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心肌标志物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017-12-01 03:22李昌坤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6期
关键词:标志物阳性率心肌梗死

李昌坤

(广西桂林市兴安县人民医院检验科,广西 桂林 541300)

浅论心肌标志物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李昌坤

(广西桂林市兴安县人民医院检验科,广西 桂林 541300)

目的:探讨心肌标志物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桂林市兴安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与同期在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50例体检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设为试验组,将50例体检者设为对比组。在试验组患者发病后的2~6h、6~12h、12~24h内,分别检测其肌红蛋白(Mb)、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水平,然后与对比组体检者Mb、CK-MB、cTnI的水平进行比较,总结心肌标志物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1)试验组患者在发病后的2~6h、6~12h、12~24h内,其Mb、CK-MB及cTnI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对比组体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试验组患者在发病后的2~6h、6~12h、12~24h内,其Mb、CK-MB及cTnI联合检测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单项心肌标志物检测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心肌标志物联合检测,能准确地反映其病情,可为临床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客观的依据。

心肌标志物;联合检测;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应用价值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该病是由心肌缺血、缺氧所导致的,具有较高的致死率。该病患者在发病时往往会出现明显的胸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休克等症状。临床研究表明,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情进行早期诊断,对提高其治疗的效果、改善其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进行心肌标志物检测是目前临床上诊断该病的主要方法之一。但进行单一的心肌标志物检测并不能达到理想的诊断效果,因此需要采用联合检测的方法对该病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为了探讨心肌标志物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笔者对桂林市兴安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与同期在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50例体检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研究。现将研究方法和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3年1月至2014年8月期间桂林市兴安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与同期在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50例体检者。这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情均经相关检查得到确诊,其中排除患有恶性肿瘤、骨骼肌疾病、心肌炎及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将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设为试验组,将50例体检者设为对比组。在试验组中,有男性患者54例,女性患者26例,其最小年龄为42岁,最大年龄为83岁,平均年龄为(63.9±7.1)岁。在对比组中,有男性体检者30例,女性体检者20例,其最小年龄为40岁,最大年龄为79岁,平均年龄为(60.1±6.8)岁。两组研究对象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在试验组患者发病后的2~6h、6~12h、12~24h内,分别检测其Mb、CK-MB和cTnI的水平,然后与对比组体检者Mb、CK-MB、cTnI的水平进行比较,总结进行心肌标志物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Mb、CK-MB及cTnI检测的方法是:1)仪器和试剂:日立718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Mb和cTnI试剂盒(宁波美康公司生产)、CK-MB试剂盒(上海长征公司生产)。2)方法:抽取患者状态下空腹的静脉血3ml,对血液标本进行离心处理,分离出血清,之后对血清中Mb、CK-MB及cTnI的浓度进行检测,在1h内完成检测。Mb的正常参考值为10~80µg/L,CK-MB的正常参考值为0~18U/L,cTnI的正常参考值为0.02~0.13µg/L,若上述指标的检测结果超过其临界值,则检测结果呈阳性。

1.3 观察指标

1)观察并比较两组研究对象Mb、CK-MB、cTnI的水平。2)观察并记录试验组患者各项心肌酶标志物检测的阳性率。阳性率=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患者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²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研究对象Mb、CK-MB、cTnI水平的比较

试验组患者在发病后的2~6h、6~12h、12~24h内,其Mb、CK-MB及cTnI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对比组体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研究对象Mb、CK-MB、cTnI水平的比较(±s)

表1 两组研究对象Mb、CK-MB、cTnI水平的比较(±s)

组名例数 Mb(µg/L) CK-MB(U/L) cTnI(µg/L)试验组(发病后的2~6h内) 80 52.5±13.3 7.7±1.1 0.8±0.4试验组(发病后的6~12h内) 80 86.4±19.3 14.1±4.4 1.3±0.8试验组(发病后的12~24h内) 80 69.5±33.2 22.5±8.3 1.5±0.1对比组 50 30.1±10.3 2.6±0.5 0.12±0.1

2.2 试验组患者各项心肌酶标志物检测的阳性率

试验组患者在发病后的2~6h、6~12h、12~24h内,其Mb、CK-MB及cTnI联合检测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单项心肌标志物检测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试验组患者各项心肌酶标志物检测的阳性率

3 讨论

临床研究表明,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心肌标志物检测对诊断其病情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中,Mb、CK-MB、cTnI是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应用最广泛的心肌标志物。Mb、CKMB、cTnI在人体血液中释放的时间以及各自的半衰期都不相同,因此可以通过联合检测Mb、CK-MB、cTnI的方法来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的快速诊断率。Mb主要存在与人体的骨骼肌和心肌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发病后2h左右,Mb就会被释放到其血液中,且会在其发病后12h左右达到最高的浓度。CK-MB主要存在于人体心肌细胞的细胞质中,通常情况下它不会出现在细胞外。而当心肌细胞受到损伤时,CK-MB就会被大量释放到血液之中。临床研究表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发病后的4~8h内,CK-MB就会被大量释放到其血液中,且会在其发病后的12~24h内达到最高浓度。cTnI是肌钙蛋白复合体中的亚单位之一,只存在于人体的心肌细胞中,其水平不受平滑肌和骨骼肌是否受损的影响。在心肌细胞膜完整的状态下,血清中很难检测到cTnI的存在,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发病后的3~6h内,cTnI就会大量出现在其血液中,且在4~10d后才会恢复到正常的水平。

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在发病后的2~6h、6~12h、12~24h内,其Mb、CK-MB及cTnI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对比组体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在发病后的2~6h、6~12h、12~24h内,其进行Mb、CK-MB及cTnI联合检测的阳性率明显高于进行单项心肌标志物检测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心肌标志物联合检测,能准确地反映其病情,可为临床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客观的依据。

[1]黄丽英,李世葵,覃海燕,等.心肌标志物联合定量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价值[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6):741-743.

[2]陈瑞芳,曾育辉,梁秋玲.心肌钙蛋白T和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联合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J].当代医学,2013,26(15):9-12.

[3]文朝.心肌坏死标志物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及鉴别中的意义[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3,17(11):2013-2015.

[4]Kent Lewandrowski.Special topics: Cardiac Markers In Myo carditis.Cardiac Transplant Rejection and Conditions Oth er Tha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J].Clinics in Laborat ory Medicine,2014, 34(1):129-135.

R446.11

B

2095-7629-(2017)6-0118-02

猜你喜欢
标志物阳性率心肌梗死
抗核抗体谱IgG 检测在自身免疫疾病中的应用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不同类型标本不同时间微生物检验结果阳性率分析
脓毒症早期诊断标志物的回顾及研究进展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肌电图在肘管综合征中的诊断阳性率与鉴别诊断
冠状动脉疾病的生物学标志物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肿瘤标志物在消化系统肿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