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科技界代表谈创新

2017-12-01 01:57本刊综合报道
中国科技产业 2017年11期
关键词:体系科技企业

◎ 本刊综合报道

十九大科技界代表谈创新

◎ 本刊综合报道

如何营造一个更好的创新环境

中央电视台记者:科技创新对于每一个科技工作者来说都是一件特别重要的事。从现在到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只有不到3年的时间了,而创新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请问各位代表觉得现在的创新环境怎么样?对于营造一个更好的创新环境你们有什么建议。

王志刚:到2020年我们进入创新型国家,确实时间很紧。作为科技管理部门,我们也确实感到时间紧迫、压力很大,一种责任感或者说是赶快工作的动力也在“茁壮生长”。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我们国家走的是一条“以人才强、科技强带动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道路。实际上,世界各发达国家,无一不是科技强国,这也是有规律性的。

所以围绕着如何让科技人员开展科研活动更方便、更自主、更有支配权,我们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都是围绕着科技人员在项目管理和财政科技经费的使用方面,让科研人员更有自主权。比如在经费使用方面,现在课题的结余经费留给单位统筹使用,课题组可自主选择科研课题。

编者按

在党的十九大会议上,科技领域的发展变化备受关注。科技部党组书记、副部长王志刚,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的研究员、分子系统生物学研究中心主任王秀杰,浪潮集团首席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恩东,陕西省委科技工委书记、科技厅厅长卢建军,南昌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江风益等科技领域的党代表与记者们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

科技成果转化方面,过去职务科技成果转化后,个人可能不一定有太多利益,现在修订后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明确规定,科技成果转化收益的50%以上要奖励科研团队,这样他们就有积极性了。

现在要强调对基础研究、技术创新、产业化实行分类评价,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从事基础研究有很不确定性,比如引力波,虽然100多年前爱因斯坦就做了预言,但是结果发现和结果印证却具有偶然性,这就是科学逻辑和实证。所以,我们要尊重基础研究的特点。

技术是有成熟度的,有的是9级成熟度,有的12级成熟度,一篇论文肯定不能转化,但是技术到了什么成熟度能够转化,也要有标准,也要有不同的评价。

关于产业化问题,我们鼓励科技人员跟企业合作,或者自己办企业。一些著名高校、科研院所的知名教授也想办企业,但是缺乏企业经营管理经验,可以让有经验的人来办,教授还在实验室里面搞科研,但他有股份,有话语权。

以上这些,都是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的政策措施。越是时间紧,我们越是要聚天下英才到中国创新创业,这样中国进入创新型国家才更有把握。

王秀杰:我想说的是,在整个创新驱动发展的过程中,女性科学家、女性科研工作者实际上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国家也对于女性科学家、女性科研工作者有很好的支持。比如说,从国家到地方都有一些相应的对女性科研人员的奖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优秀青年科研基金”评审要求中,男性科研人员申请截至年龄是38岁,女性科研人员是40岁,这些都是国家对于女性科研人员的尊重的体现。

具体来说,比如我们在项目申请、经费预算、项目经费执行、项目执行汇报等环节都有了一些很好的简化和灵活性。科研活动很多是不可预期的,我们在研究过程中会遇到一些新的情况,比如出现新的科学增长点,现在的政策在经费和项目管理上都给予我们很大的灵活度,使得科学家能够有资源、有条件去捕捉到科研过程中发现的新的增长点,使得他们成为一个新的发展方向,能够更好地在创新发展的探索中取得更多引领性的成果。

关于未来需要改进的地方,从我们的体验来讲,现在的趋势是越来越国际化、大科学,也越来越需要发挥学科交叉的优势,很多关系国计民生重要的科研项目都需要各个领域、各具专长的科研人员协同工作。在这方面国家已经制定了一系列鼓励协同创新的政策。尤其在十九大报告中,又特别提出要打破部门利益的藩篱。我们想,未来在科研评价方面也应该会有一系列非常好的政策,去促进科学家从科研的目的出发,更好地合作、更好地为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的愿望做出科技方面的贡献。

卢建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而科技创新的第一要素就是科技人才。所以从去年的科技创新大会以来,我们落实总书记

的讲话要求,最大限度地激励科技人员创新,更加充分地尊重科技人员创新,以更加包容的胸怀宽容科研失败。我们国家正在形成一个良好的、适合科技创新的环境。

我作为一个地方的科技工作者来说,陕西有27.6万科技人员。如何真正激发人才的

原动力,推动知识价值导向分配机制的落实,这就需要科技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科技创新作为产业的“供给侧”,同时也是创新政策的“需求侧”。所以,科技创新和政策、制度创新一定是双轮驱动,才能真正推动科技工作者创新的原动力,才能真正加快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的转化。

王恩东:这几年我们科技人员的工作环境、创新环境有了非常大的改善。我是来自企业的,可能相比来自于高校和研究院所的同志们,更有体会。因为企业本身机制就比较灵活,像我们企业里面的研发人员,无论是收入还是发展通道,这些年都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好,研发人员和管理人员一样,都有同等的上升通道。在收入上,研发人员不仅有基本的工资,还有项目承包奖、产品效益奖。所以应该说,这些年我们企业在研发上的投入有了非常大的提升,在研发队伍的建设上也有非常大的发展。

在政策层面也有很好的改进。由于政府更加支持、关注科研人才的引进,像我们引进高端人才,政府有很多政策支持。科研人才不仅在企业有比较好的收入,在政策层面,比如住房、小孩入学等都有很好的待遇。这些对于研发人员来讲都是很好的吸引,在我们研发团队里面就有不少从国外回来的人才。

如果说要提一个改进建议的话,我们说企业是创新的主体,这5年来,应当说国家在科技体制改革、科技规划当中,已经吸纳了大量来自企业的意见。我还是想说,要进一步加强对企业意见的征求。因为企业是直接面向应用、面向用户的,他们对于技术和市场的敏感度可能更高,对于技术的需求可能会更加明确。也建议能够有更多来自于企业的专家参与到国家科技政策规划的制定工作中来。

王志刚

卢建军

江风益

王恩东

王秀杰

如何真正推动我国产学研的深度融合

人民网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特别强调,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想请问卢建军代表,您对这个提法有着怎样的看法?有着怎样的切身体会?

卢建军:这两天正在夜以继日地在学习十九大报告,报告的第五部分我特别关注,特别激动地看到了“深度融合”这四个字。十八大报告也同样提到了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但是十九大报告在“相结合”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提出“深度融合”。

我们国家进入了一个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明确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刚才这位记者朋友已经提到的,2035年我们要基本建成现代化强国,那么这个目标的内涵有三个:第一,经济实力大幅跃升;第二,科技实力大幅跃升;第三,我们要进入创新型国家的前列。可以看到,这个奋斗目标和科技创新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刚才志刚部长讲到,经济、产业、科技之间的关系,报告中提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我关注到其中提到了四个体系。

首先是现代化的经济体系。因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这样一个现代化的经济体系有三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一是要突破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二是要突破完善经济结构的调整;三是要突破新旧动能转换。这是我们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要着力突破的三个重要任务。

经济体系是靠产业作为支撑。十九大报告里面提到,我们要建设的产业体系是以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和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所以有这样的一个现代的产业体系、有四个要素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来支撑我们的现代化经济体系。这其中,我们科技充当的角色简单地讲就是新技术、新产品、新的商业模式、新的产业生态。这就是我们要通过科技创新来推动发展方式的转变、经济结构的调整,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

还有我们的技术创新体系。报告里面提到了要加快构建国家创新体系。国家创新体系中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这是一个板块;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这是一个板块。所以我特别关注深度融合这四个字,下一步如何继续深化,需要深入推动高等教育的体制机制改革,科技的体制机制改革,产业创新的改革,才能真正能够推动我国产学研的深度融合。

陕西作为一个科教大省,有116所高校,1171家科研单位,有61位院士,有近200位千人计划专家,有近30万科技活动人员,还有近百个国家级研发创新平台。这样一份清单就使得我们必须要推动建设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越是欠发达地区,越需要创新驱动发展。我们省科技厅作为省级科技管理部门,在深度融合方面开展了积极探索。过去企业委托高校,一纸合同委托项目,高校的追求是高水平论文、高水平成果、发明专利;企业的追求是有市场、低成本、高工艺。这两个追求、这两个目标没有同步到一个点上。而且大学重点在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骨干教师大批离开校园到企业去兼职就业不现实,而国家又倡导骨干科研人员携带科研成果到企业创新创业。陕西就按照志刚部长所说的,推动企业作为市场主体、需求主体、投资主体和管理主体,由企业联合高校在校园或者校园附近建立校企深度融合的新型研发平台,使大学的教师上完两节课后,可以直接到企业研发中心工作,推动校企的深度融合。我到美国佐治亚州的佐治亚大学及其他几所高校考察过,他们都是以这样的方式推动产学研合作的。现在我们已经启动40家高校试点,推动这样的深度融合,同时充分发挥3所985、8所211大学的核心带动作用,在国防领域通过西安交大、西北工业大学、西北科技大学作为纽带,整合优势资源,建立军民深度融合研究院、兵器工业技术研究院、国防电子信息研究院。这样的通道建立起来以后,就打通了技术创新到产学研创新的通道,加上政策创新推动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我更愿意说打通了技术转移的通道。

我国LED技术创新驱动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的现状

中国日报记者:江风益教授,您是LED领域专家,曾经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能否请您谈一谈我国LED技术创新驱动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的现状,以及我国在国际LED产业的整体竞争力表现如何?

江风益:LED是一种节能环保的新光源,它的发光效率很高,比传统的白炽灯、日光灯高得多,所以它节能。我国LED技术和产业发展得很快,无论是技术还是产业都已经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从技术方面来说,白光半导体产业化光效已经和世界一流水平持平,或者是非常接近;从单色光方面来说,红、橙、黄、绿、青、蓝、紫各色光的发光效率都已经具有国际水平,除了红光与国际水平有一点点差距之外,其他光都与国际领先水平持平,其中黄光LED光效领先全世界。

从产业方面来讲,我国现在是LED的最大生产国,也是最大消费国和最大出口国。从生产规模来说,已经突破5000亿元规模,我国LED应用去年节电近1400亿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2亿吨。LED技术产业的发展为我国节能减排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我国LED技术和产业为什么发展那么快?我想:一是得益于国家的引导,体现了我们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国家在LED技术和产业发展过程中制定了总体战略,技术跟踪和技术创新同时布局,当核心技术还没有掌握、还掌握得不够好的时候以跟踪为主,但同时也布局创新。所以现在跟踪也跟踪得不错,创新方面也有自主技术,还有新的路线,其中还有部分领跑的技术。二是得益于以应用促发展的策略。当核心技术没有掌握好的时候,我们用人家的核心芯片、好的芯片做应用,把应用做上去,然后以下游的应用倒逼上游和中游的芯片发展。同时,中央各部委的协同工作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科技部、工信部、发改委、中科院、教育部以及各地方政府都全力推进技术和产业的发展。这就是为什么我国的LED能发展得这么快的根本原因。

绿色发展也要靠科技创新来实现

中国建材报记者:我想请问卢建军卢代表,十九大之前您刚刚考察了西部绿色建筑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我的问题是目前西部的绿色建筑发展现状如何?现在存在哪些亟待解决的难题?请您从科技应用的角度来回答一下。

卢建军:五大发展理念中,绿色发展也是一个重要内容,绿色发展也是要靠科技创新来实现的。陕西一百多所高校学科门类齐全,在环保、建筑、材料这些学科领域都有优势的科技创新资源,这次绿色建筑省部共建实验室就是我们的建筑科技大学来牵头的,科技部也专门组织了专家进行考察。因为绿色建筑与节能环保是一个交叉学科,而且是大跨度的交叉学科。我在高校工作了30年,突破学科门槛实现大跨度、深度的学科交叉融合这是一个难点,所以我们建设这个实验室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够实现优势资源的整合,实现大跨度的学科交叉,真正解决这样的系统性难题。我们现在很多的科学问题都是交叉学科的系统性问题,而我们现在的创新资源,尤其是高校的创新资源,还存在很多学科门槛、学科壁垒,所以我们希望通过这个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实现突破。

陕西是我国西部的科技重镇,我们除了发展陕西的科技创新驱动以外,还担负着西北大开放的重任,以及“一带一路”桥头堡的重任,所以西部的绿色环保建筑技术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需要依托科技创新研发来寻求突破的一个长远问题。

猜你喜欢
体系科技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