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逼出来的“女汉子”

2017-12-05 06:13赵维莉
人生十六七 2017年34期
关键词:赵维莉女汉子小女生

记者 赵维莉

被逼出来的“女汉子”

记者 赵维莉

成为同龄人中的领导者、主心骨,却让一个花季女孩成为别人眼中的“女汉子”。不想被人“区别对待”,只想和其他女孩一样,有困难的时候有人帮,穿身漂亮的衣服有人夸,不是无所不能的马姐,只是一个十六七岁的女孩儿——这也会成为一种奢望吗?

独白:我不是“马姐”,只想做个“女孩儿”

我们班男生曾经开玩笑说,我们班有三种人,男生、女生和“马姐”,我就是他们口中的“马姐”。高一刚开始军训,我就因为在报到时面对吵吵闹闹的场面,大吼一声“别嚷嚷,这里不是菜市场,拿出通知书,按大小个站好!”而一战成名,理所当然地接下来成为班长、无所不能的“马姐”。

别的女生拧不开饮料瓶,是正常的,男生们会自告奋勇地帮忙;我拧不开,那是不可思议的,毕竟在他们看来我应该可以“徒手”换饮水桶;冬天去扫雪,男生照顾女生,一般都承包下全部工作,但“马姐”肯定不在照顾范围内——“马姐”怎么可能会怕冷?其他女生谈偶像、当迷妹,是少女情怀,而“马姐”怎么可能会那么幼稚呢?

当初的一吼,奠定了我整个高中的基调,甚至我有时也纳闷,我是不是生错了性别,我本来就是个“汉子”?于是,夏天里我基本不穿裙子,说话也是闷声闷气,努力做到心胸豁达,不像小女生一样心思细腻……但是,这样的我并不快乐,我也渴望在需要的时候有人帮助我,穿一身漂亮的衣服被人夸赞——

我不想做什么万能的“马姐”,不想做“女汉子”,我只想做简简单单的我。

被“跳过去”的青春期

有句话说,“少女情怀总是诗”,也从十六七岁花季走过的维维姐,当然知道这个年龄段的女孩,在人生最美丽的季节,有最梦幻的憧憬。而一样花样年华的“马姐”,却因为自己的能力获得了大家的认可,被“人为”地跳过少女时代,对她来说是好事也是“糟心事”。

大家的认可说明了“马姐”的处事能力,当同龄人还在需要别人“管理”“指教”的时候,她已经能很条理清晰地做好“指挥”,这肯定与她从小接受的教育、成长环境有关。父母的信任,给予更多的成长空间,让她拥有更多的自我意识,在小时候可能会让别人觉得是父母“放养”,甚至有点不负责任,但是当孩子逐渐长大,这样“野生”孩子的能力凸显出不一样的成熟,会迅速成为同龄人中的领导者,这对孩子人生中是难得的经历和锻炼,会让她在以后走入社会、面对竞争时,也充满自信——我有别人没有的优势,领导能力和权威感可不是一朝一夕能培养出来的。

面对“崇拜”你先问问自己想要啥

对比自己强的人“崇拜”,是人的一种本能,所以当全班同学都“听从”你,说明了你优于他们,按现在流行的说法叫“人格魅力”,但是这和“少女情怀”是不相关的,你强并不代表你做不了小女生,铁汉还有“柔情”的时刻,更何况是十六七岁的小女生。之所以你会觉得自己是“女汉子”,首先是你太想维护自己的“形象”了。

高中阶段的男生、女生,都是有点小虚荣的,特别在意别人的看法,想把自己塑造成别人眼中“完美”的自己,做别人眼中的自己,带着面具,忽略了自己内心深处真正的想法。就拿“马姐”来说,她已经习惯了事事为人着想,去掌控大局,成为别人的主心骨,所以她在不停地“逼着”自己变强,但这是她真正想要做的吗?并不是,超越年龄、心理承受能力的责任,会加速她的成长,从积极的一方面说是好事,但同时也让她失去了这个年龄段应有的快乐,要知道在这个年龄段,有时犯错、改正再成长,也是一种快乐体验。也许可以从其他人的经历中吸取教训,告诉自己不要犯错、不要任性,但是没有过的经历,会让成长中留下遗憾。

做快乐的自己更重要

比起成为别人眼中“完美”的自己,做一个快乐享受生活的自己更重要。有句名言不是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何必在意别人的指手画脚,人生是自己的,快乐也是自己的,与其让自己疲惫的生活在别人的条条框框下,为什么不让自己简简单单地生活在自己的规则下?

不过,无论是不是“女汉子”“男子汉”,其实都要学会做一个不依靠他人、独立思考的人。俗话说,“靠人不如靠己”,就如同拄拐杖习惯了,有一天离开了它,可能就不会走路、只能在原地看着别人超过,那样你的人生就失去更多的光彩和意义。

从这一刻开始,同学们和“马姐”一起抛开“别人说”的束缚,去听听内心深处的自己到底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在人生最美好的时刻,做一个更快乐的自己。

猜你喜欢
赵维莉女汉子小女生
我是演员张若昀
“女汉子”贾玲 掘金喜剧市场
百岁“女汉子”成就一个家
小女生乐乐
小女生乐乐
小女生乐乐(二)
小女生乐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