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磺必利与奥氮平治疗急性期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对比

2017-12-01 03:21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6期
关键词:平组氨磺奥氮

宗 斌

(江苏省昆山市第三人民医院,江苏 苏州 215300)

氨磺必利与奥氮平治疗急性期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对比

宗 斌

(江苏省昆山市第三人民医院,江苏 苏州 215300)

目的:比较用氨磺必利与奥氮平治疗急性期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江苏省昆山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这62例患者分为氨磺必利组(31例)与奥氮平组(31例)。对氨磺必利组患者使用氨磺必利进行治疗,对奥氮平组患者使用奥氮平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PANSS量表评分及其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在治疗的总有效率、PANSS量表的评分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方面,两组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氨磺必利与奥氮平治疗急性期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均较为理想,均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用药均较为安全,故临床上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使用上述两种药物对其进行治疗。

氨磺必利;奥氮平;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治疗效果

精神分裂症是临床上常见的精神类疾病。该病在我国的年发病率为0.43‰~0.69‰,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幻听、幻视、情感障碍、思维障碍、意志和行为障碍及认知功能障碍是该病患者在急性发作期最常见的症状。该病具有病程长、易反复发作等特点,可对患者的生活、工作产生严重的影响。氨磺必利、奥氮平均是临床上治疗急性期精神分裂症的常用药。在本次研究中,笔者比较了用这两种药物治疗急性期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5月期间江苏省昆山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本文的研究病例。这62例患者的纳入标准是:1)其病情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2]中规定的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且处于急性发作期。2)患者家属自愿参与此项研究。其排除标准是:1)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2)合并严重的心、肝、肾等脏器疾病。3)临床资料缺失。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这62例患者分为氨磺必利组(31例)与奥氮平组(31例)。在氨磺必利组中,有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6例,其年龄为21~54岁,平均(35.1±3.2)岁。在奥氮平组中,有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7例,其年龄为20~53岁,平均(34.8±3.5)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对氨磺必利组患者使用氨磺必利进行治疗。氨磺必利的用法为:首次服用的剂量为200mg/d,连续用药1周。1周后将用药量增至800~1200mg/d,连续用药6周。2)对奥氮平组患者使用奥氮平进行治疗。奥氮平的用法为:首次服用的剂量为10mg/d,连续用药1周。1周后将用药量增至15~20mg/d,连续用药6周。

1.3 疗效评定标准与观察指标

1)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量表)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此量表共包含30个条目,每个条目的分值均为1~7分(1分:无症状;2分:症状很轻;3分:轻度症状;4分:中度症状;5分:症状偏重;6分:重度症状;7分;症状极重),满分为210分,患者的得分越高表示其临床症状越严重。2)用康复、好转、无效三个标准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康复:治疗后,患者幻听、幻视、情感障碍、思维障碍、意志和行为障碍等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其PANSS量表的评分减少40%以上。好转:治疗后,患者幻听、幻视、情感障碍、思维障碍、意志和行为障碍等临床症状有所改善,其PANSS量表的评分减少20%~40%。无效:治疗后,患者的疗效未达到上述标准。总有效率=(康复的例数+好转的例数)/总例数×100%。3)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在用药期间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2.0软件对本文中的数据进行处理,治疗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用%表示,用χ²检验,PANSS量表的评分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后两组患者PANSS量表评分的比较

治疗后,氨磺必利组患者PANSS量表的评分略低于奥氮平组患者,但二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治疗后两组患者PANSS量表评分的比较(±s)

表1 治疗后两组患者PANSS量表评分的比较(±s)

组别/例数 PANSS量表的评分(分)阳性症状评分 阴性症状评分 一般症状评分 总评分奥氮平组(n=31) 6.1±1.2 6.3±0.8 21.8±2.8 34.2±4.8氨磺必利组(n=31) 6.2±1.1 6.0±1.0 21.7±2.6 33.9±4.7 t值 -0.342 1.304 0.146 0.249 P值 0.733 0.197 0.885 0.804

2.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治疗后,氨磺必利组中康复的患者有19例,病情好转的患者有10例,治疗无效的患者有2例,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5%(29/31)。奥氮平组中康复的患者有16例,病情好转的患者有12例,治疗无效的患者有3例,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3%(28/31)。氨磺必利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略高于奥氮平组患者,但二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²=0.217,P>0.05)。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用药期间,氨磺必利组中有2例患者出现失眠,1例患者出现下肢痛,2例患者出现内分泌失调,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6.1%(5/31)。奥氮平组中有3例患者出现体重增加,3例患者出现嗜睡,1例患者出现低血压,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2.6%(7/31)。氨磺必利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略低于奥氮平组患者,但二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²=0.413,P>0.05)。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可对患者的生活、工作、社会功能等造成严重的影响。而选择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对改善和控制该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其早日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临床研究表明,虽然典型的抗精神病药物可有效地控制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症状,但却会导致其出现多种不良反应,用药的安全性较差[3]。近年来,氨磺必利、奥氮平等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因具有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等优点而被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急性期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中[4]。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用氨磺必利、奥氮平治疗急性期精神分裂症的总有效率均达到了90%以上,说明这两种药物均具有确切的疗效。另外,在不良反应方面,氨磺必利主要影响患者的内分泌系统,而奥氮平主要影响患者的神经系统,但这两种药物所引起的不良反应均十分轻微。

综上所述,用氨磺必利与奥氮平治疗急性期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均较为理想,均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用药均较为安全,故临床上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使用上述两种药物对其进行治疗。

[1]赖华,李水英.不同治疗依从性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病性症状和家属情感表达的调查[J].华西医学,2016,31(5):936-939.

[2]王晓枫,韦有芳.氨磺必利与奥氮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对比观察[J].精神医学杂志,2014,27(3):220-221.

[3]孙霞,杨建立.氨磺必利与奥氮平治疗急性期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分析[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3,21(3):292-293.

[4]林红,廖卉.氨磺必利与奥氮平治疗急性期精神分裂症临床观察[J].现代临床医学,2015, 41(2):130-131.

R749.3

B

2095-7629-(2017)6-0029-02

猜你喜欢
平组氨磺奥氮
无抽搐电休克(MECT)、氨磺必利联合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的有效性、安全性观察
奥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成效分析
利培酮、奥氮平、帕利哌酮对首发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腰围和相关代谢指标的影响
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对大鼠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水平及糖脂代谢的影响
氨磺必利与齐拉西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比较及对QTc间期的影响
奥氮平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伴发精神障碍临床观察
氨磺必利临床研究进展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及血脂代谢的影响
奥氮平预防精神分裂症复发性价比最高
齐拉西酮和奥氮平对双相I型患者疗效和不良反应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