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扩大吉安消费规模的思考

2017-11-29 11:51董小琴
经营者 2017年11期
关键词:消费建议现状

董小琴

摘 要 消费对于促进经济增长有相当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当前较为复杂的国际竞争环境下,想要拉动经济增长,扩大消费规模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拟对吉安市的消费现状以及问题进行分析,并就如何扩大本地消费规模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 消费 现状 问题 建议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李克强总理指出:“当前稳定经济增长,投资消费出口缺一不可,要发挥好‘三驾马车的协同拉动作用,把握好平衡点。”当前,中国经济已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正步入减速换挡期。一方面,持续多年的高投资难以持续;另一方面,在日趋复杂的国际环境下出口增速不容乐观。在此情况下,如何拉动经济增长,扩大消费规模,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一、吉安消费的现状

经过近些年的快速发展,吉安消费呈现出四个主要特点:

第一,消费规模持续扩张。按照“城内大商场、城郊大市场、城外大物流”的发展思路,我市致力于打造区域性的商贸物流中心,成功引进了天虹、沃尔玛、香港铜锣湾等一批大型高端商业项目,提升吉安的商业品质,改善市民的购物环境,市场有效供给不断增加,商业中心不断健全完善。居民在购物消费方面的自由度和选择空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有效促进了全市消费品市场的繁荣发展。2015年,

全市最终消费支出683.66亿元,是2005年的3.8倍,年均增长14.3%,居民消费支出达518.30亿元,是2005年的3.3倍,年均增长12.7%;城市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由2005年的6189.59元

增加到2015年的16628.2元,年均增长10.4%;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由2005年的2387.11元增加到2015年的7947.26元,年均增长12.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96.48亿元,是2005年的4.6倍,年均增长16.5%。

第二,消费结构升级加快。得益于消费环境的逐步改善、消费市场的逐步健全,全市消费结构升级明显加快,逐渐改变了以食品消费支出为主的传统消费结构,形成了以汽车、信息、住宅等产品为主的新消费热点,全市恩格尔系数(食品消费支出占生活性消费支出的比重)总体呈下降趋势。交通和通信消费支出占生活性消费支出的比重呈逐年上升态势,2015年我市城乡居民交通和通信消费支出占生活性消费支出的比重分别为14.2%和8.9%,比2005年分别提高4.7个百分点和0.6个百分点。

第三,消费热点不断涌现。近年来,全市居民储蓄存款不断增加,消费能力不断增强。2015年,全市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448.72亿元,是2005年的4.9倍。随着城乡居民储蓄的增加,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消费者更加注重安全需求、自我需求,文化、旅游、健康养老等新的消费热点不断涌现。文化消费快速增长。据统计,2015年全市共有电影院21家,票房总收入达3394.61万元,增长76.4%。旅游消费日益繁荣。2015年,全市旅游总人数达5016.5万人次,增长28.3%,实现旅游总收入409.9亿元,增长38.5%。

第四,消费倾向有所改变。随着城镇化的加速推进,城镇人口集聚度的不断提高,全市消费市场呈现以城镇居民消费为主的地域差别。2015年,全市城镇化率为46.17%,较2005年提高14.27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消费构成由2005年的42.7∶57.3调整为2015年的68.6∶31.4,城镇居民消费总量占比较2005年提高了25.9个百分点。此外,随着经济社会的加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全市居民消费倾向也逐渐由生存型消费向享受型消费转变,高档消费品备受青睐。据统计,全市2015年限额以上批零企业中化妆品及卫生用品销售额7739.5万元,医药及医疗器材销售额15.06亿元。

二、吉安消费存在的突出问题

第一,消费总量还偏小。近10年来,我市消费规模虽然总体上呈扩张之势,但与全省相比,总量依然偏小。2015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6.48亿元,仅为全省的6.7%;最终消费支出683.66亿元,仅为全省的8.1%。

第二,消费信心还不足。2015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教育和医疗保健支出为1256.86元和1025.3元,占生活消费性支出的比重分别为7.6%和6.2%。为应对医疗、教育和养老等方面的支出,加之社会保障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居民对未来预期支出增加深感担心,导致城镇居民消费意愿偏低。2005—2015年,虽然全市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增长较快,但与收入相比,全市城镇居民消费倾向(消费支出占收入的比重)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由2005年的71.9%下降到2015年的61.4%。

三、扩大吉安消费规模的建议

在当前复杂的经济环境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背景下,消费对经济增长的驱动作用更为各界所关注。因此,如何更好地激发和培育全市消费需求,营造优良的消费环境,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当前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第一,提高收入水平,增强居民消费能力。一是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各类所有制的中小企业,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公共服务职能,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加快建立政府扶助、社会参与的职业技能培训机制。二是积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创收能力,大力发展井冈蜜柚、绿色蔬菜、有机茶叶等六大富民产业,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三是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切实提高贫困人口素质,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开辟增收途径。

第二,推进新型城镇化,扩大居民消费规模。城市人口的增加,有助于增加消费。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城镇化率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就可以吸收1000多万农民入城,进而带动约1500多亿的消费需求。因此,加快城镇化特别是人口城镇化进程,扩大城市人口规模以及城区人口数量,是建立消费需求增长的长效机制、激发消费活力的关键环节。因此,进一步加快城镇化进程能极大地扩大全市消费规模。一是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通过工业化带动城镇化。二是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认真贯彻落实我市出台的《关于实施扩权强镇加快推进小城鎮建设的意见》,按照“五美”乡村的建设标准,以完善小城镇基础设施配套、做活小城镇经营、加强小城镇的管理为重点,不断提升小城镇功能和品位。

第三,培育消费热点,挖掘居民消费潜能。一是准确把握消费市场的供求变化,开发适销对路的商品和服务。结合吉安实际,大力提高消费者对电子信息、通信产品、教育培训、家政服务、创意文化、体育健身、休闲旅游、会展活动等消费领域的认可程度,扩大居民对热点领域的预期消费,引导个性化、时尚化、品牌化消费。二是积极发展信贷,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消费信贷产品的创新力度。构建包括住、行、用以及旅游、文化、教育等在内的消费信贷产品体系,并完善消费信贷个人征信和资信评估体系,从而最终鼓励和引导消费。

参考文献

[1] 欧阳峣,傅元海,王松.居民消费的规模效应及其演变机制[J].经济研究,2016,51(02):56-68.

[2] 洪银兴.消费需求、消费力、消费经济和经济增长[J].中国经济问题,2013(01):3-8.endprint

猜你喜欢
消费建议现状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新青年消费”,你中了几条
关于不做“低头族”的建议
消费舆情
信用消费有多爽?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三代人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