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樟柯我想证明,小城市也能办这些国际影展

2017-12-05 16:02刘倩
南都娱乐周刊 2017年21期
关键词:电影展穆勒樟柯

刘倩

黑色墨镜、白衬衫、黑西装,贾樟柯在几个同样类型装束保安的簇拥下走来。这个场景出现在他的主场——平遥国际电影展。开幕当天,当普通群众在关心保安戴墨镜的造型好酷、或开幕式红毯看范冰冰的票多少钱可以买到时,这个国内唯一秉持艺术总监制度的国际影展上,大部分参展电影的放映廳已经满场。作为第一个发起国际影展的中国导演,影展结束之后,贾樟柯的新电影《江湖儿女》将会开机。搬离北京“自我革新”的贾樟柯很忙,这种忙,也给中国电影市场及观众的视野带来了新的好奇心。

贾樟柯和他的朋友们

2017年的初春,贾樟柯召开了一场发布会,宣布平遥国际电影展将于今年10月在平遥开幕,和他一起出席发布会的,还有说得一口流利中文的他的老朋友马克·穆勒。作为影展发起人,贾樟柯请马克·穆勒担任影展艺术总监。问起贾樟柯原因,他笑笑,“我从21岁一直到45岁都在北京生活,太熟悉了。我觉得我还应该有一个对不熟悉的,对要适应这种新的生活方法的能力。我还有改变自我的这种能力,还有一种自我的革新能力”。在贾樟柯离开北京一年后,因为平遥电影节落地成功,他的朋友们,吴宇森、冯小刚、范冰冰等也在影展开幕时陆续来到了山西。

贾樟柯的老朋友马克·穆勒是前威尼斯电影节主席、意大利著名电影评论家和史学家,威尼斯电影节一直是贾樟柯的福地,《三峡好人》是第63届威尼斯电影节的最佳影片金狮奖,《站台》、《世界》都入围了威尼斯电影节的主竞赛单元。马克·穆勒曾先后出任多个电影节的主席一职,由他创立和推动的洛加诺国际电影节、鹿特丹国际电影节都成为国际一流影展。请来有着丰富国际电影节经验的马克·穆勒和自己搭档,让平遥电影宫有了一份“定宫石”。

范冰冰和贾樟柯的渊源是从《山河故人》的时候开始的,《山河故人》首映,贾樟柯邀请她来看片,贾樟柯朴实生活流叙事中折射出深刻思想的电影手法打动了范冰冰。当贾樟柯筹备平遥电影展并邀请她来担任形象大使时,她爽快地答应。奔着“百年影展”的雄心目标,范冰冰也许下对朋友的真挚承诺“不仅是今年、明年,甚至是以后每一年我都会加入,都会支持平遥国际电影展。”

冯小刚在影展上分享自己的创作心路。吴宇森有大师班论坛,常常在电影宫中看到马克·穆勒和贾樟柯各自穿梭的身影,本刊记者一直想约马克·穆勒的采访,工作人员告知马克·穆勒每天都有很多需要协调影展的会议,更多的机会是可以在路边偶遇他时闲聊几句。

回归小城市的决心

在平遥这个有2700年历史的县城,影展开幕当天,电影宫内不乏镇上居民的身影。正如贾樟柯的早期电影大多集中在山西拍摄,讲述了很多发生在他老家山西汾阳的故事,描绘出许多山西小镇青年的生活,从而带出个人理想和城市环境的碰撞。此次将一个国际性的影展落地山西平遥,除去世界文化遗产古城这个天时地利的元素,贾樟柯也有结合自身经历的情怀:“比如说大量的外来观众,他们到访古城的时候,可能相应地,甚至你会发现微妙的变化,开电瓶车的师傅开始试着去讲普通话了,小弟弟小妹妹们开始试着去说一两句简单的英文了”。

平遥电影展园区被命名为“平遥电影宫”,让人联想到戛纳电影节的“戛纳电影宫”。电影宫的原址是平遥柴油机厂,是古城里面最为落寞的一个角落,既有工业记忆感的美感,也有荒废的寂寞。

当这个废弃的厂房复活变身艺术产业,也给当地许多人带来了机会和视野,在放今年戛纳电影节热门影片《骑士》的时候,坐在本刊记者身后的就是几位操着本地口音的普通观众大叔,他们看起来似乎有点不太习惯影展的观影氛围,习惯喃喃自语式自配“画外音”,以往“苛刻”的影展观众们也少见地没有对这些偶尔出现的“画外音”大吼。影片结束时,本刊记者听到大叔说了一声“这片太牛逼了”!

一个专业的电影节当然有它的坚强技术后盾,电影节的基础团队全是从北京上海调过来的,DCP拷贝的测试团队是北京电影学院数字艺术中心,声画的保证是上海电影集团。

尽管如此,贾樟柯告诉本刊记者,在影展开幕前,仍然是有很多人不相信这个影展能成功开幕。比如影展的放映员全部是平遥人,在开展之前刚刚在上海完成了技术培训,完全没有电影放映经验成长成一个放映员,可能只用了一两个月的时间,然后他们就到岗了,然后电影节就开幕了。“到现场为止,放映没有出现任何问题,我觉得这就是信心。可能三个月前这个小子还是个待业青年,或者还在卖烧烤呢,三个月之后变成一个国际电影展的放映员了,放最好的艺术电影”。

在古城下,大银幕上看着在中国首映的优秀世界电影,贾樟柯的脸上有种淡然,在他的脸上我看到一种决心的成功实现,他成功地将生活和自己的电影轨迹联系了起来,他幽幽地说:“就算电影节没有选在平遥,我也肯定是选在一个小的城市,因为对我来说其实想证明一点,小城市也绝对可以办这些影展”。

希望人们对山西

有一个更客观的了解

南都娱乐:国内已经有几个电影节,比如北京国际电影节、上海国际电影节,平遥电影节作为一个全新诞生的国际电影展,它的策展思想是什么?

贾樟柯:本届的平遥国际电影展我们就有两个办展思想,一个是以非西方电影为主。目前欧美电影的资讯,和接触欧美电影的机会,以及对欧美电影的宣介比较多,观众比较容易了解欧美电影的创作情况,但是在欧美电影之外,大量的有电影创意的这些影片更需要推荐给观众,所以我们首先是以非西方电影为主。另外一方面就是以年轻导演为主,就是希望平遥国际电影展能够成为一个将年轻导演新的创作介绍给媒体、介绍给观众,介绍给电影工业。

南都娱乐:你觉得你们的优势在哪里?

贾樟柯:我们是有一个七人的顾问团,他们遍布在世界各个地区。比如说我们在东欧地区有负责人,在南美地區有负责人,在非洲有负责人,在印度有负责人,在东南亚有负责人,基本上覆盖了我们电影活跃的这些区域。这些选片顾问他们主要的工作就是要把他负责的地区的电影创作情况了解清楚,要大量地观看电影,然后推荐大量的影片回到电影展,最后我们是从这样的一个大量的电影里面,最终筛选了四十多部影片来入选。所以我觉得首先是明确的策展思想和高质量的策展影片选择,这是电影节展很重要的一个核心竞争力。我也不太明白是在机制上出了什么问题?我们国家,国内大型的电影节都没有明确的艺术总监,不知道谁为这个电影节的学术负责,不知道是哪一位来进行一个总的艺术策划,我觉得这实际上是很违背电影节展规律的。

南都娱乐:相对于已经很著名很有影响力的几大国际电影节,平遥国际电影节的目标是要往国际一类电影节发展吗?

贾樟柯:对平遥电影展来说,我觉得它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我们面对的是全球第二大的电影市场,和人数众多的中国观众,我觉得这个某种程度上,平遥国际电影展也在分享中国的人口红利,无论哪一个制片人、哪一家制片公司,在目前中国电影市场发展的情况下,绝对无法忽视我们身后这样一个大国。

南都娱乐:选择在山西办展,有没有夹杂着你的私人感情?

贾樟柯:我觉得跟我本人跟山西的感情也很密切。就像我整天说的,确实人们对山西有太多的误解,实际上希望通过电影节让人们能够对山西有一个更客观的了解。比如说山西也有开放的努力,山西也有现代化的一部分。从大的角度来说,它并不单单是我本人的,一个个人的很私人的情感,说我是山西人,一定要回山西,我觉得实际上它不是一个非理性的选择,它是一个经过很长时间的判断。那么最主要的我觉得是两方面,它能促进文化资源的流动。

南都娱乐:每一次的这种电影展其实对于艺术片的发展都是有助推作用的,但是不可否认,艺术片在国内排片上永远是弱势群体,您觉得这个问题如何更好地推动解决?

贾樟柯:我们今年的回顾展,梅尔维尔是一个非常重视电影大众化的导演,因为他觉得电影的天生属性里面就有大众化的基因,它天生就是一个大众化的艺术,所以他的所有创作对我们今天从事电影的启示就是,如何在面对大众化的同时,大众化的电影作品里面保有丰富的艺术创新、艺术创造,它们之间是不矛盾的。所以今年我们举办梅尔维尔的回顾展,就是希望让中国电影的观众、中国电影工作者,包括一般的影迷,了解到艺术的要求是存在于各种类型的影片里面的。

南都娱乐:你希望到平遥电影节的人们都有哪些获得?

贾樟柯:拿我自己来说,我第一次参加国际电影节是27岁,1998年我去柏林电影节,我当时留意到柏林的出租汽车司机,他们在等客的时候在看哲学的书,这种阅读带给我很深的震撼,那个世界很广阔。同样我也希望,平遥国际电影展,当一个年轻人,或者一个外国人,他踏上中国的土地,踏上平遥的时候,他能跟我有一样的发现。这种发现可能是另外一个角度的,比如说他发现古典的一面,发现中国传统文化之美,发现古老的城墙,一弯月亮,他能理解中国古典的诗意,这也是他的收获。可能这个是他在城市里无法获得的。

猜你喜欢
电影展穆勒樟柯
《满江红》启幕两岸电影展
马克思对交往异化思想的深入——基于《穆勒评注》与《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
脱不下的穆勒鞋
平衡之美
平遥国际电影展产业项目 报名通道开启
第二届山一国际女性电影展闭幕
贾樟柯电影的叙事美学
贾樟柯:走西方
贾樟柯:我的电影基因
流行歌曲——贾樟柯的银幕“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