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开展“互动式”心理班会模式探索

2017-11-30 04:58罗料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7年10期
关键词:互动式高中

罗料

[摘 要]“互动式”心理主题班会,不仅是走进学生心灵的有效途径,而且是学生进行意义建构的新平台,更是学生敞开心扉的心灵舞台。教师可从“互动式”心理班会的内涵及特征、高中开展“互动式”心理班会的意义与作用、高中“互动式”心理班会的目标与设计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促进学生的发展和素质的提升。

[关键词]高中;互动式;心理班会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30-0077-02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随着现代信息化、网络化的飞速发展,应试教育、高考的压力,以及价值多元化和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给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重大挑战。如何提高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增强他们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重视自我价值,让学生在三年的高中学习、生活中感受幸福,懂得尊重、责任、承担、感恩,充分施展创新潜能,收获成长、收获精彩,成为当前高中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近年来,我校以生本理论为指导,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尤其是“互动式”心理班会模式,取得了显著效果,并已经逐步成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平台。

一、“互动式”心理班会的内涵及特征

“互动式”心理班会,是指在班级教育教学环境下,班主任依据学校教育的要求和班级学生心理健康的实际,充分发挥团体互动的作用,灵活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理念,组织和引导学生共同设计活动。用团体辅导、心理咨询、角色扮演、心理剧等多种活动形式来组织班会,学生在活动中参与体验,交流分享,感悟提升,从而达到倾听学生心声,为学生排解心理困惑,促进学生心理发展和健康成长的目的。这不仅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平台,而且也是班集体建设的主要方式之一,主体性、互动性、生成性和体验性是其基本特征。

二、高中开展“互动式”心理班会的意义与作用

(一)“互动式”心理班会是学生进行意义建构的新平台

“互动式”心理主题班会由于是学生自己组织、自己参与的活动,能消除学生紧张的心理障碍,不仅充分发挥了学生群体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也更容易引发学生从中进行思考和领悟,促进学生个体能正确地自我认识、自我接纳,从而使“互动式”心理班会成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觉悟、自我调整、自我提高的平台。

(二)“互动式”心理主题班会是培养学生情绪智力的重要载体

“互动式”心理主题班会的活动过程中,学生之间交往与互动,在相互传递认知信息的同时,也传递或显现着情绪情感信息和行为。由于“互动式”心理主题班会活动形式的多样性,学生在活动中进行观测、评价等情感体验,不仅有效提高了认知能力,而且培养了理解、评价、预见、表达、调控等情感能力,从而促进学生情感智力的发展。

(三)“互动式”心理主题班会是学生形成良好心理品质的有效途径

高中阶段是人生成长的关键而又有特色的时期。进入高中以来,学生的内心世界逐渐变得复杂化,甚至个别学生显示出较强的心理封闭性,不轻易流露自己内心的想法。因此,在这一时期开展“互动式”心理主题班会活动,让学生敞开心扉、畅所欲言,充分表现自己,有利于加强思想品德教育,有利于帮助他们克服心理的封闭性,有利于促进他们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

三、高中“互动式”心理班会的目标与设计

(一)设计目标与原则

“互动式”心理班会的教育目标,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水准,维护学生心理健康,开发其心理潜能,促进心理健康发展。具体来说,应该包含:意志品质、人际交往、个性塑造、学习心理、心理压力缓解和解决考试焦虑等方面。因此,“互动式”心理班会就要根据当前学生心理存在或可能存在的普遍性、倾向性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目标设计,选取能引起学生共鸣的主题,使学生在解决比较突出的发展性心理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内省力,及时修正自我,从而形成和谐的自我。因此,“互动式”心理班会的设计要遵循活动教育性、多元互动性、情感体验性、主题参与性原则。

(二)设计内容与形式

1.游戏体验

为了使学生对本身的“自我形象”认可度有所了解,在一次心理班会上,我安排了这样一个游戏:请和你的同学一起完成这个游戏:让一个有160斤体重的学生躺在桌子上,其他学生站在桌子四周,每个人只用两根手指,不用手掌和其他部位,看看能抬起这个同学吗?听到这个游戏玩法,许多学生惊呼起来:“两根手指,怎么可能抬160斤重的人呢?做完游戏,学生惊奇地发现,他们可以轻松地把一名160斤重的同学抬离桌面两分鐘。这时我让学生思考:你事先觉得有可能做到吗?你是想试着做一下这个游戏还是算了?你有什么感悟?通过游戏体验,学生树立了自信心,都获得了成功的体验,体现了生命的价值。

2.讲故事

如在一次心理班会上,我采用了心理故事法:从前有A和B两只小青蛙跑到一户人家玩耍,他们站在一个装黄油的坛子边上跳舞时,不小心掉到坛子里了,怎么跳也跳不出来,结果青蛙A放弃了希望,最终被淹死了;青蛙B没有放弃,在自己的努力下跳出了坛子。通过这个故事,学生明白了:无论做什么事,如果你不坐以待毙,结果常常是柳暗花明,峰回路转,而且自信是成功的基石,团结是成功的前提,拼搏是成功的关键。

3.表演情景剧

心理情景剧,就是用心理剧的技巧来扮演角色,把高中生存在的主要问题编成“剧本”,既可以表演自己心理发展的真实历程,也可以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咨询。角色扮演既可以重新演出过去、现在,也可以模拟未来的情景。让学生从中引发思考和领悟,感悟与家长、与教师、与班级同学之间的关系和相处技巧,审视自己的生活。在反思自己的同时能正确调整自己的认知、心理、行为和语言的偏差。

4.团体心理辅导

所谓团体心理辅导,是指教师为全班学生群体提供心理帮助和指导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团体心理辅导是以学生群体为对象,采用适当的辅导策略或方法,并通过班级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往,促进学生个体能正确自我认识、自我接纳,并自觉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从而学习新的、正确的交往方式和行为,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激发个体潜能的助人过程。

为了增强班级凝聚力,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促进全班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新学期的第一次班会,我就组织学生开展了以“相亲相爱一家人”为主题的活动。通过《你追我赶》的传纸游戏、“庆祝生日”、朗诵《我是……》、“设计组名、口号、造型”等活动,不仅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了解和交流,而且使学生感受到我们班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和力量,从而增强了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使其体会到真诚与信任的意义,更激发其关心班集体,为集体做贡献的愿望和情感。

实践证明,“互动式”心理主题班会,不仅是走进学生心灵的有效途径,而且是学生进行意义建构的新平台,更是学生敞开心扉的心灵舞台。开展“互动式”心理主题班会,有利于帮助学生提高内省力和自我探索能力、交往能力、抗挫折能力,增强自尊心、自信心,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完美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 参 考 文 献 ]

[1] 李笑非.高中主题班会课活动的设计与实践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2] 王化泉,王海峰,杨丽丽.普通高中实施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J].教育探索,2013(7).endprint

猜你喜欢
互动式高中
初中美术课堂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有效应用
摭谈初中英语课堂互动式教学策略
Prezi云存储互动式《大学英语》教学研究与数据分析
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研究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