中汲取了全人类对信仰、爱情、悲伤、苦难、智慧的理解。季莫霍夫对永恒圣像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在画幅中勾勒出许多闪耀的光芒,使之弥漫在作品整体架构中:这些光芒笼罩着耶稣,与逝者分隔开来,四周天使围绕;天使的外貌勉强可以辨认,他们与云彩融合,形象均伟岸、强壮、有力,在《洗礼》和《耶稣升天》中体现出无肉体的结构。

在克拉斯诺亚尔斯克俄罗斯艺术研究院工作室任职的那些年,他还创作了另一个有意思的系列——《日子》。这完全是另一类作品:它们讲述画家的日常生活、快乐和烦恼,以及创作状态。作品带有幽默、轻微的忧伤调子。作品不只是记述画家生活的某些瞬间,它们让欣赏者与画家感同身受。

要特别指出的是,季莫霍夫有一个系列的创作彰显出了其善于独立思考、才思广泛的特质:《威尼斯狂欢》(2010年,木版画)。著名的威尼斯狂欢起源于11世纪,18世纪是它节日庆祝的巅峰期。这个世纪满是假面,人与人之间关系极度自由,感情轻佻、虚伪,这些都成为了这一系列木版画的创作情景。画面并没有带给人们这个“欢乐节日”应有的欢乐感受。相反地,一张张有着钩嘴的面具掩盖住了人们真实的脸孔和感受,我们只看到了可怕和不祥;唯独系列中的作品《凶手》里出现的人物没有戴面具,暴露了自己的真实面目,这面目后却隐藏着最卑劣欲望的兴奋。

近几年,他在展览上出现得更多的画作,满是自然的美景和普通人们的忧虑与欢愉,代表作有《小绵羊》《小公牛》《马》等,均创作于2012年。相较画家过去几年的作品,在这些作品中画家对黑、白的对比应用发生了变化,这些作品更加清楚、柔和。画家似乎就驻足而视,置身于俄罗斯乡村那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当中,远离城市的喧嚣,这里的一切是那么地宁静和谐,给人一种心灵的憧憬和洗涤。

2014年,季莫霍夫成为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国立艺术学院版画教研室教授。2011年起,他被任命为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国立美术学院副校长。2016年,被任命为代理校长。季莫霍夫极好地协调了他所有的创作、教学和组织工作,证明了他是一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版画艺术家。

[1] 洛马诺娃.20世纪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艺术史[T].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国立师范大学,2013.

猜你喜欢
洛维奇谢尔盖霍夫
冰山与气候变化
世界之巅的花园——库肯霍夫
克罗地亚“头号女球迷”吸引世界目光
皮夹里的相片
狙击手
当之无愧的“冰人”
俄罗斯航天员谢尔盖助阵2016年全国科普日活动
大脑
真勇敢与假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