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五年级小学生开中医课引热议

2017-12-05 09:41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2017年11期
关键词:进校园浙江省中医药

据媒體2017年9月14日报道,近日,浙江省“五年级小学生开中医课”一事在社会上引发了广泛热议。据悉,根据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印发的《浙江省2017学年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显示,《中医药与健康》被纳入省级通用的地方课程教材,在小学五年级上、下学期使用,属于小学生基础教育拓展性课程体系的一部分。

《中医药与健康》分上、下两册,共36课时,基本每周一课,内容涉及中医基础、保健、运动,饮食、情绪、针灸和推拿的特色疗法等。浙江省教育厅工作人员表示,教材编写是为了弘扬传统文化,主要由中医药管理局牵头。面对中医晦涩难懂学生该如何应对的质疑,该工作人员称,课程为辅修,也不会进行考试或考核,且已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审核,不存在不恰当的内容。

小学生学中医值得期待

中医药文化传承是一个由来已久的话题,早在2011年全国两会上,就有政协委员提出要把中医药知识结合到中小学生课本里去。2012年北京就全面启动了“中医文化进校园”活动。但相比于书法、国画等传统文化进校园,“中医文化进校园”常会引发争议。除了一直存在的“中医粉”和“西医粉”的纷争之外,也不乏有人觉得中医与教育本身不甚相关,不宜进校园。

如果仅仅站在升学考试的立场,中小学生学习中医当然属于无用之举。但是,教育本不应局限于分数,更应当担负起传承文明和引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等重任。“中医文化进校园”大有裨益,首先,其不是为了培养小郎中,而是为让学生们通过科学认知更好地理解健康;不仅是教给他们中医药基本知识和技能,更是让他们学会在与天地共和、四时同序中健康成长,以心理和情志统率身体四肢,以养生来强体,学会在身心的和谐及人与社会的和谐中健康成长。其次,“中医文化进校园”对于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孩子们的中国情怀和文化自信,具有重大意义。中医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深度契合,有古代仁人志士“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宏伟人生观,也有绵延五千年的“天人相应”“阴阳平衡”“道法自然”“和合致中”等核心哲学智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传播的重要抓手和路径。中医中药作为中华文明殿堂中的瑰宝,我们应该引领学生切身感受中医药文化,学会辩证地、全面地看问题,做到中正、中庸、中和。

给小学生开中医课操之过急

从目前的情况看,当地中医课的开设有仓促上阵、准备不足之嫌。两个细节足以说明这一问题:其一是,眼下已经开学,但相关教材还在加急刊印。就常识而言,这不应该。其二是,目前该课程主要是由科学老师来教授,2017年8月底浙江省相关方面才对老师进行了培训。尽管是由中医药大学教授进行培训,但短短几天的培训能在多大程度上让科学老师掌握相关知识?科学老师再去教孩子们学习中医课,又能在多大程度上完成相关知识的授业解惑?

按照教材主编、浙江中医药大学校长方剑乔教授的说法,小学生学的课程的内容都比较浅显易懂,教材编写做到了知识点到位但不生涩,主要由历史故事、人物和神话来引出,深入浅出,文字不多。如果真是如此,一个合理的建议是,这本教材,完全可以当成课外读本发给五年级的小学生,让感兴趣的孩子们自发阅读即可,完全没必要兴师动众列入正式课程。

关键还在于,从目前的情况看,该课程的定位非常模糊:既将中医看成是一门自然科学,又认为其有人文科学的某些属性,还想“通过孩子们把中医药的科学价值与精神传递给每一户家庭,培育中小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提高整个社会的健康水平”。但必须正视的是,无论是什么课程,一旦被附加了太多、太杂的“发散价值”,那么这门课往往是教师教不好,学生也学不好。实际上,正如有家长所言,将急救、安全教育、性教育等更急需的课程开设好、讲授好,对中小学生来说或许更有现实意义。endprint

猜你喜欢
进校园浙江省中医药
《初心》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中的应用
浙江省第一测绘院
2018年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
舞龙舞狮进校园
2017年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
乌兰牧骑进校园
优秀剧目进校园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