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非绝对者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序言》笔记选段:为什么真理之为知道的体系

2017-12-01 09:28张圣国
长江丛刊 2017年13期
关键词:序言现象学选段

张圣国

绝对非绝对者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序言》笔记选段:为什么真理之为知道的体系

张圣国

选段“真理之为知道的体系”认为,实存的真理就真实的形态来说只能是科学的真理体系。知道的体系,虽然由于其时代的要求确定的,外加各方面的渊源有机所成的,但是并没有完全脱离究极的绝对。照这里看来,绝对者是一个究极指称,只是一个僵死的普遍者。绝对,是全体,括号以一切前提的体系,活动和过程是它的主要特征。

真理 体系 绝对者 绝对

哲学是什么?这个问题一旦提出来,不论我们作出有丰富内涵的何种形式的提问和回答,它就是并且都是也只是在独断的前提下展开的,而且不受控制地发展下去,一直寻取到并能够达到完满为止,这一切都只是未完成的状态,按照哲学传统,真理的获得似乎是这一过程的终点,那么究竟在被描述为终点的目的是什么,也许无法回答,这就如同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的流布,往复于求索的过程里,而永无止境地活动着一样。以设定一个前提作为它的学习和研究最直接的方式,就一般来说,阅读是一个人的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不言而喻读书当是最重要了。当我们打开一本书的时候,在即将进入享受的阅读过程之前,都会仔细阅读著作正文之前的序言,仿佛在序言中作者已经交代了写作的目的和动机以及与其他著作的差别。然而,《精神现象学》的《序言》似乎也没有脱离如此坚实的窠臼。与其普通作者所要达到的目标来看,这里主动而深刻地批判了普通著作的写作方式不适合于哲学著作的写作,这就有目的地批判了哲学著作的普通做法并且也毫无保留地提出本书的目的,看似批评了自己正在犯的错误,而且还继续将此项错误继续地错误下去。

这样,就从哲学著作的序言与普通著作的差异出发引出普遍者不能孤立存在,一旦孤立即使一个僵尸的规定性,随之而来的效果是不能达到真理的确切获得,更为严重的问题在于僵尸的普遍者永远只是“爱智慧”命名,在这个体系和知识确定性的时代要求,现实的知识本身应当取代“爱智慧”的名称,反过来,也只有对其过程的前进凸显出人们从教养到严肃的直接性。因此,在绝对对立的关系中就必然出现了绝对者与绝对的冲突。体系作为二者不再是彼此的规定已经囊括了一切彼此成立的前提。

一、真理之为知道的体系提要①

在普通的著作的序言里似乎不是按照这样的形式论述的,毋宁在序言中向读者展示作者在著作里的设定的目的和写作动机以及讨论与相同主题的其他著作的关系。读者通过阅读这部著作,就显而易见地知道了作者究竟写作这本书想要展示什么和为了什么以及与其他著作的关系。哲学著作的形式不可能在序言中就论述了全部的本质,也就更不会明确著作中设定的目的,而且写作动机也是非确定的。一篇序言在普通著作之所以不同于哲学著作里的论述方式在于哲学著作,与普通的著作不同,讨论的主题有一个属性,那就是它包含着特殊性的普遍性,由此会出现这样的假象,亦即在哲学著作的序言里按照普通著作的序言里论述了的内容那样也只不过是僵死的普遍者,并且是史料性和缺乏概念的。倘若就相同的主题与其他著作的关系进行规定,这就完全遮蔽了对真理的认识。而且,对立的真理与错误就哲学体系里来说都是必然的环节,而不是正如人们通常追问的那样,哲学著作“设定的目的”和“写作动机”以及讨论与“相同主题”的其他著作的关系一目了然于其所到达的结论里。

事情(Sache)在目的和具体展开过程以及结果的全体里才是现实的。然而,“差异是事情的界限”,于此而进行的工作并不是在把握事情,而是最容易的判断工作,与最困难的陈述事情的工作相比,对事情的理解也只是比较困难而已。虽然处于这样情境中的事情,伴随着人们的活动被排除的直接性,普遍,得到了强烈地寻取,但是生命的教化要求不满足于普遍本身。因此从过程出发所欲趋向的目的以及最后的结果一起的全体,当然也不能将其构架的差异作为零部件而孤立起来,这样的全体即是《精神现象学》所致力于完成的事情,从哲学被规定为“爱智慧”到“现实的知识”的超越。不仅如此,在时间的维度里呈现出来,也是其唯一的使命。

二、知道的体系

根据于“真理之为知道的体系”选段的提要,着实对于事情如何理解的问题为作为真理的前提,继而明显地感受到对立的东西充满了全部内容。从此处的论述构架来看,显而易见的出发点只是于哲学著作与普通著作就序言的任务之比较而言的,在哲学著作的序言里纯粹提出的僵死的普遍者而并未传达其所应当具有的使命。换一度而更为确切地来说,僵死的普遍者不能成立,这是要求体系的哲学提出来的。那么,究竟为何不能够在此意义上必须以体系为前提,这是独断的。

原文举例说明,解剖学仅仅认识那些僵死的普遍者,并没有掌握解剖学,这是因为解剖学是有机体系,各大要素之间的联系并不是完全割裂的,在广义理性的参与下独立出来的一般观念都完全已经脱离了有机体系,由此获得的知识并不必然是真正的知识,真正的知识就解剖学来说必须涵括一切有机的解剖系统,形成科学的知识,也即是科学。这是由于《精神现象学》的前提,当然也是独断的,科学(Wissenschaft)“是最高的智慧和完满的知识”,“意味着一种终极的、完满的、系统的知识”②。

因此,之所以将真理使其成为现实的知识的直接目的就在于创建一种体系性的“最高智慧和最高知识”,它的究极性是确定的。在这样的追问下,放眼这部著作所在的时代的要求也即是德国古典哲学时期和德国历史的现状以及有其直接同样也是最重要的渊源古代希腊哲学,似乎能够得到合理的解释。

就德国古典哲学以来,自从康德开始的半个世纪,也就是从《纯粹理性批判》1781年出版到1831年黑格尔去世的50年,以及从1804年康德去世到1854年德国古典哲学家最后代表谢林去世的50年之间,两个五十年具有一个显而易见的特征,那即是哲学体系的时代。1789年莱茵河的彼岸发生了震惊世界的法国大革命,寻求以及十七和十八世纪的自然科学革命,这些时代的要求不能不以体系化的哲学呈现出来。然而,从渊源深厚的古代希腊哲学的历史与德意志的继承来看,源自古代希腊的哲学,爱智慧,从原本的知识经过巴门尼德的开启,到柏拉图两个世界的发展,再到亚里士多德的阐发,已经具备了究竟的意义,也就是从最高和终极的意义理解哲学了。

从上述哲学史的历史的视野,当时的时代的要求,以及社会的包括政治的变革,或许都已经预示着哲学不能不是体系的哲学。因为,“哲学的使命是要把握这个现在所是的东西,因为这个所是,就是理性。倘若它的学说确实超越了时代,并且建立了依照应然存在的世界,因此这个世界也诚然存在,只不过存在于它的意见里。”③《法哲学原理》中的这句话告诉读者,并且深度揭示了为何在体系中去把握真理,以及绝对和绝对之间的关系及其内在构架。由此,科学的体系,按照本义来说,只能理解为知道的体系,或许更为恰当。

三、绝对者与绝对

绝对者(Absolute),有的理解为:绝对物,或者理解为:绝对,通常所列举的含义④都在混沌地理解,也都在混沌地使用,这当然在著作的原本中也是这样混沌地出现的。悬置文本的其他的细节,仅就这里选段的内容已经明确地说明了作为名词使用的Absolute,从文本内容的论述中的确在不同的语境下它既有绝对者的意思,也有绝对的意思,但是对于这一诸多意义的词语,对照文本具体出现的上下文,似乎已经明确地区分了绝对者和绝对的意义。也就是说,绝对,非绝对者。

选段:真理之为知道的体系认为,实存的真理就真实的形态来说只能是科学的真理体系⑤。照这里看来,绝对者只是一个究极指称,而绝对与此相互分别,仅就可以论述和言说的形态应当是全体系的指称,而不是只针对究极的存在。

从范围的关系来看,似乎会出现这样的假象,绝对本身也是绝对者。这是由于纯粹就绝对本身来说,也只能是绝对者对其的描述才出现在这样的体系关系之中,这是由于选段篇尾一言提示着,以必然性“揭示出哲学在时间里如何逐步上升为科学体系”,⑥犹言科学体系的时间向度不能或缺,这仅只是就此处所得也可能超出了题中应有之义。虽然绝对乃是一个体系的大全,以“抽象的存在等于不存在”的观点来看,绝对要么是不存在的,要么就是一个绝对者。然而如此依照这样的理路并非得出这样的看似确定性的结论。因为时间的维度,是作者在这篇序言开头所提出来的目的,是即将致力于为哲学辩护并且将其成立于真理之为知道的体系的活动,依照序言的观点,那么它只是一个僵死的普遍者。从这样的向度来看,前面那个被称为绝对者的东西并不是绝对,也不是在时间中致力于实现的东西,而是一个僵尸的普遍者,也即贺、王译本被译作的“僵死的共相”。关键在于,如何理解在时间中呈现哲学体系的必然性。

因此,从哲学著作,与普通著作的序言的写作比较之中,获得了清晰而明确的观点,那即是僵死的普遍者并不是哲学的要求,同样对于那些所被误解了的并且自认为已经实实在在地把握到了而且沾沾自喜的人们来说,对于事情的把握而言最简单的是对其进行判断,比较困难的是进行理解,最困难的是对其陈述。这也就从整体上说明绝对作为一个大全的体系要想弄懂是极其困难的,而且还必须与其具有密切联系然而又彼此分别的绝对者不与混淆,似乎都是需要在时间中展示其必然性,由此才能得到消解,最后以至于解决对其大全体系的质难。

注释:

①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 Werke in zwanzig Bänden. 3 Phänomenologie des Geistes. Auf der Grundlage. Eva Moldenhauer und Karl Markus Michel. Suhrkamp Verlag Frankfurt am Main 1970(S): 11~14. 按照贺、王译本所添加的标题为“真理之为科学的体系”,此处之所以定名为“真理之为知道的体系”在于依据苏尔坎普本研读之后于整个文本内容的理解与此不同.

②黑格尔著,先刚译.精神现象学[M].人民出版社,2013(6)3~4.

③TWA,7, 26.

④张世英主编.黑格尔辞典[M].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1):574~580.

⑤TWA, 3, 14.

⑥TWA, 3, 14.

[1]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 Werke in zwanzig Bänden. 3 Phänomenologie des Geistes. Auf der Grundlage Eva Moldenhauer und Karl Markus Michel. Suhrkamp Verlag Frankfurt am Main,1970.

[2][德]黑格尔著,贺麟,王玖兴译.精神现象学(上卷)[M].商务印书馆,1979(6):2.

[3][德]黑格尔著,先刚译.精神现象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10):1.

[4]贺麟著.黑格尔哲学讲演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7):1.

[5]张世英主编.黑格尔辞典[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1):1.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

张圣国,贵州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中国哲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古典认识论。

猜你喜欢
序言现象学选段
序言
序言
序言
从中心到切线:现象学心理学的当代反响
《名人传》序言
选段精读角
现象学研究力作:《胡塞尔发生现象学研究
——兼论现象学对经济学的影响》评介
选段精读角
选段精读角
选段精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