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化护理在提高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率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7-12-01 03:22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6期
关键词:系统化乳汁母乳喂养

杨 隽

(重庆市垫江县人民医院,重庆 408300)

系统化护理在提高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率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杨 隽

(重庆市垫江县人民医院,重庆 408300)

目的:分析系统化护理在提高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4月至2016年5月期间在某院进行剖宫产手术的208例产妇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手术结束后,对这些产妇均进行系统化护理。护理结束后,观察这些产妇乳汁的分泌情况及其新生儿的母乳喂养率。结果:在产后的48h,在这些产妇中乳汁分泌充足的产妇有131例,占62.98%,乳汁分泌不足的产妇有77例,占37.02%。在产后的72h,在这些产妇中乳汁分泌充足的产妇有182例,占87.5%,乳汁分泌不足的产妇有26例,占12.5%。这208例产妇进行母乳喂养的几率为90.38%。结论:对剖宫产产妇进行系统化护理的效果较为理想,可以有效地提高其母乳喂养率。

系统化护理;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率;应用价值

近年来,通过剖宫产手术进行分娩的产妇逐渐增多[1]。研究发现,进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在产后易受到切口疼痛、禁食、睡眠障碍等因素的影响,其乳汁的分泌量不足,其进行母乳喂养的几率较低。母乳是新生儿最天然、最理想的食物,含有其生长发育所需的全部营养。进行母乳喂养对提高新生儿机体的免疫力具有重要的意义[2,3]。近年来,我国剖宫产率的居高不下,产妇进行母乳喂养的几率也有所降低。因此,对进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在产后进行有效的护理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分析系统化护理在提高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率中的应用效果,笔者开展了本次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2016年4月至2016年5月期间在某院进行剖宫产手术的208例产妇。这些产妇的年龄为20~38岁,平均为(27.5±3.5)岁。这些产妇新生儿的体重为2.65~3.85 kg,平均为(3.45±0.55)kg。

1.2 护理方法

剖宫产手术后,对这些产妇均进行系统化护理。具体的护理方法是:

1.2.1 心理护理的方法 剖宫产手术后,由于切口疼痛、留置导尿管等原因,产妇极易出现焦虑、抑郁、烦躁不安的负面情绪,其心理状态不稳定。因此,护理人员应及时与产妇进行沟通,了解其需求和顾虑,多对其进行安慰、鼓励,告知其良好的心理状态可促进术后身体的恢复。

1.2.2 疼痛护理的方法 研究发现,切口疼痛是导致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率较低的主要原因[4]。护理人员应对此类产妇进行必要的疼痛护理,指导其正确使用镇痛泵,并鼓励产妇家属为产妇播放舒缓的音乐,以分散其注意力,稳定其情绪,提高其疼痛阀值,从而增加其对疼痛的耐受力。此外,护理人员为产妇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住院环境,确保其有充足的睡眠时间。

1.2.3 乳房护理的方法 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尽早让产妇和新生儿进行接触,以刺激产妇体内的腺垂体和神经垂体释放催乳素,从而使其尽早分泌乳汁[5]。对于乳头发育异常的产妇,护理人员应指导其进行相应的训练,以提高其母乳喂养率。在每次喂奶前,护理人员应先用热毛巾热敷产妇的乳房,同时按摩其乳房,以增加产妇乳房的血液循环。此外,护理人员指导产妇进行乳头的伸展训练,使其乳头向外凸,以利于新生儿吸吮。

1.2.4 体位护理的方法 剖宫产手术后,护理人员指导产妇取正确的平卧位和侧卧位进行母乳喂养,并告知其新生儿吮吸的次数与乳汁的分泌量呈正比,建议其坚持进行夜间的母乳喂养。

1.2.5 饮食护理的方法 在术后6 h,护理人员鼓励并协助产妇定时在床上进行翻身,告知产妇可适当进食,但尽量不要食用牛奶、糖类等可引起腹胀的食物。护理人员应为产妇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方案,告知产妇家属应让产妇多食用营养丰富、高蛋白质、高维生素的食物,让其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以促进产妇身体的恢复。

1.3 观察指标

观察这些产妇在产后48 h、72 h乳汁的分泌情况,并统计其母乳喂养率。

1.4 乳汁分泌情况的评定标准

①乳汁分泌充足:产妇的乳房充实,其乳汁的分泌量不仅可以满足新生儿的喂养需求,而且还有剩余。②乳汁分泌不足:产妇的乳房较不充实,新生儿吮吸的时间较长,且出现寻食、哭闹的表现。

2 结果

2.1 这208例产妇在产后48h、72h乳汁的分泌情况

护理结束后,在产后的48 h,在这些产妇中,乳汁分泌充足的产妇有131例,占62.98%,乳汁分泌不足的产妇有77例,占37.02%。在产后的72 h,在这些产妇中,乳汁分泌充足的产妇有182例,占87.5%,乳汁分泌不足的产妇有26例,占12.5%。详情见表1。

表1 这208例产妇在产后48 h、72 h乳汁的分泌情况

2.2 这208例产妇进行母乳喂养的几率

调查的结果显示,在这208例产妇中,进行母乳喂养的产妇有188例,其新生儿的母乳喂养率为90.38%。

3 讨论

母乳喂养是确保新生儿健康成长最有效的喂养方式。而且,进行母乳喂养有助于加强产妇子宫的收缩,促进其乳汁的分泌及产后身体的恢复[6]。据调查,进行纯母乳喂养婴儿的身长、体重、胸围、头围均优于进行非纯母乳喂养的婴儿[7]。另有研究显示,进行非纯母乳喂养婴儿生长迟缓的发生率高于进行纯母乳喂养的婴儿。

有些产妇认为,进行母乳喂养可导致乳房下垂和产后肥胖,影响形体的美观,因此拒绝对新生儿进行母乳喂养。实际上,婴儿在吸吮乳汁的过程中,可以促进母体分泌催产素,这对促进产妇子宫的收缩,消耗其体内多余的脂肪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8]。研究发现,对进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在产后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提高其对母乳喂养相关知识的了解,使其正确认识到母乳喂养对母婴的好处,从而提高其进行母乳喂养的几率。

总之,对剖宫产产妇进行系统化护理的效果较为理想,可以有效地提高其母乳喂养率。

[1]郭会平,汪玉莲,董福梅,等.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09,2(23):77-78.

[2]匡彩凤.剖宫产术后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J].中国医药指南,2014(4):204-205.

[3]朱玉兰.影响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探讨[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4(4):480-482.

[4]柳德睿.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产妇母乳喂养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6):640-641.

[5]朱莉丽.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1):106.

[6]刘素梅.探讨护理干预对提高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21):26-27.

[7]周旋.综合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4):41-42.

[8]杨雅琴.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提高纯母乳喂养的效果观察 [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9(10):203-204.

R473

B

2095-7629-(2017)6-0172-02

猜你喜欢
系统化乳汁母乳喂养
按摩推拿护理缓解哺乳期乳汁淤积诸症的作用
坚持系统化思维 构建大安全格局
乳汁点目需谨慎
系统化推进回迁提速
我用了20天追成全母乳喂养
妈妈的奶为何变色了
母乳喂养 好处多多
林姗:母乳喂养是幸福的
系统化护理干预在预防脑卒中患者便秘的效果观察
电视栏目系统化包装与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