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理念下的苏北农村湿地景观设计

2017-11-30 16:35马磊
绿色科技 2017年21期
关键词:湿地生态理念景观设计

马磊

摘要:指出了新时期以来,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和生态农村建设的加快,人们的生产生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问题日益凸显。在苏北广大的农村地区,湿地作为构建生态文明的重要环境资源,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从生态理念、湿地景观的概念内涵入手,分析了苏北农村湿地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生态湿地景观设计的原则,探索了生态理念下苏北农村湿地特点的景观设计策略。

关键词:生态理念;苏北农村;湿地;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7)21001202

1湿地及其特征

湿地是地球上重要的自然资源和特殊的生态系统,其介于水陆相互延伸重叠的空间区域。湿地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多种资源,起到调节气候、控制污染、维持生态平衡的作用。湿地蕴含了数量巨大的动植物群落,占地球表面积6%的湿地,为地球上20%的物种提供了生存环境,是名副其实的“天然物种库”。湿地环境中独特的动植物类群和旖旎的自然风光使湿地又具有景观的多样性。然而湿地资源虽然丰富,但湿地生态系统却非常的脆弱敏感,盲目无序的湿地开发,会造成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破坏,使湿地退化,物种减少。

2苏北农村湿地现状分析

2.1苏北农村湿地概况

江苏北部地区以平原为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由淮河下游泥沙冲积而成。苏北自古就有“水乡泽国”的美誉,其大部分地区属于淮河流域下游,水环境条件优越。淮河流域在苏北以废黄河为界,分为淮河与沂沭泗河两大水系,淮河支流众多,流域面积大于2000 km2的一级支流有15条,大于1000 km2的支流共有21条。沂沭泗河水系中大于1000 km2的支流有12条,而直接流入黄海的河流有15条之多。除此之外,苏北还是我国人工开挖运河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众多的人工运河和密集的天然河道组成了发达的河流网络,在这些河网之间,农村宅前屋后的人工沟渠更是犹如数量繁多的“毛细血管”,形成了苏北农村地区相互贯通的河网体系。由于苏北地区降雨充沛,在地势低洼处还形成了众多的湖塘洼地。随着苏北农业旱改水耕种制度的改变,苏北地区已经成为重要的水稻农田种植区域。这些天然或人工的河湖池塘与农田构成了苏北地区湿地的主要空间。

2.2苏北农村湿地面临的问题

2.2.1水质恶化

近年来,苏北地区的社会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农村乡镇小企业的数量猛增,由于乡镇企业布局分散,缺乏环保意识,大量的工业污水未经处理便直接排入河流沟渠,严重污染了湿地的水环境。

2.2.2湿地退化

为了增加土地面积,围湖填河造地,导致河道变窄、湖池变小,河道的自然护坡受到破坏,水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丧失,河堤淤积,河床升高,土地涵水能力降低,河道湖泊的防洪泄洪能力下降。由于气候变化,苏北地区河流水质变差,人类活动影响的日益加剧,导致农业灌溉用水减少,苏北部分地区的水稻田开始退化由旱农作物替代,湿地的生态结构发生了变化,湿地的生态系统功能开始退化。

2.2.3管理缺失

苏北农村地区用于湿地的管理资金与力度不足。长期以来,农村的河流沟渠、池塘湖泊管护责任缺失,湿地的整治力度不到位,加上农民对湿地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淡薄,加剧了农村湿地生态环境的恶性循环。

3生态理念下苏北农村湿地景观的设计

3.1农村生态湿地景观

生态理念是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 、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构建可持续化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生态理念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湿地景观是以湿地为主体对象,在空间上由濕地斑块、湿地廊道组成,在功能上与湿地有关的空间单元聚合而成。湿地景观按照湿地的类型可分为河流、湖泊、草甸湿地、沼泽湿地、海滩、水库和水稻田景观等。在苏北农村地区,水库、河流沟渠、池塘湖泊和水稻田等湿地是最为常见的湿地景观资源。农村生态湿地集“山”、“水”、“农田”等自然要素于一体,湿地动植物群落丰富的生态优势加上农村自然耕种的生产方式,使农村湿地景观具备良好的生态基础。农村生态湿地在保持生态系统稳定和维护湿地的生态平衡同时,更加凸显农村湿地的生态美,形成淳朴自然、风光秀丽的农村湿地景观。

3.2农村生态湿地景观的设计原则

3.2.1生态系统保护原则

在农村生态湿地景观设计中既要实现水陆两环境的自然融合,使湿地与周边自然环境保持一致;又要保证水、陆两种环境系统的各自完整,确保湿地生态循环体系的自我良性运转。发挥湿地的天然生态优势,为湿地动植物的生存创造最佳的空间,通过湿地景观营造出适合生物多样性发展的生态环境。

3.2.2资源合理利用原则

在生态湿地景观设计中对湿地中的各种资源加以合理利用,平衡各种资源的数量,避免单一资源的过失。通过生态湿地景观的设计运用动植物资源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观赏价值,在不破坏湿地生物圈自然循环的前提下,适度开发休闲观光产业,开展科研与科普活动,挖掘农村生态湿地的文化内涵,使湿地景观发挥更大的社会功能。

3.2.3协调建设原则

农村生态湿地景观的设计与营造要做到景观与湿地生态特征相互协调,例如采用有利于保护湿地环境的生态材料和工艺技术,充分运用当地的水生植物造景,湿地景观内的建筑设施风格应与湿地环境相协调,并将农村的地域文化特征融入到湿地景观中去。

3.3农村生态湿地景观的设计途径

3.3.1生态湿地景观的空间布局

空间布局是湿地景观中各要素有机秩序的具体表达。对湿地景观空间进行布局时首先要通盘考虑农村湿地地貌的生态特征,结合农村湿地的类型,抓住湿地的自然形态,从景观多样性的角度出发,考虑农村的生产生活特点,构建布局合理的景观空间体系。endprint

3.3.2生态湿地景观的地形设计

在湿地景观设计中,地形是最基础的景观元素,它直接关系到湿地的整体地貌,对湿地景观空间的构成及空间感受产生影响。同时地形的设计还对湿地景观的其他元素,排水,小气候和土地的利用起到积极的作用。地形设计创造出多种不同的视觉感受,带给人们对于湿地景观不同的心理反应。在农村湿地景观的地形塑造时,要充分的尊重原始地形地貌,因地制宜,不可挖高补低,尽量保持农村湿地现状地形的走势,因势利导。突出生态理念,以恢复农村自然生态地形地貌为主,减少人为对湿地地形的刻意改变。

3.3.3生态湿地景观的水体设计

农村生态湿地景观设计的核心在于如何实现湿地水系统的自然循环。首先,景观水体的设计应当致力于保护和恢复农村的河道网络,维护河道水系的连续性和完整性,重塑农村河道及湖池的自然形态,恢复作为湿地水源的河流湖池的生态活力。其次,景观设计还应从整体出发,优化农村湿地的排水及引水系统,将湿地景观与农业的生产和生活相协调,使湿地水资源得到高效的利用。在湿地景观水体的具体设计中,应以湿地水体空间的自然形态为基础进行,尽可能的再现出河流自然宛转曲折的水岸形态,对于池塘湖泊可以留出水面,不栽种植物:一方面,避免植物覆盖而产生的水体富营养化现象,另一方面,突出农村湿地景观的视觉效果,使植物与水中的倒影相互映照,构成景观的虚实对比关系,如同山水画一样,营造出不同空间层次的景观效果。

3.3.4生态湿地景观的驳岸设计

湿地的驳岸是水体和陆地的交融地带,也是湿地景观空间中最为敏感的区域,它既不是单一的陆生环境也不是单一的水生环境,而是两种复杂生境的重合点。湿地驳岸是多种生物的栖息地,是农村湿地中独具特色的生态系统。在农村生态湿地景观设计中应以自然驳岸作为主体,保护湿地水体的生态性,同时根据湿地的不同功能性要求辅以其他形式的驳岸,通过亲水平台或阶梯岸线等设计,为人们提供可以与自然水体进行交流亲近的空间,构建景观形式丰富多样,生态效益与景观效益共存的驳岸空间景观。

4结语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和生态农村建设的加快,如何从生态理念出发,营造富有自然趣味的农村湿地景观环境,已成为当下景观设计的重要课题。在苏北农村湿地景观设计中,按照保护湿地优先,强调生态环境稳定,合理利用生态资源,保护和开发并重的生态湿地景观设计原则,顺势造景,以农村特色、民俗风情为依托,营造出富有诗情画意的农村湿地景观。為了更好地利用湿地景观资源建设农村社会环境,还需要不断地进行研究与实践,促进农村生态湿地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东晓.乡村湿地景观的设计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7(1).

[2]陈传荣.农村污染河道生态修复与景观设计方法初探[J].现代园艺,2016(11).

[3]李双跃.农村湿地生态景观的可持续发展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13(12).

[4]李玉凤.湿地分类和湿地景观分类研究进展[J].湿地科学,2014(13).endprint

猜你喜欢
湿地生态理念景观设计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形式美的研究
探究城乡规划中的生态建筑设计
基于遥感数据的黄河口湿地变化研究
建设湿地园林工程研究
对张掖湿地科普教育工作的思考
伍丹景观设计作品
张鑫、靳政景观设计作品
关于市政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