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林业生态保护现状及发展趋势

2017-11-30 15:15赵玉杰
绿色科技 2017年21期
关键词:生态建设保护林业

赵玉杰

摘要:指出了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也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林业在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始终处于“优化环境与促进发展”的基础和主体地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保障和支撑作用。分析了呼伦贝尔林业生态现状,提出了林业生态保护的措施,以期提供参考。

关键词:林业;生态建设;保护

中图分类号:S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7)21012702

1呼伦贝尔林业生态现状

呼伦贝尔地处我国北疆,浩瀚森林覆盖的大兴安岭纵贯呼伦贝尔,构成了我国北疆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呼伦贝尔跨越寒温带与温带,是我国纬度最高和最寒冷的地区之一。全市各地年平均气温-50~20 ℃,年平均降雨量250~500 mm,无霜期42~121 d。主要由大兴安岭山地、呼伦贝尔高原和嫩江河谷平原三大地貌单元组成,具有寒温带针叶林、温带夏绿阔叶林、温带草原三大自然植被类型,是自然植被覆盖率较高的地区。全市由森林景观、草原景观、农田景观、沙地景观、人工景观六类一级景观构成,森林景观、草原景观、湿地景观三类自然景观占全市总景观面积的85%以上。

大兴安岭山地呈北北东-南南西走向,纵贯呼伦贝尔中部,长约700 km2,宽200~450 km2,面积17.61万km2;具有中山、低山、丘陵、河谷等多种地貌类型,山地上分布着大面积的寒温带针叶林和夏绿阔叶林等天然林,总面积11.9万km2,山地北部有约139万 km2的原始林。大兴安岭山地西侧是嫩江和额尔古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东西两侧发育有近3000条河流,是上述两大水系的主要水源区。我国第四大淡水湖呼伦湖分布在呼伦贝尔草原,总面积2339 km2,蓄水量130亿 m3。生态环境多样性而且具有独特性,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全市共有维管植物1000多种,野生动物490种,其中有国家一、二类保护动物80余种。大面积分布的天然森林和湿地为许多珍惜的野生动物种群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在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具有重要的价值。虽然呼伦贝尔属于生态环境较好的地区之一,但也存在着生态环境受损害的问题,近些年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对森林和草原的破坏,造成了森林质量的下降,湿地面积减少,世界五大天然草原之一呼伦贝尔草原局部严重沙化退化,大兴安岭南麓的黑土地流失,加剧了土地荒漠化的进程,连续几年的干旱气候和过度放牧导致草原生态系统退化,森林生态系统退化,存在着毁林开荒、开垦草原等问题。再加上长期林业建设投入少,科技落后和成果转化率、贡献率低,基础设施薄弱,阻碍了林业建设跨越式发展。

历届政府对呼伦贝尔的生态环境保护都作出了艰苦努力和颇有成效的工作。然而,由于经济发展和人口增加等原因致使呼伦贝尔生态环境质量呈现下降的趋势,主要表现为:在生态环境方面,天然林面积萎缩、森林资源锐减、森林功能下降,草原退化沙化、草原质量下降,大兴安岭东部平原和部分丘陵区水土流失严重等生态问题;在环境质量方面,由于工业企业污染防治水平低、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使重点工业企业集中的城市地表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少部分城镇在冬季不利的气象条件下出现大气环境质量超二级标准现象。

2呼伦贝尔林业生态保护措施

(1)以重点生态建设工程为骨架,全面加快林业建设步伐。集中投入,突出重点,切实抓好在全市启动的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防沙治沙工程、三北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設工程。

(2)以保护和恢复林草植被为中心,加强对现有的植被资源实行全面有效管护;因地制宜,实行乔灌草相结合,造封飞相结合,加快荒山荒地造林种草步伐;加大防沙治沙力度,通过植树种草、封沙育林等综合治理措施遏制沙化,恢复植被。

(3)以保护和发展天然林资源为中心,以分类经营理论为指导,以加大森林资源管护力度为手段,以木材产量调减和分流安置富余人员为基本内容,以增强天然林生态功能,保护生物多样性,振兴林区经济为目标。加强非林非木资源开发功能,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促进项目区内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4)通过调减木材产量,降低森林资源消耗,实现由采伐森林转向营造林,由以采伐利用天然林为主导向采伐利用人工林为主,通过加大森林管护力度,实现由一般保护向全面管护的战略性调整,通过大力开发非林非木资源,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森林生态系统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通过妥善安置富余人员,达到林区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5)对公益林按照有利于国家生态环境的保护,取得最大的生态效益为目标来经营管理,对商品林从有利于林业经济的发展出发,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按照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为目标,解决商品林建设中存在的现行管理体制与放宽搞活林业矛盾,将森林采伐限额和林业分类经营轨迹,逐步建立林地、林木资产流转制度,按照市场运行模式,放开放活林地经营权,活化活立木市场,调减林业税赋,实行林业贷款倾斜,给予资金扶持,积极鼓励外商、个人和社会各界力量通过收购、承包、租赁、转让等形式建设商品林,形成多元投入共同发展的经营机制。

3呼伦贝尔生态保护发展目标与趋势

(1)通过保护草原、治理退化草原、治理水土流失、治理探采矿企业,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新建自然保护区,对原有的保护区也将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建设,破坏生态环境的人为因素得到控制,在主要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和珍稀濒危物种得到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全市部分地区被破坏的生态环境得到恢复治理,生态环境质量整体得到明显改善,重要生态系统、珍惜物种得到有效保护,生态产业得到发展,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和资本价值得到发挥,初步形成国家级生态示范的生态文化和产业体现。

(2)深化国有林业改革。建立责权力相统一,管资产、管人、管事相结合的森林资源体制;国有商品经营型林场和苗圃要全面推行企业化管理,按市场机制运作,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实行多种经营机制并存,采取联合、兼并、股份制等经营形式;实行分类经营管理体制,在充分发挥森林多方面功能的前提下,按照主要用途的不同分别采取不同的管理体制、经营机制和政策措施;按天保工程的进程实施森林资源保护。endprint

(3)加快引进和培育优质、抗逆性强、适应呼伦贝尔自然条件的林木新品种。重点攻克干旱、半干旱草原沙化地区的植被恢复技术推广难题;优先解决生态建设、天然林的保护与恢复、退耕还林草工程、生态公益林优良树种优育及优化栽培、森林、湿地、荒漠化地区生态环境与资源动态监测和信息管理、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木材综合利用等领域的关键技术;积极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的开发、引进和利用,大力促进林业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增强林业发展的后劲和竞争能力;完善和提高呼伦贝尔林业科研机构实验实基地的科技装备水平。

(4)重点抓好林木良种、干旱、沙区造林技术、森林病虫害防治、退耕还林草等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建成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林业科技示范基地或示范园区,充分发挥实验示范区的科技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稳定基层林业技术推广队伍,加强基层推广人员的技术培训,推进林业行业培训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组织各级林业领导干部和高层次林业经营人才学习、考察专题培训,以保证各项林业重点工程的顺利实施;建立健全林业技术推广网络,加强林业技术执行和监督体系建设,为林业工程技术提供技术和质量保障,重点林产品质量达到部颁标准。

(5)呼伦贝尔与俄罗斯、蒙古国接壤,有1685.62 km的边境线,加强林业产业中的木材利用、加工、林产化工、多种经营、森林旅游等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发展地区合作和扩大对外开放,主动参与地区间及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充分利用林业资源优势,形成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拓展呼伦贝尔林业的发展空间。

4成效分析

(1)通过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防沙治沙工程使全市宜林地和退耕地基本绿化,草原沙化退化得到治理,从整体上改善了该市生态环境状况,生态环境惡化趋势初步得到缓解,使其真正成为我国在北方重要的绿色安全生态屏障。从而极大地提高人们的生产生活质量,实现呼伦贝尔市山川秀美。同时随着森林面积的增加,林分结构日益优化,将形成良好的森林生态环境,野生动植物资源得到发展,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实现生态的良性循环。

(2)通过生态建设,由于生态环境的改善,可以提高区域环境质量,将改善和优化该市的投资环境,会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来呼伦贝尔开发建设,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造林种草面积的不断扩大,增加了农牧民的就业机会,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综合素质显著提高,林业对社会经济的促进作业得到明显体现。

(3)规划的实施,在产生显著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同时,也会带来客观的经济效益。由于森林对农牧业生产具有安全保障作用,发展林业生态建设将大大提高粮食、牧草产量,也会大大减少风蚀、水蚀、洪涝、水土流失、干旱等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使呼伦贝尔经济状况得到明显好转。

参考文献:

[1] 高景文,白水清,罗成玉,等.呼伦贝尔沙地林业生态建设与治理[J].防护林科技,2001(6).

[2]张德柱.呼伦贝尔林业发展是硬道理[J].内蒙古林业,2003(2).

[3] 李健.浅析呼伦贝尔市退耕还林草工程对农民收入的影响[J].内蒙古林业,2005(4).endprint

猜你喜欢
生态建设保护林业
浅谈林业技术创新对林业发展影响
提高林业技术创新促进林业快速发展步伐
land produces
探讨生态堤防的现状与建设思路
克拉玛依城市园林绿化与生态建设思考
地方高校对宿迁生态建设影响之研究
洋县林业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