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导致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的危险因素

2017-12-01 03:21周雪玫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6期
关键词:坏死性结肠炎小肠

周雪玫

(广西百色市德保县人民医院,广西 百色 533700)

浅析导致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的危险因素

周雪玫

(广西百色市德保县人民医院,广西 百色 533700)

目的:分析导致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发生的危险因素,以期降低该病的发病率。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6年2月期间在广西百色市德保县人民医院出生的67例NEC患儿作为观察组,将同期在该院出生的73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导致NEC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对两组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及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患有肺炎、呼吸衰竭、败血症、高胆红素血症、进行母乳喂养及口服益生菌等都是NEC的相关性因素。其中,进行母乳喂养、患有高胆红素血症及口服益生菌是NEC的防护因素,患有肺炎、呼吸衰竭及败血症是导致NEC发生的高危因素。结论:对于出生后患有肺炎、呼吸衰竭及败血症的新生儿,临床上应尽早对其进行干预,以降低其发生NEC的几率。

NEC;回归分析;相关性因素;危险因素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是一种严重的胃肠道疾病,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重大疾病之一。该病患儿主要的临床表现包括腹胀、便血及呕吐等。随着现代诊疗技术的不断完善,该病的治愈率有所提高,但其发病率仍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因此,研究该病的发病机制与导致该病发生的高危因素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2,3]。为了分析、总结导致NEC发生的危险因素,降低该病的发病率,本文对2013年1月至2016年2月期间在广西百色市德保县人民医院出生的67例NEC患儿与同期在该院出生的73例健康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2月期间在广西百色市德保县人民医院出生的67例NEC患儿与同期在该院出生的73例健康新生儿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67例NEC患儿作为观察组,将73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在观察组患儿中,有32例男患儿,35例女患儿,其胎龄为31~39周,平均胎龄为(35.3±2.1)周,其出生时的平均体重为(2431±618)g。其中,有26例足月产儿,41例早产儿。有3例患儿在出生后的12h内发病,有5例患儿在出生后的24h内发病,有59例患儿在出生后的1周内发病。在对照组新生儿中,有36例男婴,37例女婴,其胎龄为32~39周,平均胎龄为(35.8±2.6)周,其出生时的平均体重为(2637±561)g。其中,有41例足月产儿,29例早产儿。两组新生儿的基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观察组患儿与对照组健康新生儿的出生资料、病历资料及其他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其中,出生资料包括:患儿在出生后有无接受母乳喂养、有无建立肠道的有益菌群(或有无口服益生菌)、有无出现低氧血症等。NEC患儿的病历资料包括:患儿有无出现低钠、低钙血症、有无出现呼吸衰竭的现象、有无发生肺炎或败血症等。其他资料包括:孕妇在孕期有无发生宫内感染、有无使用糖皮质激素、在分娩时有无发生胎儿窒息等。具体的分析方法为:先将上述资料中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对比分析,并统计分析的结果,然后将存在明显统计学意义的单因素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工具SPSS11.3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数据的正态分布情况,以t检验非正态分布指标间的差异,以P<0.05表示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两组新生儿的相关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的结果

对两组新生儿的相关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的结果显示,两组新生儿在患有肺炎、呼吸衰竭、败血症、高胆红素血症、进行母乳喂养及口服益生菌等6项因素方面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这一结果提示,上述的6项因素可能是NEC的相关因素。两组新生儿在其他6项因素方面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情况见表1:

表1 对两组新生儿的相关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的结果 [n(%)]

2.2 对NEC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

对上述6项NEC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进行母乳喂养、患有高胆红素血症、口服益生菌的OR值分别为0.072、0.205、0.056,提示这3项因素为NEC的防护因素;患有肺炎、败血症、呼吸衰竭的OR值分别为3.645、7.826、18.215,提示这3项因素为导致NEC发生的高危因素。详细情况见表2:

表2 对NEC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

3 讨论

NEC是一种以结肠出现局部或弥漫性坏死为表现、多发于新生儿的获得性消化系统疾病,是导致新生儿发生严重感染性疾病的重要原因。该病患儿的临床症状主要为便血及腹胀。该病具有发病率高及病死率高的特点[4],且在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中的发病率极高。因此,找到导致NEC发生的高危因素对于降低该病的发病率、改善该病患儿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肺炎、败血症、呼吸衰竭是导致NEC发生的三大高危因素,其原因可能与这3项因素可导致机体发生应激反应有关。具体而言,当机体发生应激反应时,机体中血液流动的分布情况就会发生改变,血液集中地向大脑、心脏等重要器官流动,使肠黏膜血管的收缩性加强,导致肠黏膜发生缺血性损伤[5,6]。本次研究的结果还显示,患有高胆红素血症、进行母乳喂养及口服益生菌是NEC的防护因素,其原因可能为:1)胆红素具有抗氧化的作用,可清除机体内的自由基;2)母乳中含有的大量母源性抗体可对新生儿形成保护;3)口服益生菌可帮助新生儿的肠道建立有益的菌群,从而改善其肠道黏膜的屏障功能,减轻其肠道黏膜的炎症反应,预防其发生NEC[7]。王瑞芹等[8]人对38例NEC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的结果显示,患有肺炎及败血病均为导致NEC发生的2项危险因素,而出生后持续接受母乳喂养及口服益生菌对保护新生儿不受NEC侵害具有积极的作用。这一研究结果与本次研究的结果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新生儿在出生后即接受母乳喂养、存在高胆红素血症及口服益生菌是保护其不受NEC侵害的重要因素。对于在出生后发生肺炎、呼吸衰竭及败血症的新生儿,临床上应尽早对其进行干预,以降低其NEC的发病率,改善其预后。

[1]姜燕,李和勤,白亚飞,等.尿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与粪钙卫蛋白在诊断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及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中的价值[J].广西医学,2016,38(5):660-663.

[2]黄国盛.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危险因素及预防[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3,30(2):290-292.

[3]朱樱梅,任雪军,吴文英,等.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影响因素分析[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4,36(1):44-46.

[4]易庆,梁彪,李星,等.肠造瘘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救治中的临床应用[J].右江医学,2014,42(1):115-116.

[5]杨冰岩,张泉山,杨春晖,等.42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危险因素分析[J].海南医学,2013,24(10):1522-1523.

[6]许笑南,何少茹,郑曼利,等.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各期危险因素差异分析[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3,28(19):1483-1486.

[7]陈超.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临床问题及防治策略[J].中华儿科杂志,2013,51(5):321-325.

[8]王瑞芹,郑冬凌,赵晓忠,等.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危险因素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2):225-227.

R574.5

B

2095-7629-(2017)6-0051-02

猜你喜欢
坏死性结肠炎小肠
“结肠炎”背后的亲子关系问题
禽坏死性肠炎和冠状病毒性肠炎的分析、诊断和防控
儿童坏死性肺炎46例临床分析
儿童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临床分析
一根小肠一头猪
养好女人小肠经
鼻内镜下手术治疗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的临床观察
成人先天性小肠旋转不良长期误诊1例
小肠克罗恩病临床诊治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