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角度下板岩层面剪切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2017-12-05 08:03秦安洪
采矿技术 2017年6期
关键词:板岩层理力学

秦安洪,雷 涛

不同角度下板岩层面剪切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秦安洪1,雷 涛2

岩体层面对岩体的剪切力学性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以贵州某矿山层状板岩为对象,开展了不同角度下的层面剪切力学实验,得到了该矿山板岩层面的剪切力学参数和力学性能,结果显示:剪切角度越大,层面发生破坏时对应的剪切应力和压应力越大,层面的剪切力学性能越好;不同角度下岩体层面剪切破坏面总体较为光滑,但角度较小时破坏面有突变产生,剪切角度较大时破坏面呈“S”形。

层状板岩;剪切试验;力学特性;破坏模式

层状岩体一般含有多组相互平行的层理面,这些层理面的力学强度一般低于岩石强度,往往控制着岩体的力学性能[1 ̄3]。同时,层理面与加载方向的夹角也会导致岩体力学强度发生改变[4]。因此,了解清楚不同角度下层状岩体的剪切力学特性,对相关岩体工程的开挖和支护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以贵州东部某矿山的层状板岩为试验研究对象,开展不同角度下的剪切力学实验,揭示其剪切力学特性,力求为矿山工程的安全生产提供基础性数据。

1 试验材料与方案

1.1 试验材料

试验材料取自矿山现场的板岩,具有明显的层理结构(见图1),层间定向性较好,层理胶结物以变质矿物和泥质微粒为主,岩石主要含方解石、石英和云母等物质。

图1 板岩层理结构

1.2 试验方案

本次试验采用限制性剪切强度试验,在进行不同角度下的剪切试验时,可通过改变角模角度来实现对正应力与剪应力的调整,且易于比较不同试验条件下试样的破坏形式。试验加载方式见图2。

图2 试验加载方式

根据相关试验标准[5],试验时选取完整性较好的岩石加工为100 mm×100 mm×100 mm的立方体剪切试样。试样表面平整度控制在0.1 mm以内,上、下表面的平行度控制在0.5 mm以内。

试验时,分别选取20°、30°、40°、50°、60°、70°的剪切角度开展6组试验,每组试样数为3个。

2 试验结果分析

不同角度下板岩层面的剪切试验结果见图3。由图3可知,随着剪切角度的增大,层面发生破坏时的正应力和剪应力都在增大,但增大趋势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表现在:

(1) 剪切角度较小时(20°和30°),层面的剪切力学特性较为相似,发生破坏时的正应力和剪应力相差不大,两者分别在4 MPa和7.5 MPa左右;

(2) 剪切角度较大时(70°),层面的剪切力学性能迅速增强,其发生破坏时的正应力和剪应力值分别在47 MPa和17 MPa左右;

(3) 剪切角度位于中间范围时(40°、50°和60°),层面的剪切力学性能平稳增长,其发生破坏时的正应力和剪应力分别在9~20 MPa和10~12 MPa范围内。

图3 试验结果及拟合曲线

岩石变角度剪切试验结果,即层面剪切强度可用式(1)表示:

τ=σtanφ+c

(1)

式中,τ为抗剪强度,MPa;σ为正应力,MPa;φ为内摩擦角;c为粘聚力,MPa。

用式(1)对试验数据进行拟合后,可得到如图3所示的拟合曲线及相应的拟合方程:

(2)

由式(2)可得到层面的剪切力学参数为:

(3)

3 破坏模式探讨

试验结果发现,不同角度下岩体层面的剪切破坏模式也存在一些差异,试样破坏的结果见图4。

由图4可知,总体而言,当试样达到强度极限后,就会发生瞬时的沿层理面的滑移剪切破坏,滑移面一般较为光滑,且较为完整,没有大量的散体和碎块出现。这种现象充分说明层面的胶结层强度相对岩体基岩较弱,导致岩体在剪切作用下直接沿层理面发生破坏,表明在剪切条件下,层理面是岩体力学性能的主控因素。

图4 不同剪切角度下层面破坏模式

但是,与力学性能类似,不同角度下岩体层面的剪切破坏模式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1) 当剪切角度较小时(20°和30°),破坏剪切面可分为两段。第1段大约占整个滑移面长度的3/4,为一个较为光滑的平面,紧接着滑移面出现了一个突变,剪切面不再沿原层面发展,而是突然穿越该层面到另一层面后继续发生剪切破坏,说明此时其破坏还可能受到了压应力的部分影响;

(2) 剪切角度位于中间范围时(40°、50°和60°),破坏剪切面几乎就是沿着某一特定层面发展,剪切面平整光滑;

(3) 剪切角度较大时(70°),破坏剪切面可分为3段,近似为“S”形。第1段大约占整个剪切面长度的1/4,为一带有一定角度的弧形,表明此时试样的起裂没有完全受层理面控制;第2段约占整个剪切面长度的1/2,基本是沿某一层面发展,但光滑程度不如其他中间角度的剪切面;第3段约占整个剪切面长度的1/4,但与较小角度存在一些差别,其并非由突变产生,而是由第3段渐进发展而来,因此也表现出弧形特征。

4 结 论

通过不同角度下板岩层面的剪切力学试验,可得到如下的结论:

(1) 不同角度下岩体层面的剪切力学性能存在差异,角度越大,层面的剪切力学性能越好,发生破坏时对应的剪切应力和压应力越大;

(2) 根据莫尔-库仑准则,该矿山板岩层面的剪切力学参数为c=7.36049 MPa,φ=12.06157°;

(3) 不同角度下岩体层面的剪切破坏模式存在差异:剪切角度较小时,破坏面有突变产生;剪切角度位于中间范围时,破坏面较为平整光滑;剪切角度较大时,破坏面呈“S”形。

[1]赵宝友,郑天照,王 东,等.基于强度原理的顺层岩质边坡动力安全系数判据研究[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16,36(5):811 ̄819.

[2]孙广忠,孙 毅.岩体力学原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3]丁立明,才庆祥,刘 雷,等.软弱夹层对露天矿边坡稳定性的影响[J].金属矿山,2012,(4):40 ̄58.

[4]林宗元.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手册[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20172803).

2017 ̄09 ̄30)

秦安洪(1986-),男,贵州遵义人,主要从事采矿工艺设计和采矿工程管理工作,Email:askyo@126.com。

猜你喜欢
板岩层理力学
原煤受载破坏形式的层理效应研究
基于敏感性分析的炭质板岩引水隧洞支护结构优化研究
弟子规·余力学文(十)
基于连续-非连续单元方法的炭质板岩隧道围岩稳定分析
弟子规·余力学文(六)
弟子规·余力学文(四)
板岩地区高边坡滑坡原因及治理措施研究
储层非均质性和各向异性对水力压裂裂纹扩展的影响
页岩力学性质各向异性初探
干燥和饱水炭质板岩流变力学特性与模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