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从“造林”转向“造景”

2017-11-30 01:00供稿安吉县林业局
浙江林业 2017年6期
关键词:安吉县林业局安吉

■供稿//安吉县林业局

安吉从“造林”转向“造景”

■供稿//安吉县林业局

安吉县地处浙江西北部,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的发源地。安吉县委、县政府提出聚焦“两山”实践,建设中国最美县域的奋斗目标,珍贵彩色森林建设带来的森林景观提升成为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举措。计划到2020年建设珍贵彩色森林17.5万亩,种植珍贵树种350万株,目前已建成珍贵彩色森林7.5万亩、新植珍贵树种148.8万株,实现“造林”向“造景”的转化。安吉县竹林面积达108万亩,将珍贵彩色森林与现有的竹林景观有效衔接整合是县域森林景观化改造的关键。

因地制宜改造有法

更新造林改造。对抛荒或退化严重、已无经营价值、局部改造可能性不高的竹林,进行全面改造;如存在局部改造可能的,进行局部块状改造。如绕城南线黄双公路交叉口处,杂竹林藤蔓缠绕、森林景观极差,林农放弃经营近10年。采取全面改造后,直接种植含笑、红叶石楠、银杏、檫树、黄山栾树等10厘米以上大规格苗木重新造林,营造珍贵彩色森林。因长龙山电站的建设造成灵峰寺林场港口林区高山部分毛竹林原有林道中断,毛竹无法下山,受影响区域200亩,而高山上重新修建林道将造成极大生态破坏,为此经论证开展竹林逐步改造。采伐2—3度毛竹,控制立竹量在100株/亩,每亩种植金钱松、檫树、浙江樟等珍贵树种100株,逐年控制立竹量,待珍贵树种成林后,采取全面伐除毛竹的方式,建设珍贵树种基地。如S205线天荒坪镇段,则应用了块状改造。为不影响其他区域竹林经营,对竹林退化区域进行全面清理,亩植100株无患子、檫树等乡土树种,实现小块状珍贵彩色森林与大块状竹林串联的森林景观。

竹林混交改造。对初始退化、局部退化不严重、经营尚可的竹林,实施竹阔混交改造,形成珍贵彩色树种点缀竹林的森林景观。安吉高速出口处竹林退化初始,林分情况逐步变差,为加快人工促进,将毛竹纯林改造为竹阔混交林,采取林窗补植改造。全面清理倒伏竹、3度竹、枯死竹等,控留出林窗,亩植5厘米以上的无患子、檫树等乡土树种60株,加速竹阔混交林改造。孝丰镇大邑坞家庭林场的竹林即将要退化,提前谋划部署,清理竹林下空间,亩植30—40株红豆杉和60—70株杨桐,将退化竹林改造与珍贵树种发展和林下经济建设相融合,形成立体竹林的林相,缓解竹材下跌压力,引导竹林改造方向,严控竹林抛荒。以天荒坪镇余村村竹林改造为林下套种珍贵树种试点,选择立竹量在150株/亩左右的50亩竹林,根据竹林生产经营情况和不同立地条件,亩植20、40、60株黄檀、红豆杉、浙江楠、浙江樟等珍贵树种,观察记录不同树种在不同林分下的生长情况,为开展竹林改造提供技术依据。

追根求源后事之师

领导重视、统筹协调。安吉县作为“中国第一竹乡”,省林业厅,湖州市林业局,安吉县委、县政府,安吉县林业局高度重视退化竹林改造,并与浙江农林大学、省林科院等科研院校合作,在安吉开展竹林下套种珍贵树种试点工作。建立以林业部门为主体的退化竹林改造领导小组,落实监督机制,明确考核机制和考核办法,纳入政府工作综合考核范畴,并与林业项目申报、林业资金安排挂钩。

示范先行、逐步推进。结合珍贵彩色森林建设、珍贵树种发展、世行造林、林下经济等林业项目,编制退化竹林改造实施方案,确定退化竹林改造工作的两个阶段:先进行退化竹林改造试点,示范引领,再逐年分步推进。根据试点建设情况,选择最符合安吉竹林实际的改造模式。

精准实施、创新驱动。对退化竹林改造项目严格实施工程化管理,委托具备林业规划设计资质的第三方进行作业设计和具有绿化造林施工资质的单位承担建设任务,并聘请工程监理全程监督施工。开展珍贵彩色森林示范村创建,将退化竹林改造列为重要考核指标,县财政给予奖励,充分调动基层退化竹林改造的积极性,确保改造成效,并以点串线、以线带面,实现点、线、面有机结合。

猜你喜欢
安吉县林业局安吉
省林业局举行系列活动庆祝建党100周年
千年的回眸
小丑拉绳
看到了什么
新形势下林业党建工作的策略
安吉县美术教师新作选
安吉博物志最美不过长知识
拾趣安吉,快乐“农耕”
试述大杨树林业局森林资源经营管护
湖州市安吉县美术教师优秀作品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