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研究

2017-12-01 03:21宾能希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6期
关键词:疝的疝囊修补术

宾能希

(博白县博白镇卫生院,广西 玉林 537600)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研究

宾能希

(博白县博白镇卫生院,广西 玉林 537600)

目的:探讨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博白县博白镇卫生院收治的60例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随机将这60例患者分为C组(30例)和W组(30例)。对C组患者采用传统疝修补术进行治疗,对W组患者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的用时、术毕至下床活动的时间、术后疼痛的评分、发生并发症的情况及其住院的时间。结果:与C组患者相比,W组患者手术的用时、术毕至下床活动的时间及住院的时间更短,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VAS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能有效地缩短该病患者康复的时间,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减轻其术后的疼痛感。此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无张力疝修补术;腹股沟疝

腹股沟区是位于下腹壁与大腿交界处的三角区。腹股沟疝是指在腹股沟区所形成的疝[1,2]。该病主要包括斜疝和直疝两种类型。传统疝修补术是过去临床上治疗该病的常用方法,但患者术后疼痛较为严重,且并发症较多,因此会对其预后产生不良的影响。在本次研究中,笔者主要比较了用无张力疝修补术和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博白县博白镇卫生院收治的60例腹股沟疝患者作为本文的研究病例。这60例患者的纳入标准是:1)对本研究完全知情,且签署了参与本研究的同意书。2)病情符合临床上规定的原发性腹股沟疝的诊断标准。他们的排除标准是:1)处于哺乳期或妊娠期。2)患有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3)临床资料不完整。随机将这60例患者分为C组(30例)和W组(30例)。在C组中,有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9例,其年龄介于33~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1.3±11.5)岁,其平均病程为(4.0±2.2)年。其中,斜疝患者和直疝患者分别有24例和6例。在W组中,有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8例,其年龄介于35~6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3.1±12.2)岁,其平均病程为(4.7±2.2)年。其中,斜疝患者和直疝患者分别有26例和4例。一般资料方面两组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采用传统疝修补术对C组患者进行治疗,方法是:进行硬膜外麻醉。在腹股沟处做一个切口(8cm左右),切开皮肤、腹外斜肌,游离其精索,切开提睾肌,充分暴露疝囊。将直疝患者和斜疝患者的疝囊分别经直疝三角和腹股沟内环口推至其腹腔中,之后对其疝囊进行高位结扎。对患者的疝囊颈进行荷包式缝合,确保其腹股沟区不存在任何空隙,最后逐层关闭其腹腔,缝合其手术切口。2)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对W组患者进行治疗,具体的方法是:进行硬膜外麻醉。在腹股沟韧带的上方做一个切口(大小为6~7cm),将皮肤、腹外斜肌等逐层分离。游离患者的精索,切开其提睾肌,充分暴露其疝囊。将疝囊体积较大患者的疝囊横向切断,将其疝囊分成几个小疝囊。直接对疝囊体积较小患者的囊颈进行高位结扎和离断。之后将不小于6cm×12.5cm的补片缝在患者腹股沟的韧带上,将补片的内侧缝在其腹外斜肌腱膜的背侧,将补片的下端沿其精索表面铺过耻骨下缘。最后清洗患者的腹腔,缝合其手术切口。

1.3 观察指标

1)对两组患者手术的用时、术毕至下床活动的时间及住院的时间进行记录和比较。2)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情况。3)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两组患者术后的疼痛情况,患者得分越高表示其痛感越强。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对本文中的数据进行处理和比较。其中,两组患者手术的用时、术毕至下床活动的时间、住院的时间及VAS评分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t检验,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用%表示,用χ²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的相关指标

与C组患者相比,W组患者手术的用时、术毕至下床活动的时间及住院的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的相关指标(±s)

表1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的相关指标(±s)

住院的时间(d)W 组(n=30)45.77±10.21 2.59±0.34 8.53±1.04 C 组(n=30)73.28±14.32 7.03±0.77 15.47±5.23 t值 4.642 4.645 4.683 P值 <0.05 <0.05 <0.05组别 手术的用时(min)术毕至下床活动的时间(d)

2.2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情况

术后,C组中有10例患者出现了并发症,其中有1例患者出现了切口感染,4例患者出现了阴囊水肿,5例患者出现了尿潴留,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3.3%(10/30)。W组中有2例患者出现了并发症,其中有1例患者出现了阴囊水肿,1例患者出现了尿潴留,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7%(2/30)。W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C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VAS评分

术后,W组患者VAS评分的平均值为(1.97±0.43)分,C组患者VAS评分的平均值为(6.41±0.46)分。W组患者的VAS评分低于C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腹股沟疝包括斜疝和直疝两种类型,其中斜疝的发病率约占全部腹股沟疝的95%左右[3,4]。过去,传统的疝修补术会受到患者腹内高压等因素的影响,易导致其术后出现局部组织缺血、切口愈合不良等并发症,从而影响其康复。而无张力疝修补术则能有效地减轻患者腹腔内的压力,进而可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5,6]。在本次研究中,笔者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对广西博白县博白镇卫生院收治的30例腹股沟疝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综上所述,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能有效地缩短该病患者康复的时间,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减轻其术后的疼痛感。此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1]刘洋,王燕,范玉峰.不同术式腹股沟疝修补术后慢性疼痛对比分析[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9(1):156-157.

[2]王海涛,钱海鑫,卢麒丞,等.不同术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比较[J].苏州大学学报,2010,30(3):615-616.

[3]张友猛,何崇辉,崔立新.无张力疝修补术不同术式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疗效对比[J].中国民康医学,2014,26(15):22-23.

[4]王晓峰,任晓军.老年人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治疗体会[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0(3):182-183.

[5]付林.平片无张力疝修补与疝环充填式修补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观察[J].河北医学,2010,16(6):665-667.

[6]张立志,马德青.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与疝环充填式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疗效比较[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30):47-48.

R656.2+1

B

2095-7629-(2017)6-0076-02

宾能希,男,汉族,1972年12月出生,大专学历,普外科主治医师

猜你喜欢
疝的疝囊修补术
胎儿疝囊型膈疝的磁共振诊断与鉴别诊断
于腹股沟斜疝患者中分别应用有张力修补术、无张力修补术实施治疗效果对比
新生儿先天性膈疝的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疝囊处理的研究进展
Lichtenstein修补术并发症的防治体会
创伤性膈疝的临床诊断与手术治疗效果研究
胃镜对食管裂孔疝的诊断价值分析
日间手术模式下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治疗小儿腹股沟疝
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与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比较
3种无张力疝修补术疗效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