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护生病情观察课程临床见习实践与效果

2017-12-01 06:42王艳玲刘俐惠吴芳琴
护理学报 2017年11期
关键词:病情维度效果

孙 柳,王艳玲,刘俐惠,邓 颖,吴芳琴

(1.首都医科大学 护理学院,北京 100069;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世纪坛医院,北京 100038)

本科护生病情观察课程临床见习实践与效果

孙 柳1,王艳玲1,刘俐惠2,邓 颖1,吴芳琴1

(1.首都医科大学 护理学院,北京 100069;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世纪坛医院,北京 100038)

目的探讨本科护生病情观察课程临床见习模式的设计及实施效果。方法根据病情观察课程目标和课程特点,设计临床见习模式。选择教学医院中有代表性4个内科科室,在临床和学院双带教老师指导下,分小组完成问诊、检体观察和讨论内容,同时采用护理临床见习调查问卷对护生进行临床见习效果评价,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护生对病情观察课程临床见习模式的设计比较满意,护生对临床见习评价的总得分为(4.38±0.43)分,老师维度评分为(4.45±0.06)分,学生维度评分为(4.27±0.69)分,组织维度评分为(4.42±0.05)分,效果维度评分(4.54±0.56)分,均达到较好水平。临床见习效果与老师维度、组织维度、学生维度呈密切正相关(r=0.671、0.549、0.802,P<0.01)。结论病情观察课程临床见习模式设计和见习效果值得肯定,为开设病情观察相关课程提供借鉴。

本科护生;病情观察;护理课程;临床见习

病情观察能力作为高质量护理的先决条件,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越来越突显其重要性。培养护生从护理角度进行病情观察的思维和能力是现代护理以人为中心的教育改革内容,也是护理教育者面临的一项改革。我院于2008年全面启动护理“核心胜任力”本位教学模式[1],其中病情观察课程[2]以培养护生运用基本理论、知识、技能收集护理对象的主、客观资料,以确定患者健康状况及护理需要的能力,课程重点放在对患者功能状态的观察和判断上。病情观察是一项具有科学性、实践性和目的性的认知过程[3],对于护生病情观察能力的培养,医院内临床见习是该课程重要的组成部分。有学者指出在临床实习中,护生往往偏重于护理技能的学习,而轻视病情观察能力的培养[4]。目前国内尚未见病情观察课程相关报道,本研究旨在探讨本科护生病情观察课程的临床见习模式以及实践效果,为开设病情观察相关课程提供借鉴。

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选取2015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已完成病情观察课程的某年级2个班的本科护生 73 名,年龄 18~22(19.48±2.43)岁,其中女生 66名,占92%,男生7名,占8%。

2 方法

2.1 病情观察课程教学安排 病情观察课程是我院在4年制护理本科课程中开设的一门必修护理专业基础课程,开设在第3学期,共72学时。包括理论授课36学时,实验室教学24学时,临床教学见习12学时。该课程采用多种教学形式,比如理论教学、病情模拟问诊、模拟实践训练、高仿真情境模拟、临床实践等,从多角度进行本科护生的病情观察能力培养[2]。具体教学内容包括:绪论,病情观察的基本方法、护理观察记录的书写,一般健康状况观察,皮肤、指甲、淋巴结观察,头面颈部观察,呼吸状况观察,循环状况观察,消化状况观察,运动状况观察,神经状况观察,以及综合病情观察。由于国内尚无针对本课程的教材,在参考《健康评估》基础上,自编讲义和学生实践手册[2],并在使用中逐渐完善。

2.2 病情观察课程临床见习模式设计 护理临床见习是系统专业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护生获得课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完整知识而进行临床实践验证的教学方式[5]。病情观察课程的临床见习为12学时,每次3学时,共4次。选择教学医院4个内科病区,分别是呼吸内科、心内科、消化内科和神经内科,内容主要针对病情观察课程的设计循序渐进,例如第1次见习内容包括一般状态观察、头面颈状态观察、呼吸状态观察,以后每次依次加入循环状态观察、消化状态观察、运动及神经状态观察等内容,使课堂教学和临床见习内容一一对应,有序衔接。8~9名同学分为1组,由1名临床老师主带,每2组由1名学院老师协调参与,每个病区由学院老师(病情观察课程的主讲教师)和临床带教老师(具有至少5年临床带教经验)协商,课前选择3~5个病情中等、有交谈能力和阳性体征的患者,2~3名学生评估1名患者,真实情况下锻炼护生的问诊能力和检体观察能力,之后小组进行讨论、汇报并分享所有病例。每次见习结束后每名学生上交本次见习病历报告,计入平时成绩。由于见习前教师要进行集体备课,保证临床带教老师可以依据教学目标和大纲进行带教,同时可以和授课教师随时进行沟通和探讨,避免在见习过程中因教学内容不符合大纲要求或带教内容的随意性而影响见习质量,保证见习能够按照课程要求进行。

2.3 评价工具 采用调查问卷形式评价课程见习效果,在查阅和参考教学相关文献的基础上[6],结合病情观察课程的设计及临床见习特点,设计调查问卷:(1)学生基本情况;(2)学生对病情观察课程临床见习设计的总体评价;(3)学生对病情观察课程临床见习效果的评价。其中,(3)问卷包括4个方面:老师维度(15 条目)、学生维度(11 条目)、组织维度(11条目)、见习效果维度(20条目)。每条目按“从不、偶尔、有时、经常、总是”计 1分、2分、3 分、4分、5分,得分越高说明越满意,每个维度均分<2分为较差,2~4分为中等,>4分为较好[7]。该量表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依据,强调以丰富的学习情境为基础,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必须主动地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与自己先前的经验相整合,最终达到知识的意义构建,其中教师维度、学生维度和组织维度是过程变量,这3个维度既反映了整体见习情况,也是见习效果维度的影响因素[7]。因此,本研究亦分析了学生对临床见习效果评价中此3个维度与见习效果维度的相关性。研究问卷的Cronbach α系数为0.94。本问卷在学生学期末课程结束后,并完成所有见习任务的情况下,对临床见习整体情况及效果有充分体验的基础上,采用不记名方式进行调查。问卷由课程授课教师及研究者本人当场发放、当场收回,共发放问卷73份,回收有效问卷72份,删除信息填写不完整问卷,有效回收率99%。

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构成比表示,进行统计描述,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检验水准α=0.05。

3 结果

3.1 本科护生对临床见习设计的总体评价 79%护生对病情观察课程临床见习设计总体评价非常满意,21%护生比较满意,93%的护生认为病情观察课程临床见习有必要进行,96%的护生建议下一届教学继续采纳,对该临床见习模式设计的具体评价见表1。

表1 本科护生对病情观察课程临床见习设计的评价(n=72)

3.2 本科护生对临床见习效果的评价 本科护生对临床见习评价的总均分为(4.38±0.43)分,为较好水平。其中效果维度得分最高为(4.54±0.56)分,其次是教师维度得分(4.45±0.06)分,组织维度(4.42±0.05)分,以及本科护生维度(4.27±0.69)分,均处于较好水平。各维度中得分最高的3个条目和得分最低的3个条目见表2、表3。临床见习效果维度评分与老师维度评分、本科护生维度评分及组织维度评分均具有密切正相关(P<0.01),其中组织维度对临床见习效果维度的影响最大,详见表4。

表2 临床见习各维度得分高排前3位条目(n=72)

表3 临床见习各维度得分低排前3位条目(n=72)

表4 临床见习效果与老师维度、本科护生维度和组织维度的相关性(n=72)

4 讨论

4.1 临床见习是保障护生病情观察能力提高的重要方式 病情观察是一门从护理思维出发培养护理专业本科护生临床病情观察能力的课程。该临床见习设计紧密结合整体课程设计,同时也是整体课程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病情观察课程让本科护生通过对病情观察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并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较全面地收集患者主观资料和客观资料、筛检出常见异常健康状况、分析相关因素、正确判断和预测异常健康状况引起的常见护理问题,培养本科护生病情观察能力[2]。临床见习部分的设计是在评估临床教学资源和明确课程目标基础上,选择临床教学医院4个内科典型病区,呼吸内科、心内科、消化内科和神经内科,使本科护生在真实情况下锻炼问诊能力和病情观察能力,整体设计与课程的理论教学及实验室教学部分相互呼应,并循序渐进。例如,理论课程教授本科护生病情观察的方法(如问诊),在实验室教学部分让本科护生进行问诊模拟锻炼,然后在临床见习部分进行真实问诊能力锻炼。这样的设计保证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相结合,是提高护生病情观察能力的重要方式。

4.2 护生对病情观察课程的临床见习效果满意从调查结果可知,主观评价中全部护生对病情观察课程临床见习设计总体评价非常满意或满意。护生对临床见习评价的总均分为(4.38±0.43)分,处于较好水平,这些都说明护生对病情观察课程临床见习总体持肯定态度。超过九成的护生认为有必要进行病情观察课程临床见习,同时建议下一届教学继续采纳。马丽珍等[3]研究发现学历和工作年限是护士对病情观察认知的影响因素。学历越高,工作年限越长都和病情观察认知相关,这也提示在护士病情观察的思维培养过程中,在本科阶段开始病情观察课程非常必要而且得到本科护生肯定。

4.3 把握见习的所有相关环节是临床见习效果的保障 肖倩等[7]认为:设立明确、具体、可衡量的见习目标;选择合适的带教老师;使用合理的见习教学方法或模式;做好见习组织管理以及使本科护生正确定位、提升学习兴趣是保证临床见习效果的5个关键环节。本研究结果也证明这一观点,护生临床见习效果和教师维度、本科护生维度以及组织维度呈密切正相关(r=0.671、0.549、0.802,P<0.001)。其中组织维度的影响最大,和李蓓蓓[8]的结论一致。因此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和组织效率,规范教学环节,尽量免除“安排松散”现象,合理安排见习教学时间和学生分组人数,对保证见习各环节的有效落实和质量具有更重要的作用。同时护生对各个维度的评分均达到4分以上,为较好水平。另外,有学者指出[9]通过经验分享方法能有效的提高低年资护士病情观察能力,在临床见习的讨论部分,也相应增加了临床带教老师病情观察经验的分享。另外有学者[10]建议组织编写“见习指导手册”,使临床见习课更加规范、更具可操作性和可衡量性。本课程也设计和使用本科护生实践手册,这些也是保证临床教师与本科护生之间学习的目标趋于最大程度的一致。

4.4 病情观察课程临床见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病情观察课程临床见习目前在本学院已实施7年,运行良好。但是,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从各个维度评分的较低项目中可以看出,例如教师维度最低1项是“见习时带教老师常常被其他工作打扰(3.37±0.18)分”,是因为临床带教教师有时不能做到脱产带教,从本科护生维度来说,“见习时我常常心不在焉,盼望见习早点结束(3.65±0.17)分”“我能在见习之前复习有关理论知识(3.92±0.13)分”“我认为见习过程安排松散,效率低(3.72±0.15)分”这些条目尽管已经达到中等水平,提示教学过程中要多从本科护生角度考虑,提高见习兴趣、进入临床见习前了解见习目的,见习前做好问诊的提纲准备,这些措施都有助于改善见习效果。从组织角度更加合理安排时间,及时处理部分本科护生准备不充分、患者不太善于沟通等特殊情况,以保障临床见习教学目标的实现。

病情观察能力培养是本科护生胜任能力培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临床见习的设计和实施是病情观察课程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见习本科护生真正与患者接触,在实践中获得感性认识,将课堂知识融会贯通。应针对课程设计来安排临床见习,并把控临床见习的各个环节,不断提高临床见习质量。

[1]赵戎蓉,吴 瑛.护理核心胜任力本位教育的研究与实践[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3):247-250.DOI:10.3761/j.issn.0254-1769.2008.03.024.

[2]王艳玲,孙 柳,邓 颖,等.护理本科病情观察课程的建设与实践[J].中华护理教育,2016,13(11):838-841.DOI:10.3761/j.issn.1672-9234.2016.11.

[3]马丽珍,商临萍,赵晓艳,等.护士对病情观察认知的调查与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13,13(5):334-335.DOI:10.3969/j.issn.1671-315X.2013.05.014.

[4]施亦佳.对护生临床病情观察能力的培养[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11):84-85.DOI:10.3969/j.issn.1672-9676.2008.21.043.

[5]张丽君,黎燕清,黄素梅,等.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护生临床综合见习模式的实践[J].护理学报,2012,19(10A):26-28.DOI:10.16460/j.issn1008-9969.2012.19.003.

[6]宋秋香,马玉萍,梁 芳,等.护理专业课临床见习教学方法的改革与探讨[J].护理研究,2009,23(11C):3085-3086.DOI:10.3969/j.issn.1009-6493.2009.33.049.

[7]肖 倩,陈向韵,李淑兰,等.基于学生视角的临床护理类课程临床见习现状与效果分析[J].护理研究,2014,28(12A):4266-4268.DOI:10.3969/j.issn.10096493.2014.34.015.

[8]李蓓蓓.以建构主义为导向的护理本科生见习现状调查[D].青岛:青岛大学,2010.

[9]贺喜元.经验分享提高急诊科低年资护士病情观察能力的体会[J].护理学报,2015,22(3):10-12.DOI:10.16460/j.issn1008-9969.2015.03.010.

[10]杨 益,林素兰,王理瑛.“内科护理学见习指导手册”的组织编写与临床应用[J].中华护理教育,2007,4(1):15-17.DOI:10.3761/j.issn.1672-9234.2007.01.005.

[本文编辑:方玉桂 张立颖]

Design and Effects of Clinical Practice Pattern for Patient Observation for Nursing Undergraduates

SUN Liu1,WANG Yan-ling1,LIU Li-hui2,DENG Ying1,WU Fang-qin1
(1.School of Nursing,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Beijing 100069,China;2.Shijitan Hospital Affiliated to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Beijing 100038,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of the design of clinical practice pattern for the course of patient observation and its effects.MethodsBased on the objective and features of the course,we designed clinical practice pattern for the course of patient observation.Students were assigned to 4 representative departments and completed clinical practice including inquiry,checking and discussion.A questionnaire of nursing clinical practice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clinical practice and Pearson correlation analysis for data analysis.ResultsNursing students were satisfied with the clinical practice pattern.The overall score of students’evaluation on clinical practice was 4.38±0.43 and the score of the dimension of teacher was 4.45±0.06,that of the dimension of students 4.27±0.69,that of the dimension of organization 4.42±0.05 and that of effects was 4.54±0.56.The effects of clinical practice were positively related to the dimension of teacher,organization and students (r=0.671,0.549,0.802,P<0.01).ConclusionThe designed clinical practice pattern for the course of Patient Observation is effective and it provides reference for the related courses.

nursing undergraduates;patient observation;nursing curriculum;clinical practice

G423.04

A

10.16460/j.issn1008-9969.2017.11.006

2016-12-21

首都医科大学校长基金(2015JYY61)

孙 柳(1981-),女,辽宁营口人,硕士,讲师。

王艳玲(1974-),女,天津人,硕士,副教授,副院长。

猜你喜欢
病情维度效果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抓住“瞬间性”效果
血清TSH对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病情的影响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