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经济学或将迎来第一春

2017-12-01 12:37
经理人 2017年11期
关键词:店家经济学家消费行为

10月9日,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宣布,将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经济学家、芝加哥大学教授理查德·泰勒(Richard Thaler),以表彰他在行为经济学上的贡献。由此,行为经济学也重新回到大众视野内。

这并不是行为经济学家第一次获得诺贝尔奖,在赛勒之前,已有4位行为经济学家夺下该奖项,而赛勒摘得桂冠,会引起这么大的轰动,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行为经济学已经结束了漫长的兴起阶段,到了即将爆发的时刻,因为,现今经济学模型中的错误和遗漏已经无法再被大众忽视,新的经济学需要更加完善的理论体系。

那么,什么是行为经济学呢?简单来讲,就是利用心理学研究个人的经济行为。这其中有个前提,就是人作为经济主体并非是绝对理性的。

最典型的是赛勒的心理账户理论(MentalaccountingTheory)。说的是,人的心里不是只有一本账,而是分门别类在心里建立很多个账户,从而管理、控制自己的消费行为。

举个例子,今晚音乐厅将上演一场你非常喜欢的音乐会,票价很高,1000元,买了票准备进场时,却发现票不见了,这个时候该不该再花1000元买一张?很多人都会放弃买票,因为再买一张就等于花双倍的钱看这场音乐会,自然不划算。

而同样是一场梦寐以求的音乐会,票价是1000元,但是刚要出发的时候,发现自己丢了张1000元的购物卡。这个时候,你还会去买这场音乐会的票吗?答案大部分是肯定的,很多人都会想购物卡掉了跟音乐会有什么关系?因为人在心里把它们分成了不同的账户,尽管对于总账户来讲,损失是一样的,但是心理账户会影响人对待不同支出和收益的态度,从而做出不同的决策和行为。

除了心理賬户,行为经济学还有一个实用的理论,框架效应。聪明的商家会利用损失框架和利益框架做推广,相信很多人都会遇到过,比如,双十一店家的促销活动,仔细算一下账,也许你买到的东西未必会比平时便宜多少,但店家营造出来的降价氛围会让你有一种真的占到大便宜的感觉,所以,一到这种促销日,就会无法控制地大买特买。

还有一个例子,在水果摊,想买2斤橘子,挑好之后给老板称重,如果称不够,老板给添上两个橘子,你会很高兴,但称多了,老板拿掉两个,你就会觉得自己损失了两个橘子。实际上,这两个结果都是一样的,但因为人一般都不喜欢负面的东西,所以其消费行为会受到很大影响。

可见,行为经济学作为实用派,对人们的投资决策和消费行为有着更好地指导作用。因此,可以预见,这次赛勒夺下大奖,或将会成为行为经济学兴盛的开端。因为,当经济学理论不再高高在上,而是能够将其融入人们的经济活动中,越来越多的拥簇者、传播者必然会出现,一场名为行为经济学的大风即将刮起,带动着整个经济学理论体系的进化和完善。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行为经济学并不是当下主流经济学派的颠覆者,而是一把修正主流经济学关于人的理性、自利、完全信息、效用最大化及偏好一致基本假设不足的武器。endprint

猜你喜欢
店家经济学家消费行为
经济学家还需汲取的教训
遇上了行家
浅析花卉市场中的消费行为
多地查缴“牙签弩” 央视:仍有店家偷偷卖
从经济学家到摄影师
当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 詹连富
大学生资源节约型消费行为的养成教育
蔡昉:富足的“穷人经济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