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奉献与创造,人生才有意义
——记菲华各界联合会主席蔡志河

2017-12-01 03:34徐钊
就业与保障 2017年20期
关键词:五金店叔父菲律宾

文 /图 徐钊

不断奉献与创造,人生才有意义
——记菲华各界联合会主席蔡志河

文 /图 徐钊

自强不息 艰苦创业

蔡志河,1950年出生于泉州石狮一个小渔村——祥芝村,家里有八个兄弟姐妹,他排行老七。在他5岁时,父亲不幸病逝,使得原本并不富裕的家庭,陷入了更加贫困的境地。而值得庆幸的是,早年远渡重洋到菲律宾打拼的叔父,每个月都会寄钱回来帮助其家庭。这位叔父便是菲律宾著名爱国侨领蔡文春先生,他对蔡志河之后在菲的发展影响深远。

在家乡,年仅16岁的蔡志河,为了改善家庭生活环境,到一家造船厂当起木工学徒。三年之后,他又从事了会计等行当。由于当年是文革时期,蔡志河还当过民兵。

1973年,23岁的蔡志河前往香港投奔表姐。初到香港时,他到一家玩具厂,靠打工赚得每天15元的港币维持生计。为了能够赚取更多的钱,蔡志河几经周折,找到了一位潮州老板,经过面试后,这位潮州老板决定请他,薪水是每天45元港币。他十分高兴,更加勤奋努力地工作。几个月后,蔡志河经过认真考察装修市场后,与朋友合伙做起了装修工程生意,自己当起了小老板。

正当蔡志河的装修工程如火如荼进行时,身在菲律宾的叔父邀请蔡志河来菲帮忙。经过一番周折后,1975年,蔡志河正式移民到菲律宾。

稳扎稳打 有条不紊

初到菲岛,蔡志河被安排到叔父的工业(汽车)皮带厂里帮忙做事。勤奋好学的他,在来菲三个月后,基本掌握了菲语,并在较短的时间内成了工厂的管理员。

1978年,蔡志河结婚成家,叔父拿出资金给他开了一家五金店。“我叔父人非常大气,在我结婚后,他说你自己要独立了,不能老在这里打工,便拿钱给我开了家五金店。”蔡志河动情地说,“叔父为了我的前途着想,希望我将来能够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番事业。”

“早年我的家庭都是靠他的帮助,乡亲们都说我很有福气,叔父比自己的父母亲还要好。”蔡志河感慨地说,“叔父对我的影响很深,包括为人处事、生活各方面都帮助了我许多。”

1982年,蔡志河经营的五金店越做越大,生意也越发红火。同年,他还开了一家铝合金玻璃门装饰店,以及随着五金店商品销量的逐渐提升,蔡志河又增开了一家五金店。而这一切,除了在叔父良好的诚信经营影响下,与蔡志河努力奋斗是分不开的。

为谋求更好的发展,而立之年的蔡志河于1983年又做起承包建筑工程的生意。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当蔡志河完成工程项目的时候,不巧碰到政治动荡,开发商无法兑现资金。当时,他正急需现金来做生意,为了保本,他自愿扣除所得报酬,才将本钱拿回。

“我做生意不喜欢太冒险,因为有很多因素是没有办法预料到的。”蔡志河说,“看准了项目,要先考虑周全,稳扎稳打,不会为了做很大而投入大笔的资金,冒很大的风险。”

把握机遇 开拓进取

1986年,随着中国与菲律宾双边关系的日益改善,蔡志河以敏锐的商业眼光,捕捉到未来进出口生意的发展空间。

当年,蔡志河在当地的报纸上看到消息,菲律宾正逐渐开放政策,从中国进口的布鞋、汽车轮胎、地砖等商品可以在菲销售。蔡志河便牢牢把握机遇,从国内进口汽车轮胎、布鞋等商品,都取得了不菲的收益。

由于进出口商品具有可观的利润,蔡志河开始转战到其他的进出口商品上。不久,他发现,随着越来越多新侨移民到菲律宾,大多数人都在从事进出口生意,竞争也变得较为激烈。

1990年,蔡志河与堂弟(叔父的儿子)成立了一家房地产公司,在开发地产项目期间,蔡志河逐渐积累了雄厚的资金。

随后,善于挖掘商机的他,于1997年做起了批发钢材等建材生意。蔡志河笑言:“批发商就是要做量,有了雄厚的资金基础,我们购买了很多钢材,卖给零售商,利润相当可观。”

1997年,蔡志河成立了一家房地产公司,与堂弟各管理一家。目前,两家房地产公司共开发4万套房子,占地面积达到300公顷,并且每年还约有五千套房子在建,其地产业在菲律宾已占有一席之地。

蔡志河的事业迅速发展壮大,1999年,他新建了一家纤维板工厂。如今,十多年过去了,其产品仍十分畅销,垄断着菲律宾纤维板行业的大多数业务。

知性者同居

蔡志河说:“叔父常常对我说‘与人相处要做到知性可以同居’”。

蔡志河举例子说,比如两个人相处都了解对方的脾气,便可以很愉快地相处,当对方做错事情的时候,才不会全盘否定掉。他说:“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对于缺点,我们要包容他、原谅他,这个很重要。”

事实证明,为人豪爽亲和、处事务实低调的蔡志河深谙其中的道理。他在面对员工出现错误的时候,总能以平常心对待,能够体谅对方。蔡志河向笔者介绍,1997年的时候,刚成立的房地产公司,一个管理员买下一块土地,属于农业用地,必须经过数年才能开发。然而,蔡志河从未责怪他,他明白对方不是故意的,公司仍然全部由他来管理。而这名管理员也是一位知恩图报的人,直至2001年,在多方努力下,历经四年之久而无法开发的农业用地,终于水到渠成破土动工了。

一位在蔡志河的建材供应商行从事管理工作的菲律宾人,有着丰富的管理经验,但是有时发起脾气来,可以一个星期不理会老板。蔡志河从不计较,因为他明白对方的脾气。他告诉笔者,一星期以后,对方就恢复过来了,就没事了,因为对方从小跟自己的父母就是这样的脾气。蔡志河由衷感慨:“知性可以同居,这句话说起来容易,但用起来很难,这也是我一生受益不尽的哲理。”

理解了这句话,蔡志河与自己的员工相处起来就十分融洽,而当外面的公司出高薪聘请他的员工时,他们都不愿意离开与蔡志河共同奋斗的地方。

回馈社会 无私奉献

如今,在菲律宾生活已有30余年的蔡志河,从未忘记服务菲华社会、回报桑梓。早年受叔父的影响,他于上世纪80年代便参与了菲华社团活动。先后加入了菲律宾洪门进步党总部、旅菲祥古莲联乡会、石狮二中菲律宾校友会、菲律宾石狮市同乡总会、旅菲各校友会联合会等诸多菲华社团。后经推荐,先后担任菲华各界联合会主席、菲律宾乒乓球协会理事长等社团职务。

蔡志河不仅热衷于菲华社会公益事业,而且还十分关心支持教育事业,在他担任旅菲各校友会联合会常务理事期间,总会负责培养一批学生,一直供到他们完成学业。

蔡志河开发的地产项目

故土根深,游子情长。在他的心目中,始终有着魂牵梦萦、挥之不去的故土情结。当祖国发生各种自然灾害的时候,总会牵动着蔡志河的心。2010年,青海玉树发生地震时,他在第一时间内积极参与菲华社团各种捐赠活动,奉献爱心,祈愿灾区的群众能够早日重建家园,恢复正常生活。

虽然常年旅居海外,但蔡志河对于家乡的教育事业始终没有淡忘。早年,蔡志河与二哥在祥芝中心小学设立了100万元人民币的教育基金,以资助家乡的莘莘学子。此外,他还积极主动参与家乡教学楼的建设,慷慨捐赠。而这一切的善举,与支持帮助他的叔父是离不开的。

如今,蔡志河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子女将来能够取得比他更好的成绩。他告诉笔者,他从小就培养三个子女独立自主的习惯,教育他们要学习国语、闽南话。他们大学毕业后,都要在外面谋得一份工作,并且在工作两年之后,才能回到自己的公司帮忙。

一位哲人曾经说过:“人生的价值不在于积累多少财富,而在于对社会做出的贡献。”不容置疑的是,这位旅居菲律宾多年的闽商,凭借着一股坚毅不屈、勇往直前的精神和满腔的热情,无私地为菲华社会服务,为祖国家乡的各项事业热心付出、默默奉献。

猜你喜欢
五金店叔父菲律宾
忙碌的五金店
2022年上半年菲律宾大米进口增加近30%
小五金店为什么生命力强
7.0级强震袭击菲律宾
五金店:藏在小区门口的秘密
谁认识的人多
由新见阳小叔父鼎看叔姬鼎等铜器及相关问题
血浓于水的亲情(中篇小说连载十)
菲律宾・邦板牙省
菲律宾独特的“绑架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