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隋书·经籍志·史部》看古代文献的散佚

2017-12-05 09:28潘艳蕊
名家名作 2017年2期
关键词:类图书藏书文献

潘艳蕊

从《隋书·经籍志·史部》看古代文献的散佚

潘艳蕊

《隋书·经籍志》史部文献的散佚反映出隋代以前图书的社会流通性、社会形态变迁、文字书写变革、文献载体的变化,是在图书诸“厄”等强力破坏因素之外,造成古代图书散佚的几大主要原因。在社会形态变化、社会文化需求演变,文字书写变革、文字载体发生质变的历史时期,适时强化对图书文献的收藏整理,转变传统文献信息的文字载录形式,将图书管理工作与时代进步相统一,是防止图书散佚的重要手段。

文献散佚;社会变迁;图书管理

中国古代的战乱破坏、专制禁毁等文献诸“厄”,是造成中国古代历史文献不断散佚的重要因素。[1]隋代藏书曾盛及37万册,是中国古代藏书丰富的时代,但在隋末初散佚严重[2],武德初仅剩重复相糅的藏书8万卷[3],散佚图书约占整个图书总量的十之二三。从唐初编修的《隋书·经籍志》中史部图书的存佚书目看,不仅中国古代不同部次的图书的散佚具有不均衡的特点,而且还存在着影响图书存佚的诸多内外原因。这是已有图书散佚研究未曾揭示出的图书散佚问题。

一、《隋书·经籍志》中的十三部史类图书

《隋书·经籍志》所载史部图书包括“正史”“古史”“杂史”等十三类。这十三类史部图书是以如下内容为划分依据的:

(一)正史类 是指以《史记》《汉书》为师法的历史著作及注释这些著作的史书,如《史记》《史记音义》《史记音》等。

(二)古史类 是依《春秋》《左传》之体写就的著作,如《纪年》《汉纪》《后汉纪》等。

(三)杂史类 与《春秋》《史记》《汉书》之体不同的“体制不经“之史,其内容杂有“委巷之说,迂怪妄诞,真虚莫测”的帝王之事,如《周书》《古文琐语》《春秋前传》等。

(四)霸史类 西晋永嘉之乱以来的割据政权史,如《赵书》《二石传》《二石伪治时事》等。

(五)起居注类 录纪“人君言行动止之事”的史书,如《穆天子传》《汉献帝起居注》《晋泰始起居注》等。

(六)旧事类 朝廷政令类图书,如《汉武帝故事》《西京杂记》《汉魏吴蜀旧事》等。

(七)职官类 历朝职官设置类图书,如《汉官解诂》《汉官》《汉官仪》等。

(八)仪注类 礼仪志类图书,如《汉旧仪》《晋新定仪注》《晋杂仪注》等。

(九)刑法类 刑法志类图书,如《律本》《汉晋律序注》《杂律解》等。

(十)杂传类 各类名人传记类图书,如《三辅决录》《海内先贤传》《四海耆旧传》等。

(十一)地理类 各种地理类图书,如《山海经》《水经》《黄图》等。

(十二)姓氏书类 帝王、家族谱牒类图书,如《世本王侯大夫谱》《世本》《冀州姓族谱》等。

(十三)簿录类 目录类图书,如《七略别录》《七略》《晋中经》等[4]。

《隋书·经籍志》对这十三类史部图书的划分,反映着隋唐之际特有的“历史”类图书观。这些史部图书记录着隋唐之际存目图书的散佚情况,为我们研究隋代官藏图书的散佚现象、散佚原因提供了前提条件。

二、《隋书·经籍志》史部图书反映的古文献散佚特点

从《隋书·经籍志》史部图书的存佚记载看,隋唐之际官藏图书的散佚有两个特点。其一是不同部次的官藏图书的散佚具有不平衡性特点。如《隋书·经籍志》载上述史部图书共“八百一十七部,一万三千二百六十四卷。通计亡书,合八百七十四部,一万六千五百五十八卷”[4],“亡书”(散佚之书)仅占全部存目图书的6.52%,大大好于整个官藏图书十之二三的散佚率,隋唐之际史部图书自身的散佚率并不大。这是隋唐之际官藏图书散佚不平衡性的特点之一。

隋代开皇(581-600)初集书、校写工作完成之后,图书“原本仍归其主”[4],故民间藏书量仍然较大。隋末战乱较其他末季王朝战乱对社会的破坏性较小,文化发达的关中地域几乎兵不血刃地成为唐的根据地,东都洛阳官藏图书在战乱中同样保存完好,民间藏书的破坏程度也应相对较轻。民间藏书是在官藏图书散佚之后,补充官府藏书的重要图书来源。唐贞观年间(627-649),历任秘书监多次收集、整理民间藏书[3],《隋书·经籍志》所见的保存相对完整的史部图书,应是贞观年间搜集、整理之后的史部文献。

隋唐之际官藏史部图书反映的古代文献散佚不平衡性的特点之二,是史部各类图书部次散佚比率与卷次散佚比率不同。其中正史类部数散佚16.25%,卷数散佚5.38%;杂史类部数散佚 1.37%,卷数散佚2.34%;霸史类部数散佚18.19%,卷数散佚3.18%;职官类部数散佚25%,卷次散佚22.30%;仪注类部数散佚14.49%,卷次散佚48.12%;刑法类部数散佚7.87%,卷次散佚1.93%;杂传类部数散佚0.91%,卷次散佚14.44%;地理类部数散佚0.71%,卷次散佚0.14%;姓氏书类部数散佚22.64%,卷次散佚71.88%。[4]。

各部部数散佚比率从大到小排列次序为:职官类、姓氏类、霸史类、正史类、仪注类、刑法类、杂史类、杂传类、地理类。卷次散佚比率从大到小排列次序为:姓氏类、仪注类、职官类、杂传类、正史类、霸史类、杂史类、刑法类、地理类。综合部数和卷次散佚的数据,隋唐之际散佚最多的是职官与姓氏类图书,地理类、杂史类散佚最少。不同官藏部类图书散佚率有高低之别,同部图书散佚率也有相差悬殊之分,应是隋唐之际整个官藏图书散佚的共同特点。

三、《隋书·经籍志》史部反映的古代图书散佚之因

官藏图书的散佚应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造成官藏图书散佚的原因不外内因、外因两种,外因对官藏图书的破坏从根本上还是通过内因发挥作用的。从《隋书·经籍志》史部文献的记载看,造成古代图书散佚的内外因素还包括如下几方面。

(一)社会流通性造成的古代图书的散佚

民间藏书是对官藏图书重要的补充与保障。在隋唐以前印刷术尚不发达或不存在印刷术的背景下,民间手写藏书对官方藏书的保障作用是脆弱的,那些适应民间需要、民间收藏量大的图书,在面对外力破坏的情况下的“生存率”会高些。图书的社会流通性应是影响图书散佚的重要的内在原因。史部图书本身具有较强的可读性、经世致用性,民间以及求仕者对史部文献的收藏应较其他图书为多,重新收集史部图书、恢复史部图书相对容易。

地理类图书的实用性同样较高,杂史类也具有“适俗性”的特点,二者的散佚率相对较低。但史部职官类图书官方功用强,社会日用性弱,故民间收藏少,其散佚之后官方难以重集。姓氏类多是族谱类图书。隋唐之际的族谱受门阀习尚影响较大,是当时审阀阅、定选举、别婚姻的重要依据,但其流通性则具有较大的阶层局限性,族谱类文献的民间收藏量并不大。图书文献社会流通性的强弱,是影响中国古代图书散佚差异形势的重要的内在原因。

(二)社会发展形态变迁造成的图书散佚

特定时代产生的图书是特定时代文化的反映,不同的社会发展形态有着不同的社会文化需求,社会发展形态的变迁必然导致某些旧文献脱离新时代的需要而散佚。例如,不同社会发展形态有不同的礼仪制度,这即所谓的仪注“世有制作”的发展现象,某些旧仪不适应新的社会文化所需而被消失。《隋书·经籍志》言周代五礼“典章皆具,可履而行。周衰,诸侯削除其籍。”[4]这种社会发展形态的变迁,是先秦仪注类图书散佚的重要原因。但社会发展形态的下的文化变迁,不仅包括上层礼仪制度的变迁,而且包括下层社会礼俗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仪注类图书的散佚应是相当大的。

(三)文字改革、缺乏整理造成的图书散佚

文字是表达图书内容的信息载体。随着文字使用形式的变化,原文字书写的图书难以识读,图书价值未被后人认知,加以长期未做重新抄录、整理工作,造成史部图书的散佚。《隋书·经籍志》史部载秦统一文字、“古书”类文献遗散的情况,有“秦拨去古文,篇籍遗散”之说[4]。汉初虽曾大规模集书,但未见抄录、整理图书的工作,收到七十年后“书缺简脱,礼坏乐崩”,令人叹息。武帝“于是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下及诸子传说,皆充秘府。”[5]秦到汉武帝的这百年余间,散佚的古文“古史”应不在少数。在秦汉之际文字书写形式变化的背景下,其他类型的图书的散佚形势也当如此。

此外,在以简牍为文献载体的时代,若不适时整理简牍文献,简牍文献较易散乱遗失,从汉初至武帝的七十余年的图书散佚形势也反映了这一情况的存在。自武帝时期(前140前-前87年)至成帝时期(前32年-前7年)的五十余年后,就又出现了“书颇散亡”的现象[5]。魏晋处于从简牍向纸质文献转变的阶段,东晋不再使用简牍而全部用纸做文献载体了。但魏晋以后长期的分裂、战乱,未见官府抄书、整理图书之事,这应是魏晋以前各朝图书散佚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然,由于图书作者在同一学术问题上的纷争,或图书自身的质量水准较低,也是造成部分古代图书文献散佚的内在因素。如隋代以前学者对仪注的不同理解,各种仪注类图书往往有多家之言,“彼此纷争,盈篇满牍。而后世多故,事在通变,或一时之制,非长久之道,载笔之士,删其大纲,编于史志。而或伤于浅近,或失于未达,不能尽其旨要。遗文余事,亦多散亡。”[4]篇卷零散、重复、琐细,同样导致了职官类图书的大量散佚[4],也是古代图书散佚的重要的内在因素。

四、结语

据《隋书·经籍志》史部图书反映的古代图书散佚问题看,隋代以前图书文献的社会流通性、社会发展形态变迁、文字书写的变革、从简牍到纸质载体的变化,同样是造成图书散佚的重要原因。图书的社会流通性、图书自身的质量问题是图书管理工作中的不可控要件,但在社会发展形态变化、社会文化需求演变,文字书写变革、文字载体发生质变的阶段,强化对图书文献的收藏整理,适时转变文字信息的载录形式,将图书管理工作与时代进步相统一,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图书散佚的重要手段。

[1] 朱晓峰.谈中国古代文献散佚的原因[J].山东图书馆季刊,1999(1).

[2] 王子舟.隋代官府藏书考述[J].晋图学刊,1988(3):95-99.

[3] [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4][唐]魏徵、令狐德棻等.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

[5][东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图书馆)

潘艳蕊,女,1973年生,河北大学图书馆馆员,主要从事图书馆及中国古代史研究。

猜你喜欢
类图书藏书文献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伦明藏书思想比较研究
谁是2019美国图书市场最大黑马?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小毛驴藏书
论科普类图书如何借力融媒体转型树立精品品牌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贲园书库”藏书楼及其藏书掠影
为生活加点“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