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运营与生产经营之比较

2017-11-30 22:38陶孝武
中国盐业 2017年21期
关键词:产权资本资产

■ 陶孝武

资本运营与生产经营之比较

■ 陶孝武

资本运营是指以利润最大化和资本增值为根本目的、以价值管理为特征,通过优化配置,在资本运动过程中对有形和无形资产进行综合有效的筹划、组织、管理的方式与活动。资本运营主要依靠资本市场,对企业或企业的不同资产通过产权交易进行重新组合,兼并、收购、合并是资本运营的主要途径,资产重组、产权重组、企业重组是资本运营的必然结果。生产经营则是企业拿钱购买原材料、组织生产、再把产品卖出去,从而能够赚取利润的经济活动。

资本运营与生产经营两者有共同之处,也有很大差异,本文通过分析两者之异同,期望对盐业企业在市场经济转型发展中有所裨益。

一、资本运营与生产经营之差异

两者所依托的市场不同: 资本运营依托的是资本市场,包括产权交易市场、证券市场、债券市场等;生产经营依托的是产品市场、原材料市场、消费市场等。

两者的经营手段和经济增长方式不同:资本运营主要在于资本的流动、裂变、组合、优化配置;生产经营主要手段是投入、产出和销售。资本运营的主要增长方式靠科技含量、思想含量、点子含量等,而生产经营是传统的上新项目,扩大投入,增大规模等。

企业成长模式不同:生产经营强调内部膨胀,即资本积累;资本运营则强调外部交易,即资本集中。马克思说:“假如必须等待资本积累使资本达到足够修筑铁路的话,那么,到今天为止世界上恐怕还没有铁路。但是,通过资本集中转瞬之间铁路就完成了。”

两者经营范围不同:生产经营一般表现为单一经营,品种单一,产品单一,行业单一,层次有限,范围较小;资本运营通常表现为混合经营,多元经营,能够做到从品种多元化到产品多元化,再到行业多元化和产业多元化,它是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内进行结构优化。

两者经营方式不同:生产经营一般表现为平均经营,一个企业中可能有盈利的产品,不盈利或微利的产品;有优良的资产,也有一般的甚至劣质的资产,可互相弥补。而资本运营通常表现为优势经营,就是集中优势,把短项和劣势分离出去,留下长项集中经营。

两者的收益和风险大小不同:生产经营的风险小,利润率也低,资本积累慢;而资本运营是高收益、高风险的经营方式。

二、资本运营与生产经营两者之共同点

两者目的一致,都是追求资本的保值增值。两者互相依存又互相促进,密不可分。两者互相依存表现为:资本运营以生产经营为基础,为发展生产经营服务;生产经营以资本作为前提条件,没有资本,生产经营无法进行。两者互相促进表现为:企业进行生产经营的过程,就是资本循环周转的过程,如果产、供、销各环节出现问题,资本循环周转变慢甚至中断,资本效益就会下降;资本运营是生产经营的提升和升华,离开了资本运营,生产经营就没有量的迅速膨胀和质的根本飞跃。

三、资本运营的特点

资本运营是以资本价值为主的管理模式。资本运营要求将所有可以利用和支配的资源、生产要素都看作是可以经营的价值资本,用最少的资源和要素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不仅要考虑有形资本的投入产出,而且还要考虑专利、技术、商标、商誉等无形资本的投入产出。

资本运营是一种开放式经营。资本运营要求最大限度地支配和使用资本,以较少的资本调动支配更多的社会资本。通过兼并、收购、参股、控股等途径,实现资本的扩张,使企业内部资源与外部资源结合起来进行优化配置,以获得更大的价值增值。将企业看作不仅是某一行业、部门、地域中的企业,或生产销售某类产品的企业,而是要面对所有的产品、所有的市场,把企业看作是资本价值增值的载体。

资本运营注重资本的流动性。企业资本只有流动才能增值,资产闲置就是损失。一方面,要通过兼并、收购、租赁等形式的产权重组,盘活沉淀、闲置利用率低下的资本存量,使资本不断流动到报酬率较高的产业和产品上;另一方面,要缩短资本的流通过程,加速资本周转速度,避免资金、产品和半成品积压。

资本运营是一种结构优化式经营,包括企业内部资源结构、产品结构、组织结构、技术结构、人才结构等的优化,也包括实业资本、金融资本、产权资本等资本形态的优化。资本结构优化、资本资源合理配置是资本运营的本质要求。

资本运营重视资本的支配和使用,而非占有。资本运营把资本的支配和使用比占有放在更重要位置,因为利润源于使用资本而不是拥有资本。通过合资、兼并、控股、租赁等形式来获得对更大量资本的支配权,从而获得更多利益。

资本运营是以人为本的经营。在资本经济时代,资源配置的核心是人力资源,是知识资源。资本运营理念将人看作是企业资本的重要部分,将人的管理作为资本增值的首要目标,不断挖掘人的创造力,通过人的创新获得资本增值。

四、企业资产资本化是资本运营的前提

企业资产资本化的基本做法是:首先,将企业全部资产(包括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都作为资本化的对象;其次,将各类形态的资产经评估后转化为以货币计量的资产,即价值化;第三,将已经价值化了的企业全部资产,经法律程序转化为股权、股票,并进行产权界定,使其成为可以在资本市场上流通的特殊商品。

企业资产资本化后有以下特征:一是企业的全部运营资本是同质的、可分的,以价值形态存在的资本;二是企业的全部资产经产权界定后,一方面表现为企业法人财产,另一方面表现为带有排他性的企业投资主体产权;三是企业投资者的产权以法定产权凭证(包括股票和股份认购协议、出资证明书等)形式存在,并可在资本市场上转让、交易。

(作者单位:山东盐业集团)

猜你喜欢
产权资本资产
资本支出的狂欢:投资潮即将到来 精读
金茂资本 上地J SPACE
守住硬核资产是“硬道理”
轻资产型企业需自我提升
资本策局变
第一资本观
共有产权房吹响集结号
产权
关于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的探讨
资产评估法:能否终结“多龙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