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同源词研究三则

2017-12-02 12:29姜晴文
文教资料 2017年23期
关键词:说文解字章太炎

姜晴文

摘 要: 本文分析了《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中较有代表的三组同源词,以此窥探此书在同源词研究上的价值。

关键词: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瑕组同源词 ● 组同源词 逭组同源词

对汉语同源词的研究可谓历史悠久,上至先秦,下迄当世。古人研究同源词,大致可分为“右文说”和“语转说”两类,这两类方法可以视为同源词研究的两条腿,缺一不可,不能有所偏废。自章太炎先生《文始》开始,我国的汉语语源学研究开始走上科学的道路,而《文始》中的很多原始材料可以从《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下称《笔记》)中窥见。笔者通过对《笔记》的系统研究,系联出同源词近400组,今捡取较有代表的三组同源词,进行分析,以求方家指点。

1.瑕:霞:騢:鰕:赮

朱一①:古无霞字,即作瑕字,后作赮字(说文新附)。马带赤曰騢,红蝦曰鰕。霞,《说文》所无,《史记·天官书》“霞”作“虾”。古人“瑕”字假作“胡”,《诗·大雅》“遐不作人”即“胡不作人”也。○虾为虾蟆,可食之虾当作鰕(日本称海老色,因煮红也)。

《说文·玉部》:瑕,玉小赤也。从玉叚声。

按:瑕、霞、騢、鰕、赮当为同源词。五字上古皆为匣母鱼部。

瑕,本义为带红色的玉。引申为红色。《广雅·释地》:“赤瑕,玉。”王念孙《广雅疏证》:“瑕者,赤色之名。赤云气谓之霞,赤玉谓之瑕,马赤白杂毛谓之騢,其义一也。”《周礼·考工记·弓人》:“凡相胶,欲朱色而昔。昔也者,深瑕而泽。”

霞,本义为赤色的云气。《说文》不收,《说文新附》:“霞,赤云气也。从雨叚声。”《楚辞·远游》:“餐六气而饮沆瀣兮,漱正阳而含朝霞。”王逸注引《陵阳子明经》:“朝霞者,日始欲出赤黄气也。”《文选·杨雄〈甘泉赋〉》:“吸清云之流瑕兮,饮若木之露英。”李善注:“霞与瑕古字通。”“霞”必为后起字。

騢,本义为赤白色相间的杂毛马。《说文·马部》:“马赤白杂毛。从马、叚声。谓色似鰕鱼也。”《段注》:“鰕鱼,谓今之蝦。蝦略有红色。凡叚声多有红义。”《尔雅·释畜》:“彤白杂毛,騢。”郭璞注:“即今之赭白马。彤,赤。”

鰕,即魵鱼,《说文·鱼部》:“鰕,魵也。从鱼、叚声。”《玉篇·鱼部》:“鰕,长须虫也。”《本草纲目·鳞部·鰕》:“鰕音霞,俗作蝦,入汤则红色如霞也。”朱希祖记:“日本称海老色,因煮紅也。”海老色,日文作えびいろ② [1],为红褐色。

赮,本义为红色。《说文》不收,《说文新附·赤部》:“赮,赤色也。”《集韵·麻韵》:“赮,赤色。”赮,亦通“霞”。《玉篇·赤部》:“赮,东方赤色也。亦作霞。”《汉书·天文志》作“霞”为“赮”:“夫雷電、赮● 、辟历、夜明者,阳气之动者也。”《文选·郭璞〈江赋〉》:“绝岸万丈,壁立赮驳。”李善注:“赮驳,如赮之驳也。赮,古霞字。”可见赮亦有赤义,且多与“霞”相同。

在音韵上,五字上古皆为匣母鱼部。

在词义上,瑕、霞、騢、鰕、赮的核义素为“赤色”。

瑕=/玉/+/赤色/

霞=/云气/+/赤色/

騢=/杂毛马/+/赤色/

鰕=/鱼/+/赤色/

赮=/颜色/+/赤色/

这组同源词的意义关系用公式表示即为:

Y[5]=/玉、云气、杂毛马、鱼、颜色/+/赤色/

综上所述,“瑕:霞:騢:鰕:赮”是一组以“赤色”为核义素的同源词。

2.● :● :窵:钓:佻:● :鸼:鲷:● :絩

朱一:汉人作● ,倒悬也。● 字象形,甚有意,而不收此字,亦失落耳。

钱一:禾危● 也(倒悬也)。都了切,古齿音归舌头,故从勺。此字本作● ,汉人又有作● 者,门上环曰了● 。

《说文·禾部》:● ,禾危穗也。从禾、勺声。

按:● 、● 当为同源词。两字上古皆为端母宵部。

● ,本義为禾穗垂貌。《说文·禾部》:“● ,禾危穗也。”段玉裁注:“危穗谓颖欲断落也。”徐灏《说文解字注笺》:“禾孰则颖屈而下垂,其状欲堕落,故曰危穗。”《广韵·筱韵》:“● ,禾穗垂皃。”由禾穗低垂貌引申为倒悬之物。《玉篇·禾部》:“● ,悬物也。”清王筠《说文句读·禾部》:“● ,吾乡亦谓悬物为● 。”

● ,本义为悬挂。《玉篇·了部》:“● ,悬物皃。”唐玄应《一切经音义》卷十三引《方言》曰:“● ,悬也,赵魏之间曰● 。”从字形上分析,● 显而易见为挂钩之貌。

在音韵上,两字上古皆为端母宵部。

在词义上,● 、● 的核义素为“悬挂”。

其义素分析法为:

● =/禾穗/+/悬挂/

● =/挂钩/+/悬挂/

这组同源词的意义关系用公式表示即为:

Y[2]=/禾穗、挂钩/+/悬挂/

综上所述,“● :● ”是一组以“悬挂”为核义素的同源词。

另按:由“悬挂”义可引申为“修长”义,因凡悬挂之物多以长示人,而查典籍,凡与“● ”音近之字,多有“悬挂”、“长远”之义,这就扩大了这组同源词的范围,也符合清儒“音近义通”的训诂理论。如窵、钓、佻、● 、鸼、鲷、● 、絩等字皆可视为● 的同源词。

窵、鸼、鲷,上古端母幽部;钓、佻,上古端母宵部;絩,上古透母宵部;● ,《广韵·筱韵》“都了切”;● ,《广韵》“土了切”,八字音同或音近。

窵,本义为深远。《说文·穴部》:“窵,窵窅,深也。从穴,鸟声。”深远、长远义近,故窵有长义。明李实《蜀语》:“远曰窵。”宋杨泽民《倒犯·蓝桥》:“琴剑度关,望玉京人,迢迢天样窵。”

钓,本义为用钓具获取。《说文·金部》:“钓,钩鱼也。”段玉裁注:“钩者,曲金也。以曲金取鱼谓之钓。”由钓鱼的动作引申为钓鱼的工具,即钓钩。《广雅·释器》:“钓,钩也。”王念孙《广雅疏证》:“钩谓鱼钩也。”钓钩,悬挂于吊绳下端,呈长貌。故钓亦有“悬挂”、“长远”义。endprint

佻,有悬挂义。《方言》卷七:“佻,县也。赵魏之间曰佻。……燕赵之郊县物于台之上谓之佻。”郭璞注:“了佻,县物貌。”《广雅·释诂四》:“佻,县也。”王念孙《广雅疏证》:“今县物为吊,声相近也。”由悬挂义亦引申为长远义,《集韵·筱韵》:“佻,远也。”

● ,《广韵》:“都了切,上筱端。”义为关心,《广韵·筱韵》:“● ,垂心。”清乾隆二十四年《象山县志》:“● ,《广韵》都了切,垂心。今言提心吊胆,‘吊当作‘● 。”垂,悬垂也。关心者,似心垂与人或事上。故有“悬挂”义。

鸼,“鸼● ”连用,义为细长的船。《集韵·筱韵》:“鸼,鸼● ,船长皃。”《正字通·舟部》:“鸼,船小而长者曰鸼● 。”《资治通鉴·梁元帝承圣元年》:“又以鸼● 千艘载战士。”胡三省注:“《类篇》曰:‘鸼● ,船长貌。”故鸼有长义。

鲷,鲷科鱼的总称。身体侧扁,呈长椭圆形,头大口小。徐珂《清稗类钞·动物类》:“鲷,产近海,体扁圆。”

● ,本义为身材高长。《广韵·筱韵》:“● ,身长皃。”明焦竑《俗书刊误·俗用杂字》:“长身曰● ”。故“高挑”当作“高● ”。现在方言中仍大量保留“● ”,《汉语方言大词典》“● ”字条[2]:“?蕖中原官话。山西临猗。1923年《临晋县志》:‘长谓之~。《广韵》、《集韵》皆以长身为~也。?蔻晋语。山西。清嘉庆十六年《山西通志》:‘长身曰~,土了反。”而且“● 子”(中原官话)、“● 出”(吴语)、“● 洒”(赣语)等方言词都表身材修长高挑之义。

絩,丝织品长貌。《集韵·筱韵》:“絩,缯长貌。”故絩有长义。

“窵、钓、佻、●、鸼、鲷、●、絩”在语义上与“● ”义近,皆有悬挂义,或有“悬挂”义引申的“长远”义,音亦相近。故“●:●:窵:钓:佻:●:鸼:鲷:●:絩”是一组同源词,其核义素为“悬挂”,亦有“长远”义。

其实这组同源词的部分词还可以与“了”结合,形成“了● ”、“了佻”这种联合式的双音节词,与“了吊”、“了鸟”、“阑单”、“郎当”、“龙钟”、“潦倒”、“落拓”组成同源词,其核义素依然为“悬挂”,并引申为“长远”、“破弊零挂貌”、“疲软无力”等义。详见董志翘的《同源词研究与语文辞书编纂——以“了● ”、“阑单”、“郎当”、“龙钟”、“潦倒”、“落拓”为例》[3]一文。

3.逭:滚:涫

钱一:滚蛋之滚,正即逭字。《方言》逭训转,此即打滚字,故打滚亦当作打逭,犹水滚当作涫。

《说文·辵部》:逭,逃也。从辵、官声。● ,或从雚、从兆。

按:逭、滚、涫当为同源词。逭,上古为匣母元部;滚,上古为见母文部;涫,上古为见母元部。

逭,本义为逃、避。《尔雅·释言》:“逭,逃也。”《尚书·太甲中》:“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孔安国传:“逭,逃也。”逃则左顾右盼,寻找生路,故引申为转动、周转之义。《方言》卷十三:“逭,周也。”郭璞注:“谓周转也。”钱铎《方言笺疏》:“旋转与周帀同义,故又训为周。”太炎先生《新方言·释言》:“今谓物转于地,人在地转,皆逭。”

滚,本义为大水奔流貌。《集韵·混韵》:“滚,大水流皃。”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大水奔流,则水翻转,故引申为周转、翻转义。即打滚。又如《朱子语类·孟子三》:“譬如甑蒸饭,气从下面滚到上面,又滚下,只管在里面滚,便蒸得熟。”水温达到沸点后水则翻滚,翻滚即周转。

涫,本义为沸滚。《说文·水部》:“涫,● 也。”段玉裁注:“《春秋繁露(实性)》‘燔(缲)以涫汤,《韩诗外传》作‘沸汤。然则涫、● 一也。《周礼》注曰:‘今燕俗名汤热为观。观即涫。今江苏俗语,● 水曰滚水,滚水即涫语之转也。”《汉语方言大词典》“涫”字条:“【涫水】<名>沸湯;开水。?蕖吴语。浙江宁波。陈训正《甬谚名谓籀记》卷一:‘沸汤曰~。涫声转为滚。?蔻粤语。广东东莞。1916年《番禺县志》:‘广州呼~为滚水,东莞人仍呼~。”今南京方言,水沸腾了,仍说“水滚了”。《荀子·解蔽》:“涫涫纷纷,孰知其行?”杨倞注:“涫涫,沸貌。”水沸则水周转、旋转。

在音韵上,声母方面,逭上古为匣母,滚、涫上古为见母,皆为牙喉音;韵部方面,逭、涫上古皆为元部,滚上古为文部,元、文旁转。

在词义上,逭、滚、涫的核义素为“周转”。

其义素分析法为:

逭=/逃/+/周转/

滚=/大水奔流貌/+/周转/

涫=/水沸腾/+/周转/

这组同源词的意义关系用公式表示即为:

Y[3]=/逃、大水奔流貌、水沸腾/+/周转/

综上所述,“逭:滚:涫”是一组以“周转”为核义素的同源词。

注释:

①为区别各套笔记,每一字头下分别标以“朱一”、“朱二”、“朱三”、“钱一”、“钱二”、“周一”、“周二”,排列的次序朱希祖三套按记录时间先后为次;钱玄同两套无法考定记录时间,则以完整的一套放在前面;周树人两套以始于“一”的一套放在前面。

②えびいろ,《日汉双解大辞典》解释为:“赤みを帯び紫色。ヤマブドウの実の熟した色。”汉语译为:紫红葡萄色,红褐色。稍带红色的紫色,山葡萄果实成熟的颜色。

参考文献:

[1][日]松村明,佐和隆光,养老孟司,等著.邵延丰,主编.日汉双解大词典[K].北京:外语教学出版社,2009.

[2]复旦大学,京都外国语大学.汉语方言大词典[K].北京:中华书局,1999.

[3]董志翘.同源词研究与语文辞书编纂——以“了● ”、“阑单”、“郎当”、“龙钟”、“潦倒”、“落拓”为例[J].语言研究,2010(01):85-93.endprint

猜你喜欢
说文解字章太炎
章太炎
章太炎著医论 首推《伤寒》
上海人民出版社 章太炎全集
《说文解字》的认识
《说文解字》中的反形字分析
典范 章太炎
从出土文字看《说文解字》存在的问题
章太炎好行医 无人敢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