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动因与干预对策研究

2017-11-30 07:21董慧韦丽王元奎张成可纵光明
绿色科技 2017年21期
关键词:干预对策高职大学生手机

董慧 韦丽 王元奎 张成可 纵光明

摘要: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的方法对高职大学生的手机依赖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从主、客观方面对高职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因素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从学生自己自我管理自我服务、高校教学与管理、家庭关系的建立等三个方面相应的干预对策。

关键词:高职大学生:手机:依赖:原因:干预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7)21019903

1引言

目前,手机已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它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造成了许多负面的影响。现有研究表明,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过度使用手机,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生活、学习。因此,对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找到相应预防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高职大学生手机依赖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在校大学生,样本来自南京某高职院,选择大一和大二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按年级分层以班为单位整群抽取,研究对象组织学生以不记名方式独立填写问卷并当场回收,发放问卷500份,收回有效问卷 500 份,有效率为 100%,其中男生330人(66%),女生 170人(34%),城鎮生源 308人(61.6%);农村生源 192 人(38.4%),大一学生250人(50%),大二学生 250人(50%),年龄为 17-21 岁,问卷主要对学生的个人基本信息及在一定时间内手机使用的频次、时长、内容、费用、主观感受等进行调查。

2.2研究工具

大学生手机依赖问卷从大学生手机依赖影响因素的调查和大学生手机依赖量表分两个方面进行。采用自编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社会人口统计学特征包括大学生性别、年级、家庭居住地、专业、是否独生子女、家庭经济状况及专业压力等。

3高职大学生手机依赖因素分析

3.1手机依赖在性别上的差异

本次调查男生330人(66%),女生 170人(34%),通过对不同性别大学生手机依赖的情况进行调查:大学生手机依赖总分在男女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男生手机使用时间比女生较长,原因多为无聊或者对于专业课不感兴趣,通过多种手机APP如QQ、微信、手机游戏等与外界的沟通或娱乐,这样长久以来就会造成对手机过度使用和依赖。

3.2不同家庭环境高职生手机依赖表现差异显著

调查发现家庭经济状况越好的学生,倾向于使用苹果等高端手机,这些手机在配置上对于打游戏、播放音乐和视频、发微博、浏览网页等方面有许多优点,大学生在享受新的手机功能所带来的便利和娱乐的同时,也增加对手机的依赖倾向。这就需要更多的网络流量,每月话费额越高的学生说明使用手机越频繁。

另一方面,独生子女家庭中,由于对子女的溺爱,父母往往多方面的干涉和保护孩子,剥夺了孩子独立面对和解决问题、锻炼意志的机会,独生子女大学生往往独立意识和沟通能力差,比较被动、依赖性强,不太愿意与外界之间进行过多的面对面的交流与交往,从而更倾向于沉迷手机网络世界和选择用手机沟通的联系方式。

3.3不同专业类型高职大学生的手机依赖差异分析

文科类的学生在手机依赖方面,明显低于理工科的学生,主要体现在文科学生就业压力比较大,更多的时间用于考证和课外锻炼自己、提高自己,以求达到用人单位的门槛。

3.4不同年级高职大学生的手机依赖差异分析

调查发现大学二年级学生使用手机的情况比大学一年级学生手机依赖情况明显,根据走访和调查发现大一学生的学习动力比较大,因为是新生,校园迎新活动比较多,因为对新环境充满好奇,大多学生会主动参与社团活动,比如迎新晚会,新生演讲等,活动参与度高,手机依赖明显低。在大学二年级同学进入专业课程的学习,尤其是理工类的课程,对于规范、规定和工艺流程的学习比较枯燥或者是对于教学手段和方法感觉得很单调,使得一部分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学习不感兴趣;还有一部分学生面临着用人单位的高标准要求,也不愿意主动去提高和交流,而是经常通过手机与外界联系,上课专注力下降,玩手机的人增多,对手机的依赖性增强。

4高职大学生手机依赖影响因素分析

4.1主观方面的因素

主观上主要是大学生缺乏对自己大学生涯合理的规划,思想上比较自由散漫,没有时间观念和目标观念。不深入进行专业的研究,尤其是单亲或者独生子女家庭的孩子,思想比较单纯和敏感,害怕表现和担心失败,不积极主动的参与班级和社团活动,不敢锻炼自己,周末和课余时间就是在宿舍玩手机。不愿意和同宿舍的同学交流,宿舍关系不融洽,独行独往,最后造成手机依赖,甚至是成瘾的地步,长期也会造成性格上的缺陷。独生子女家庭出身的同学,在家里骄纵和任性惯了,缺乏集体观念和组织性,什么事情都是父母包办,大学军训时候还出现过连被子都不会叠的同学,缺乏独立性。

大学生使用手机网络的动机具有明确的感情色彩,以寻求情感交流、表达自我、满足好奇心为主。主要集中在三方面:娱乐、生活、时政,而真正将手机网络与学习融合在一起的人很少[1]。另一方面,在大学二年级从繁忙的大一基础课和基础专业课中稍微解放出来,闲散时间比较多,很多学生觉的业余时间很无聊。分析结果表明,手机依赖于孤独感和无聊倾向正相关。对手机产生依赖的学生群体大多缺少自己的兴趣爱好。

4.2客观因素方面

随着 4G 网络的开发,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不仅可以写字、绘图、玩游戏,还可以像电脑一样查收电子邮件和网页、发布微博,购物娱乐等多种功能,技术发展在客观上使得大学生使用手机网络已经非常普遍。这就需要社会和高校相关部门要进行合理的引导。目前高校的心理咨询机构还不完善,校园文化还有待丰富;一些专业课程还有待进一步开发理实一体化项目,改变教学方法和组织模式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endprint

5手机依赖干预研究

根据以上因素分析,引起大学生手机依赖于学生自身、家庭、学校和社会支持有关。要进行相关干预就要从主客观两方面入手。

5.1高职大学生手机依赖主观因素的干预

5.1.1树立正确的目标,养成良好的自我管理习惯

学生在主观上要学会自我管理。学会自我管理,主要是从两方面:目标管理和时间管理。学生自身努力对自己进行管理,是减轻手机依赖的关键。

(1)目标管理方面,学生自己要认识到高职院的学生只有三年的学习时间,大一主要是基础和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大二时段主要是专业课程和实训课程的学习,大三时段是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学习时间短,要求技能高,就要求高职院的大学生应该确立明确近期和长远学习目标。围绕学习目标拟定适合自己加强文化知识学习的计划,专业技能提高方式,考取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能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计划的修订和完善。

(2)在时间管理方面,树立目标后,要进行目标的查核,检查目标是否落实,没有落实要进行时间方面的调整和整改。比如四六级证书、测量工、线路工、会计资格、监理员、施工员等职业资格证书的考取,学生自己只有目标明确,清醒的认识到学校主要任务之一是学习知识和提高专业技能,才能引导自己进行计划的实施,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课堂上更加专注的学习,课后更多时间到实训室进行业务技能的训练和提高,到圖书馆进行专业知识的巩固和查询。将更多的时间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这样自然就没有更多时间去依赖手机娱乐。

5.1.2积极参与社团活动,提高交际能力

陕西师范大学柯小敏调查研究,大学生手机依赖与无聊倾向性呈显著正相关[2];苏州大学李春生在大学生手机依赖与孤独感及感觉寻求的关系一文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孤独感与手机依赖及其各子均显著相关[3],孤独感越强的大学生越容易因不使用手机而出现情绪问题;浙江师范大学王薇,在手机成瘾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问题基于情绪表达与识别的探讨一文中分析出机成瘾大学生的人脸情绪识别能力与人际交往问题相关[4]。手机成瘾大学生的人脸情绪识别能力与难以善于社交和难以与他人建立深入关系这两个方而的人际交往问题之问存在负相关。情绪识别能力越低,越容易出现人际交往问题。因此为避免对手机产生依赖需要培养自己的兴趣,增添自己的健康娱乐活动。如阅读书籍,朗诵,歌唱、体育锻炼等等。使自己的课余活动丰富起来。学生自己要认识到这一点,积极的参加学校的相关活动和社团,例如英语角、读书协会、话剧社、青年协会、乒乓球协会等,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从虚拟的娱乐中走出来,挖掘自己的特长,展现自身的闪光点,提高自身人格吸引力,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上的归属感。在参与相关的活动中,与人交往,扩展视野,可以认识更多的知音和朋友,不断锻炼自身社交能力,积累自己的与人沟通的技巧和成功案例,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氛围,从而摆脱手机。

5.2高职大学生手机依赖客观因素的干预

对于预防和减少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问题在客观方面主要是两个方面:高校方面、家庭方面。

5.2.1高校加强思想引导和干预,优化课程建设

为预防和减少手机依赖,高校主要从两个方面:一方面抓高校的心理咨询中心、团委、学生工作处的职能;另一方面提高教学管理。

(1)发挥各机构的职能,建和谐的高校校园文化。卜彦丽分析以体育锻炼为主的干预对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影响,实验组大学生干预前、后戒断症状、社交抚慰、心境改变等 P 值均小于 0.01,体育锻炼能有效改善大学生手机依赖状[5], 在张晓旭的研究中,实验组接受 4 周 8 次的团体辅导训练的正念认知疗法后,手机依赖总分、失控性、逃避性因子得分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正念水平显著提高[6]。因此高校在学生管理方面,一方面应积极发挥各高校心理健康指导中心的作用,利用体育锻炼、团体辅导干预等手段,从心理帮助同学们戒除手机依赖的现状,另一方面要发挥团委组织下的社团和大学生活动中心的作用,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让学生能参与到自己喜欢的活动中去,在参与中健康身心,比如开展各类讲座、各类文体活动、专业竞赛等途径,影响大学生对手机的使用态度、充实自己的生活、锻炼发展社交技能等。

(2)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手段。从高校任课老师角度出发,积极进行课程的改革,优化教学内容,制定适合学生岗位需求的知识体系,采用适合该班级学情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积极的参与到课前、课堂、课后,建立课程过程考核的机制,课堂的态度、课堂的任务完成情况等都纳入课程的考核体系,这样增加学生学习新技能的渴望、紧迫感和积极性。此外,教师在课堂上要发挥教书和育人的职能,驾驭课堂,对课堂进行组织管理,对学生的注意力进行引导和提醒,加强师生的交流和互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是学的主体,享受学习的过程,从而可以减少学生在课堂上对于手机的依赖。

5.2.2家庭加强亲子互动,和谐家庭关系

当代高职大学生都是90后,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处在一个十分敏感年龄段,表面上虽然个性张扬、个体独立、自信要强,内心深处却空虚、孤独、心理素质、自制力弱,生活阅历的不足,更易出现情绪上的起伏,在qq、微信、微博等平台随时获取外界信息,又能随时随地联系他人,消解了大学生的孤独、不安全感,能在这些平台上得到心灵的安抚。这导致了这部分大学生对手机媒体的依赖。此时家庭的关心很重要,不仅要在生活给予充分的经济支持,父母更要关心了解孩子的生活和学习的状态,对于孩子的困惑要合理的引导,倾听孩子的诉求,做孩子心灵的导师,默默聆听,轻轻的安抚,取得孩子的信任,增加心灵的慰藉。

父母可以用寒暑假通过全家旅游、参加朋友聚会等方式增加亲情,子女和父母之间获得亲密的归属感。平时饭前茶后,多进行一些共同话题的讨论,和孩子交流思想,了解孩子的心理动态,建立和谐的家庭生活环境,做孩子生活朋友和人生中导师。

6结语

根据课题的需要,文中探讨了对手机依赖影响的主客观因素及相应的干预方法,为预防大学生手机依赖提供文献支持,该课题是以丰富手机依赖领域研究成果为目标,也为后续的相关研究提供思路。

参考文献:

[1] 赵希. 大学生手机网络使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调查与研究,2014 (4).

[2] 柯小敏.大学生手机依赖与无聊倾向性的关系:消极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5.

[3] 李春生.大学生手机依赖与孤独感及感觉寻求的关系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5.

[4]王薇.在手机成瘾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问题基于情绪表达与识别的探讨[D]杭州:浙江师范大学,2012.

[5]卜彦丽.体育锻炼对大学生手机依赖患者的影响[J].现代预防医学,2014,41(7):1242~1244.

[6]张晓旭.高校学生手机依赖问题探析[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3(2).endprint

猜你喜欢
干预对策高职大学生手机
医院悬挂式输液架细菌污染情况调查与干预对策
精神科住院患者院内感染现状分析及干预对策
“微文化”传播对高职大学生价值观影响及对策研究
高职大学生新媒体环境下诚信缺失的危害性
苹果手机黑产案件侦查与法律适用研究
关于高校体育课堂“手机”现象的思考
浅谈高职大学生考试诚信的养成教育
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及干预对策研究
手机锂离子电池充电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当代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现状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