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接受胰岛素强化治疗的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专科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

2017-12-01 03:22曹瑜青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6期
关键词:低血糖专科胰岛素

曹瑜青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陕西 西安 710061)

对接受胰岛素强化治疗的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专科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

曹瑜青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陕西 西安 710061)

目的:探讨对接受胰岛素强化治疗的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专科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胰岛素强化治疗的8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分为常规组与专科组,每组各有40例患者。对常规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专科组患者进行专科护理干预,然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及低血糖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专科组患者头晕及出冷汗等轻度低血糖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其平均的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接受胰岛素强化治疗的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专科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其在治疗期间低血糖反应的发生率,有效地控制其血糖的水平。

专科护理干预;糖尿病;胰岛素强化治疗;低血糖

近年来,我国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数量逐渐增多[1]。老年糖尿病患者具有病因复杂、病程较长、不良反应较多等特点,故单纯使用降糖药进行治疗难以达到较好的效果。研究证实,用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可大大地降低其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其胰岛β细胞的功能,控制其血糖的水平。不过,在接受胰岛素强化治疗的过程中,老年患者发生低血糖的风险极高[2],故对其进行必要的护理干预十分必要。研究显示,对接受胰岛素强化治疗的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专科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其在治疗期间低血糖反应的发生率,有效地控制其血糖的水平。为了进一步证实这一点,我们对我院近期收治的8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接受胰岛素强化治疗的8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这80例患者均为2型糖尿病患者,且均为初次发病,其平均年龄为(67±5.3)岁。将这80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与专科组,每组各有40例患者。在常规组患者中,有 30例男性、10例女性,其平均年龄为(68.3±6.3)岁。在干预组患者中,有32例男性、8例女性,其平均年龄为(67.5±6.7)岁。两组研究对象在病情、既往病史及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我院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护理,比如进行病情观察及日常症状(包括感染、肢体麻木及眼部病变等症状)护理,告知其相关的注意事项等。对专科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专科护理干预。具体的护理方法为:

1.2.1 进行健康宣教 在患者住院期间,护理人员应对其进行“一对一”的健康宣教,向其详细地讲解糖尿病的发病原因、发病机制、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症状及可能导致的并发症等,以加强其对糖尿病的认识,提高其治疗的依从性。

1.2.2 进行饮食护理 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保持合理饮食的重要性,指导其安排好一日三餐,少吃或不吃可快速升高血糖的食物。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和个体差异为其制定科学的饮食计划,规定其每日应摄入的总热量,在此基础上合理地分配其主食和副食的量。可指导患者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用粗粮代替细粮,并保持有规律的作息。告知患者必须禁烟禁酒。

1.2.3 进行体重干预 体重过重可加重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症状,增加其心脏的负担。因此,护理人员应对糖尿病患者进行体重干预,指导其通过进行节食、运动等方法来控制体重。一般情况下,男性患者应将体重指数控制在24以下,女性患者应将体重指数控制在21以下。

1.2.4 指导患者进行身体锻炼 护理人员应帮助糖尿病患者制定适合其体质及病情的运动方案,比如散步、慢跑、做广播体操及打太极拳等。可每次运动30min,循序渐进地加大运动的强度,且以不感觉疲劳为宜。建议患者随身携带身份识别卡及高糖食物,以便在发生低血糖时进行自救。嘱患者避免空腹进行运动,以饭后1h左右进行运动为佳。

1.2.5 进行用药护理及血糖监测 护理人员应嘱患者定时、定量地服用药物,合理地使用非处方药物,同时指导其按时监测餐后血糖水平,并进行详细的记录。

1.3 疗效判定标准

1)轻度低血糖:指在接受胰岛素强化治疗期间,患者的神志清晰,但存在头晕、出冷汗及脸色惨白等低血糖反应。重度低血糖:指在接受胰岛素强化治疗期间,患者出现神志模糊、意识障碍,甚至昏迷等严重的低血糖反应。2)分别测试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值与餐后2小时血糖值。患者的血糖值若<(3.93.45±1.23)mmol/L,说明其发生了低血糖[3]。

2 结果

2.1 接受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低血糖反应发生情况的对比

在接受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发生神志模糊、昏迷,甚至酮症酸中毒等严重的低血糖反应。在干预组患者中,有13例患者出现头晕及出冷汗等轻度低血糖反应,该组患者低血糖反应的发生率为32.5%。在常规组患者中,有21例患者出现头晕及出冷汗等轻度低血糖反应,该组患者低血糖反应的发生率为52.5%。干预组患者低血糖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接受护理前后两组患者血糖水平的对比

在接受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接受护理后,干预组患者平均的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接受护理前后两组患者血糖水平的对比 (mmol/L)

3 讨论

资料显示,约60%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可在接受胰岛素强化治疗期间发生头晕、出冷汗等低血糖反应,甚至出现神志模糊、昏迷及酮症酸中毒等严重的低血糖反应[4]。低血糖反应可损害老年糖尿病患者心肌的功能,甚至可导致其死亡。研究证实,可导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反应的原因有很多,比如不科学的运动及饮食方式,缺乏对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不合理地服用药物等。此外,由于老年糖尿病患者肝肾功能欠佳,多存在药物代谢阻滞及胰岛素排泄缓慢等现象,因此更易出现低血糖反应[5]。

临床研究显示,对接受胰岛素强化治疗的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专科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其低血糖反应的发生率,更好地控制其血糖的水平。在本次研究中,我院对专科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专科护理干预,包括进行完善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改变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与运动方式,指导患者合理安排饮食、按时按量进餐等。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专科组患者低血糖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其平均的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专科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其发生低血糖反应的风险,控制其血糖的水平。

[1]李保应,韩振霞,唐宽晓,等.新诊断的老年糖尿病临床特点及治疗进展[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8):3260-3262.

[2]管秀静,张忆敬.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的安全性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5,(12):186-187.

[3]杨兵.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护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17):198-199.

[4]何文霞,叶新华,沈默宇,等.住院患者糖尿病低血糖发病状况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4):87-88.

[5]郑欣.糖尿病低血糖32例临床分析[J].临床医药实践,2012,21(4):319-320

R473.5

B

2095-7629-(2017)6-0182-02

猜你喜欢
低血糖专科胰岛素
中外医学专业与专科设置对比分析及启示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低血糖的5个真相,你都知道了吗?
糖尿病患者当心酒后低血糖
糖尿病反复低血糖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
在联合中释放专科能量
论国内本科和专科的异同
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我国ICU专科护士培养现状与展望
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