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预算绩效管理及其实现路径

2017-11-29 08:26尹学东郭珊珊于瑞杰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石家庄绩效评价资金

尹学东,杨 蕊,郭珊珊,于瑞杰

(1.河北中医学院 财务处,河北 石家庄 500200;2.石家庄实验中学 财务科,河北 石家庄052461;3.石家庄学院 财务处,河北 石家庄 050035)

地方高校预算绩效管理及其实现路径

尹学东1,杨 蕊2,郭珊珊1,于瑞杰3

(1.河北中医学院 财务处,河北 石家庄 500200;2.石家庄实验中学 财务科,河北 石家庄052461;3.石家庄学院 财务处,河北 石家庄 050035)

剖析地方高等学校绩效管理的内涵和意义,选取典型的地方高等院校,深入分析其预算管理现状及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措施和方法,并从切实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和提高预算资金管理水平的角度出发,尝试建立绩效指标评价体系和评价制度,平衡各部门各项目之间的资金分配,为资金分配决策提供客观科学的依据.

高校预算;预算指标;绩效评价

0 引言

一般来说,预算绩效管理是以目标为导向,以绩效为核心,以定量计算与定性分析为手段,通过预算编制的决策评价、预算执行的过程评价及预算结果的效果评价,对纳入预算管理的全部资金进行配置的综合系统[1].通过将预算文本作为预算编制的主要依据,将预算资金的绩效作为核心,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它包含完整、科学、合理的绩效指标评价体系和相关文件制度,能够对纳入预算管理的全部资金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并能够切实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2].

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主要通过设置绩效目标、预算执行的动态跟踪、预算执行效果评价、评价效果的反馈和奖惩等[3].首先是设置绩效目标,根据地方高等学校的实际需求和未来工作需要,填报用款申请进行预算申报.其次是对预算执行进行动态的跟踪,这是预算绩效管理的一个关键性环节,它与传统的预算管理模式不同,它要求在各部门执行预算时实行实时的跟踪监控,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跟踪检查和数据分析,从而保证能够及时纠正预算执行过程中的偏差,顺利实现最初的预算目标.再次是预算执行效果的评价,这是预算绩效管理的核心环节,在年终通过预算绩效指标评价体系对于资金使用的有效性、科学性和实现的经济效益进行系统客观的评价,并将最终的评价结果和年初立项时候的资金使用目标进行对比,对于没有完成最初目标的及时分析,找出问题所在,及时进行整改从而保证更好地完成下一年预算编制.最后是评价效果的反馈和奖惩,这是预算绩效管理实现的最终保证,通过将评价结果反馈给相关的责任部门,有助于其更好地了解自身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同时也可以进一步完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最终实现预算绩效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增强资金使用效益的最终目的[4].

1 国内外高等院校绩效管理现状

预算的绩效管理应该归属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兴起的新公共管理学科.随着新公共管理学科的日益兴起,英、法、美等西方国家的高校在资金管理方面开始尝试建立以结果为导向的预算绩效管理架构,随后相应的制度规范、理论体系、引用指标也相应地出现并得到逐步的修改和完善.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美国高等院校教育经费拨款委员会在1997年正式成立的预算绩效体系研究办公室.该组织区分高等院校中的教学、教辅、行政管理和后勤保障的不同特点,分层次、分类别建立了预算绩效管理指标体系.在十分重视教育经费使用效益的美国,教育经费的绩效管理是与教育事业同等重要的,教育经费的绩效管理被划分为事前预算规划、事中跟踪检测和事后的执行结果绩效考评及奖惩.Burke(1999)曾指出高校预算的绩效考核将日益为州政府及公立学校所重视;洛克菲勒集团(1999)的一个调查结果显示在美国超过30个以上的州政府正在或已经将高校经费的绩效考核纳入全年预算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的预算制度改革开始于20世纪的90年代.随着经济的深入发展,各高等院校尤其是地方高等院校纷纷根据属地发展的实际情况对自身的发展方向进行重新定位.但作为为高等教育事业保驾护航的经费的预算管理方面的研究却明显不到位,直到2005年以后部分研究成果才逐渐出现,所以可以说当前我国对于高校经费预算的绩效管理仍然处于初始阶段[5].

2 某地方高校预算情况分析

某地方高校长期以来着眼于提高预算拨款增长率和增长速度,缺乏资金追踪问效机制,加上长期以来“重使用,轻跟踪”“重投入,轻产出”“重改革、轻管理”等现象,这种现象使得年初的经费拨款和实际需求严重脱节,使得大量资金固化在毫无意义的项目中,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对下年度的预算编制和资金分配产生影响.

为使所建立的预算绩效指标具有代表性和适用性,现在尝试选取该地方高校连续3年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动态分析,由于篇幅限制,本研究只选取行政、教学和后勤3个典型部门的典型指标进行数据进行陈列.同时,应样本数据单位的要求,将数据进行加工处理,部分数字用*号代替,结果见表1-表4.

由表1-表4数据可以看出,该地方高校的部门预算执行过程中,项目经费有的支出平稳,有的支出较高,甚至超过了原有预算的几倍,有的支出却很低,这样造成了项目资金使用的无效性.所以预算绩效指标的建立需要侧重于对经费使用有效性的检测,在督促资金尽快支出的同时,注重资金的科学有效配置.

表1 预算执行情况分析指标代码

表2 宣传部2014-2016年指标数据

表3 招生就业处2014-2016年指标数据

表4 后勤管理处2014-2016年指标数据

3 高校预算绩效管理的实现路径

3.1 建立高校预算绩效管理指标体系

3.1.1 预算绩效管理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1)经济方面:在经费拨款和支出时考虑资金的经济性,建立支出决策和优先项目优先安排机制,尽量以较少的资金投放实现最初的既定目标,避免经费中资金的错误投放和严重固化.

2)效率方面:实现以较少的资金投放或较短的时间跨度取得最多的产出效益,把经费使用部门的预算决策、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监督跟踪和最后既定目标的实现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3)效益方面:资金投放后实现最终目标的有效性,主要体现在产出指标、满意度指标、效果指标等方面.

3.1.2 预算绩效管理指标体系建立的依据

本研究按照预算资金使用部门的不同将指标体系分为行政处室指标和教学教辅部门指标,根据资金性质的不同设置专项经费指标,另外,由于后勤处作为预算资金支出项目与金额最多的部门,为学校正常运行提供着重要保障,因此针对后勤处单独设置后勤集团指标以使指标评价更为全面、科学.

3.1.3 预算绩效管理评价指标

1)专项经费指标.专项经费指标设计时主要关注系部相关教学投入的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着重关注专项经费的预算执行情况、在总教学经费中所占的比率以及专项经费中用于购买教学设备的情况,见表5.

表5 专项经费指标

2)行政部门指标.由于篇幅限制,本研究只节选了行政部门的几个关键性指标,着重关注行政、教学部门3类经费的执行情况,以便照执行情况下拨次年项目经费,见表6.

表6 行政、教辅部门指标

3)后勤管理集团.后勤集团作为整个学校的保障部门,其经费支出涉及学校支出的方方面面,是学校正常运转的基本保障,也是学校日常支出中最重要的部分,有关后勤集团的一些指标设计,着重关注一些基本经费的预算执行情况和经费的降低情况,以此促进开源节流,见表7.

表7 后勤集团指标

3.2 建立高校预算绩效管理制度

3.2.1 组织制度的构建

绩效组织的建立首先要成立预算经费绩效管理的机构,机构负责人要由高校负责财务的校长担任,相关职能处室重点环节部门的经费负责人和重点教学单位的经费负责人担任机构组成成员,校财务处是绩效管理机构的主要执行部门.预算经费绩效管理机构的主要工作就是根据绩效管理的基本思想和工作计划,向校属各部门布置经费的绩效管理工作,并协调推进各部门的绩效评价工作.财务处承担全校各部门绩效评价的汇总和归纳审核工作.绩效管理机构和校属各其他单位更要主动配合工作,对于本部门预算的绩效情况做一个全面客观的评价.

3.2.2 事前审核、事中控制、事后评价制度的构建

预算工作就是要把全年的经费情况提前统筹安排,而预算的绩效管理工作就是要体现预算对于经费在事前、事前和事后的控制和管理.所谓事前控制就是根据本部门的工作实际情况,提交年度预算计划,绩效管理机构根据年度预算计划和绩效目标对其进行动态的跟踪监控,并将年底的绩效评价结果作为下一年经费拨款的参考依据.

1)实行事前预算审核评估

作为事前的控制环节,校财务部门和相关财务经费的审核机构,要根据各部门下年度的实际工作计划和年度工作目标对本部门所申报的下年度预算计划做初步的汇总和审核,对于一些金额较大或者关系性较高的项目要作出详细的论证,对其资金投放的必要性和经济性作出分析和评价,有条件的要作出经费使用的分月用款计划.对于那些前期进行了充分论证的大额经费项目,可以进行资金的重点保障和支持.而对于前期缺乏论证,盲目上报或者资金使用效率明显偏低的项目则要进行筛选和删除.

2)强化预算执行过程的跟踪监控

对于预算经费在使用过程中进行有效的动态监测和跟踪是绩效管理的一个核心环节,这种随时的动态监控可以在经费支出与当初的绩效目标和年度计划发生偏离时,能够及时地进行纠正.同时在执行过程中,不断地完善充实预算绩效管理制度,最终实现预算执行由简单的支出向追求资金的支出效率效益的转换.

3.3 信息反馈制度的构建

信息的反馈是预算绩效管理的关键环节.它关系着预算执行及监督结果的落实.要建立绩效评价信息定期反馈制度,制定完善的信息反馈流程,预算执行部门要根据要求,及时向财务处和预算绩效管理机构提交预算执行情况和绩效情况的报告.报告中应详实说明本部门在项目经费执行过程中情况,包括经费支出进度是否与前期计划相符,预期目标是否能够达到,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有哪些问题,未来补救的方法和工作重点等.同时也可以利用绩效评价制度中的奖惩措施予以牵制,奖惩问责机制一定要落实到位,千万不要浮于表面或者雷声大雨点小,严格落实经费“一支笔”制度,谁的经费谁签字,谁签字谁负责,对于那些项目资金在配置使用过程中与最初绩效目标发生偏离,未实现最初绩效目标甚至在支出过程中都发生问题的,要坚决向经费负责人进行追责,同时将该结果作为下一年度经费拨款的重要参考依据.

4 结论

本研究在系统梳理有关高等学校预算绩效管理相关概念及内涵的基础上,选取典型的地方高校连续3年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尝试从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的方法和制度建设3个方面建立高校预算绩效管体系和制度.将资金投放目的、部门预算执行和绩效评价结果很好的结合起来,从而建立起一个以明确的绩效管理为核心,详细的预算文本为主体、责权利明晰的部门为基础、项目资金为基本管理单位的适应经济社会和高效发展实际的预算管理形式,从而切实提高高校的资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率.

[1]乔春华.高校经费绩效管理基本概念研究[J].会计之友,2012,(3):110-115.

[2]戴晓燕.高校财务预算与绩效管理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7.

[3]张甫香,张建.高校预算绩效偏离度评价指标体系设计[J].会计之友,2010,(10):42-45.

[4]张克友.高校预算绩效评价指标的应用分析[J].企业经济,2007,(10):178-180.

[5]徐江波,李春龙.中国高校预算管理现状调查与思考[J].经济与研究管理,2011,(5):118-122.

Budget Performance Management and Its Realization of Local Universities

YIN Xue-dong1,YANG Rui2,GUO Shan-shan1,YU Rui-jie3
(1.Office of Financial Affairs,Hebe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hijiazhuang,Hebei 500200,China;2.Office of Financial Affairs,Shijiazhuang Experimental High School,Shijiazhuang,Hebei 052461,China;3.Office of Financial Affairs,Shijiazhuang University,Shijiazhuang,Hebei 050035,China)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nnotation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performance management of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analyzes their budget management status and problems,and then puts forward specific measures and methods.Furthermore,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apital utilization efficiency and budget fundsmanagement,the paperattempts to set up a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 and evaluation system to balance the distribution of funds among various departments and projects,thereby providing an objective and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allocation of funds.

university budget;budget indicator;performance evaluation

F275.5

A

1673-1972(2017)06-0156-05

2017-09-02

河北中医学院青年科研基金(QNS2017009)

尹学东(1980-),男,河北石家庄人,会计师,主要从事教育财务财政研究.

(责任编辑 王颖莉)

猜你喜欢
石家庄绩效评价资金
石家庄晓进机械制造科技有限公司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梁丛
人民币缘何诞生在石家庄
基于BSC的KPI绩效评价体系探析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气象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