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工科院校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创新

2017-12-01 09:28陈淑芳
长江丛刊 2017年13期
关键词:实训岗位技能

陈淑芳

民办工科院校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创新

陈淑芳

实践教学已成为国内外高等院校共同关注和研究的焦点,是实现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最有效、最关键的途径,实践教学改革是民办高校转型提质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实践教学应以提高学生岗位工作能力为宗旨,构建“一个中心(工程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三个系统(能力结构、实现途径、保障体系)、四个模块(实验技能训练、操作技能训练、岗位单项技能训练和岗位综合技能训练)”实践教学体系,整合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建立有效的实践教学保障体系。

民办院校 实践教学 教学体系 改革

实践教学作为民办工科院校得以发展和创新的基础,办学定位为“地方性、应用性”,培养出直接参与工程实践的应用技术型人才,为实现“以职业需求为核心,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实践体系为主体,以毕业生就业为导向”的这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和规格定位,必须强化实践教学,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现,创新实践教学运行管理模式,保证实践教学质量。实践教学目前已成为国内外高等院校共同关注和研究的焦点,是实现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最有效、最关键的途径。随着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与发展,实践教学改革也成为民办高校转型提质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因此,民办工科院校应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通过不断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强化实践环节,[1]着力培养具有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级应用技术型人才。

一、以提高学生岗位工作能力为宗旨,构建模块化实践教学体系

我校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科学地构建了实践教学体系,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在整个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构建了“一个中心、三个系统、四个模块”的实践教学创新体系。模块化实践教学体系紧扣“一个中心(工程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按照“三个系统(能力结构、实现途径、保障体系)”、涵盖“四个模块(实验技能训练、操作技能训练、岗位单项技能训练和岗位综合技能训练)”,符合认识的发展规律,可真正锻炼学生工程实践能力,达到培养高素质现场工程师的目的。

紧扣“一个中心”就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提高学生岗位工作能力为宗旨,以培养工程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线,贯穿学生培养的全过程。

按照“三个系统”(能力结构、实现途径、保障体系)的思路,对每个实践教学环节按照现代建筑业技术发展对人才专业技能的要求,建立专业技能实训项目,制定专业技能实训教学大纲,组织各项技能训练,保证训练质量。

根据学生就业岗位素质技能能力要求,结合能力培养规律,制定了由实验技能训练、操作技能训练、岗位单项技能训练和岗位综合技能训练4个模块构成的创新实践教学体系。

(1)实验技能训练模块。以培养学生专业基本技能与能力为目标,主要实践教学环节为技术基础实验、基本技能实训,重点培养学生基础实验和专业基础实验的基本测试实验、测量仪器使用、常规实验方法、数据分析和处理等基本技能与能力。

(2)操作技能训练模块。以培养学生的专业基本操作技能与能力为目标,主要实践教学环节为施工工艺操作实训、工程测量仪器操作应用、工程方案编制等,重点培养学生工程测量、施工工艺操作、工程方案编制等技能与能力。同时,通过工艺操作训练,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通过与地方劳动部门建立联系,组织学生参加理论与操作考核,为获得国家级等职业资格证书提供保障,使学生既得到专业技能训练,又可获得相关职业技能资格证书或上岗证书,增强了学生就业竞争力。

(3)岗位单项技能训练模块。以培养学生专业专项能力为主要目标,主要实践教学环节为专业实验、项目见习和课程设计。

(4)岗位综合技能训练模块。以培养学生专业综合能力为主要目标,主要实践教学环节有岗位实习、专业综合实训、专业综合性实验、综合项目制作、专项工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强化能力训练的综合性、系统化。

各实践教学模块,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由技能训练到能力训练;由单项训练到综合训练,不断强化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毕业生的市场竞争力,符合技能能力培养规律。

二、整合实践教学体系内容,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围绕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要求,不断更新和整合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使实验、实习、实训、设计、调试、制作相互结合的实践模式,在内容、形式、方式等方面具有多元化特征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利用现代实践教学技术创新实践教学模式,保证实践教学质量。

根据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性质、特点,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式,如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问题教学、案例教学等多样化教学方式,引入计算机辅助设计、多媒体辅助技术、模拟实践技术、仿真技术等最前沿的实践教学手段,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在实践内容选择、实践时间、工程项目选择、实践场所等方面,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充分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如在项目式教学中,项目作为一个完整的训练单元,有目的、要求、方案、实施步骤和考核标准,能发挥学时主观能动性和学习兴趣的是项目的产品(可以是一项制作、一个工艺设计、一件作品等),学生通过项目制作,可以提高学习兴趣,学生在干中学、学中干,收到很好的效果。[2]

三、建立有效、规范的实践教学保障制度

(一)全程化的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为实现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总体目标,制定和编写科学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把4年的实践教学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树立全程化的质量管理的理念,对影响教学质量的全过程和各种因素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总结,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管理的成效。对每一个实践教学环节,从动员开始,到实践过程中的每一环节,再到最后答辩、笔试等实践环节都进行全过程管理,从而调动每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与时俱进的校内、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实践教育基地的正常运转对于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对于教学单位促进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工作,强化社会服务职能和提高社会效益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加强校内外实践教学实习基地、工程实训中心建设,加大人力物力投入及管理运行机制建设,充分发挥基地在职业能力和素养以及创新能力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根据不同专业学生实践教学的需要,为广大学生创造更多的接触工程、管理实际的机会。

(三)高水平“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关键,是保障学生实践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因此,建设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势在必行。民办院校师资构成多元,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引进的高校毕业生,构成青年教师队伍;二是招聘的高校退休的高水平教授组成学科带头人队伍,这部分人对学校的学科专业发展、教学建设与改革发回来重要的引领作用;三是外聘各高校和企业的业务骨干,形成各专业带头人队伍,其对于教师队伍建设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发挥主导作用。因此,民办院校要建设高水平的双师型师资队伍,重点是建设自有青年教师队伍。通过实行导师制、开展岗位技能练兵、派出参加工程实践等加强对自有青年教师专业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鼓励其考取各种执业资格证,以提高“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实践业务能力。同时对参加实践教学的教师严于把关:一是配备过硬的实验、实训、实习指导教师指导实践教学。要求实验员要有娴熟地掌握实验技术和方法;要求实验、实训、实习指导教师参加相关的岗位技能培训并获得证书。[3]二是聘请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一线专家、高级技术人才指导实践教学,并引领自有青年教师尽快成长起来,以便指导实践教学,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

(四)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建设

根据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性质、特点制定综合性全程考试模式,强化学习过程考核。通过考试考核办法和学生学业测评办法改革,建立以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中心的开放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实现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科学化、合理化。如验证性实验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操作能力,主要可通过学生实验过程来评价其实践动手能力。具体可通过实验方案设计、实验过程的动手能力、实验报告、笔试及答辩等项内容。实习方式可采用校内为主,校外补充的方式。

四、实践教学改革成效

通过实践教学体系创新,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具有开放视野的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人才。学生的综合素质、实际能力不断提高,应用型特征明显。表现为:(1)学生通过专业设计的技能训练,掌握了初步的工程设计能力;(2)通过施工的专业技能训练及施工业务实习,掌握工程施工能力;(3)通过CAD、天正、鸿业等计算机软件操作及计算机计算,掌握计算机操作能力;(4)通过举办数学建模大赛、测量技能大赛、毕业设计大赛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5)通过开展演讲及其他社会活动、培养学生沟通表达能力。

近五年,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及吉林省大学生电子大赛、数学建模大赛、省级测量技能大赛、省级毕业设计大赛等,取得良好的成绩,获得省级三等奖及以上奖励880余项。共有22个创新项目3个创业项目列为省级大创项目。

总之,在改革实践中,学生专项应用能力将得到明显提高,综合素养将位于同类院校中领先位置,并起到示范作用,其办学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得到明显提高,同时也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

[1]孙树文,庄志军,白永国,林琨智.一般工科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在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中的作用[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07(6):17~19.

[2]郑家茂.构建”做中研”相结合的创新实践平台,促进学生”做中学、学中研、研中创”[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1):1~2.

[3]张忠福.建立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实践教学体系[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2):11~14.

(作者单位: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

本文系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教科研课题【JGJX2015D317】,项目名称:独立学院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运行模式创新研究,起始时间2015年7月-2017年6月。

陈淑芳(1974-),女,副教授,硕士,市政工程专业,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市政与环境工程系副主任,研究方向:水处理。曾参加了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教研课题10项余项,其中主持3项;发表专利2项,校内课程讲义2部,主编教材1部;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EI检索1篇,核心2篇;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三等奖1项;省级优秀课一门(2009年);省“十二五”特色专业一项(2011年),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1个(2015年),吉林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2016年),吉林省优秀教学团队负责人(2016年)。

猜你喜欢
实训岗位技能
青春,在为国奋斗的岗位上闪光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基于OBE理念的工程造价实训课程教学探索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项目驱动的启发式程序设计实训探索与实践
现代通信实训教学平台的建设与实施
劳动技能up up!
拼技能,享丰收
走进“90后”岗位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