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风格对等在中国古典诗歌英译中的重要性

2017-12-05 08:00程永涛
新西部·中旬刊 2017年9期
关键词:诗歌翻译风格

【摘 要】 风格对等是译者翻译诗歌过程中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评价诗歌翻译质量的标准之一。本文以《三字经》首篇为例,在分析诗歌风格可译性基础上,探讨风格对等作为评价诗歌翻译标准的可行性及重要性。

【关键词】 风格;可译性;风格对等;诗歌翻译

一、风格对等的可行性

在传统的文艺理论中,风格的论述一般为印象式术语,如“庄重”、“辛辣”等。现代语言学的发展为风格的具化提供了理据,风格符号的可分析性决定了风格的可译性。刘宓庆认为“风格既然不是什么‘虚无缥缈的素质,那就应当可以见诸于‘形,表现为风格体系”,并将风格符号体系分为“形式标记和非形式标记”。形式标记包括语言的各个层面如音系、语域、句法、词语、章法和修辞六个方面,非形式标记包括表现法、作品的格调、作家的精神气质和接受者因素四个方面。(刘宓庆,1990:1-4)大多数风格标记是可以转换的,风格对等并非直接的“形对形”或“意对意”的直接对等,而是译文的风格“恰如其分”的适应于原文风格。对于大部分文学作品并不要求达到形式对等,但对于诗歌,形式对等是有必要的,因为诗歌的形式承载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形是意的载体,“形神兼备”的翻译才是成功的翻译。

“风格”一词在英汉双语中皆为既抽象又具体的概念。汉语的风格既指人或物留给人的印象,也指人或物的具体特征。英语的风格“style”来源于古罗马的“stylus”, 是一种尖头的铁笔,指驾驭铁笔写字的能力,后来就演变成作家的写作风格。文学作品的风格是否可译一直是困扰翻译学者和翻译理论家的问题。不可译论者认为源语风格不可用目标语来表达,因为不同语言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语言符号和意义关联,因此是不可译的,如周旭良所言:“风格离不开语言,不同的语言无法表达同样的风格”(1982:12)。可译论者认为,大部分的文学作品的风格是可被译出的,但诗的风格大部分译者是译不出的,只有诗人才可部分译出诗的风格,朱光潜就曾发表过类似言论:“有些文学作品根本不可翻译,尤其是诗,说诗可译的人大概不懂得诗。大部分文学作品虽可译,译文也只能得到原文的近似。”(罗新璋,1984:449)笔者认为,若要翻译像《三字经》之类的中国文学经典作品,译者除了具备学贯中西的知识储备外,还要能够最大程度保留原文的音、形、意,也就是译诗要像诗,译经要像经,即做到风格对等。如何做到风格对等及如何评价风格对等的效果是译者需要考虑的核心,也是本文讨论的重点。本文以《三字经》的三个译本为例,讨论和评价风格对等在中国诗歌翻译中的重要性。

《三字经》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蒙学瑰宝,具有每行三字、韵体、经典三大特征。自19世纪以来,其英译本林林总总,它们是否做到了还原这三大特征决定了它们是否达到风格对等,即与经典等值的译作。分别选翟理斯、王宝童和赵彦春所英译的《三字经》译文进行比较,管窥风格对等在诗歌翻译中的重要性。

二、风格对等的评析

以《三字经》首篇为例,从风格的形式标记中选取音系、语域、句法和词语评析翟理斯、王宝童、赵彦春的三种译文。

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

习相远。

Men at their birth are naturally good. Their natures are much the same, their habits become widely different.(翟理斯)

At first mankind

Is kind at heart,

With natures alike

But habits apart. (王宝童)

Man on earth,

Good at birth.

The same nature

Varies on nurture.(赵彦春)

1、音系标记辨析

原文是三字一行,六字一句,以an为尾韵。翟理斯用意译的方式,译文无韵,字数不等,和原文经典相比相去甚远。王译韵式和原文相同,都采用尾韵的形式,但不是严格的六词一行,第二行“Is kind at heart”多出来一词,虽然保留了韵体,但没有遵守三字原则,与书名《三字经》名不符实,语义上的重叠后文再讨论。赵译也是六词一句,韵脚采用aabb的经典韵式,虽然和原文韵式不一样,但保留了《三字经》的三字、韵体两大特征,是形式和意义的完整统一,堪称经典。

2、语域标记辨析

语域(register)是指语言随着使用场合环境不同而区分的语言变体,是指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使用的、有一定的语言特征的语言变体。(侯瑞德,1999:9) 因此语境决定了用什么样的语体,语体又有正式和非正式之分,作者和译者的用词和句法体现其对语境的判断。

《三字经》是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用词浅显易懂,在中国古代经典当中,《三字经》是最浅显易懂的读本之一。翟理斯和赵彦春译文的选词都比较和原文契合,如“birth”“good”“habits”“different”“nature”“nurture”。王宝童的译文选词相对要正式一些,如“alike”“apart”,虽然读来朗朗上口,但容易跟读者拉开距离。值得一提的是赵译最初的版本前一句是“Man the breed,/Of good seed”后来又改成“Man at birth,/Being of worth”。无论是前一译文还是后一译文用词都较抽象,虽然形神兼备,可谓神来之笔,但“breed”和“being”并非通俗易懂,最终被译者抛弃,改用和原文语体相契合的版本。

3、句法标记辨析

“风格的句法标记表现为各種有特色的句法形式。”原文是三字一行,六字一句,句法简单,非常工整。翟理斯用了三个小句,每句五到六个词不等,虽然句法简单,但远没有原文简洁。王宝童努力保留原文的句法特征,排版和音韵向原文靠拢,但句子并没有使用极简单句,而是把后面一句处理成前一句的附属成分,形成一个长句,并非通俗易懂。 赵译三词一行,六词一句,用了两个极简句式,遵循了原文的句法,并采用类比手法保留原文的形和韵体,达到了风格对等。

4、词语标记辨析

词语标记是作者的用词倾向,也是个人语言特征的体现,和语域标记有重叠的地方。原文用词通俗易懂,都是人们的日常用语,非常大众化,为《三字经》思想的传播起到积极作用。三种译文都用词简单,只是在选词上稍有差异,译者对词汇的选择体现了其个人语言使用倾向。原文中的“人”指“人类”,翟理斯和赵彦春把“人”都译作“Man”,王宝童译作“Mankind”,意义和“Man”相同,稍显正式。“性”指“人性”,三位译者都译作“nature”,但翟和王用的是复数“natures”。“人性”即为一又为多,相互矛盾。“性本善”的“善”翟和赵处理做“good”,王处理做“kind at heart”,“at heart”属赘词,因为“heart”已隐含于“kind”中。“习相远”的“习”翟和王都译作“habits”,看似字面上和原文对应,实际上在语义上有所偏离,“习相远”并非指习惯和原来相远离,而是指“习性”和原来大相径庭,“习”是指在成长过程中逐渐改变的“性”,大致相当于“nurture”,和赵译相吻合。总体上,选词方面赵译虽然没有达到字面上的形式对等,但传达了原文的神韵,达到了风格对等。

三、结语

文学作品的风格是否可译一直以来是争论不休的问题,通过分析原作的风格标记,掌握作品的行文风格,形意对照的对等翻译,可以达到和原文的风格对等,保留原作的神韵,是切实可行的一种翻译思路和评价标准。

中国古典诗歌英译版本较多,水平参差不齐,作为普通的外国读者很难辨别孰优孰劣。但是中国古典诗歌英译的质量直接会影响中国文化的传播。好的译本是中国诗词经典再现,弘扬中国优秀文化,是中国人古老智慧的体现。劣质的译本会使原文受损,不利于中国优秀文化的传播。运用风格对等方式对比不同译本保留原文神韵情况,优选出好的译本,可以作为评价不同译文的标准。

【参考文献】

[1] 侯瑞德.英语语体[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9.

[2] 刘宓庆.翻译的风格论(上)[J].外国语,1990.1-4.

[3] 刘宓庆.新编当代翻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出版翻译公司,2005.256.263.

[4] 王寶童.英译三字经—千字文[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5] 赵彦春.英韵三字经[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4.

[6] 赵彦春.三字经英译集解[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4.

[7] 转引自罗新璋.翻译论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449.

[8] 周煦良.“翻译三论”[J].翻译通讯,1982.12-13.

【作者简介】

程永涛(1978.03-)男,陕西渭南人,河池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文体学与翻译,英语教学.

猜你喜欢
诗歌翻译风格
阐释学视角下的中国古典诗歌翻译研究
诗意与诗体的“旅行”
非“舞”之舞
浅谈日本浮世绘设计艺术风格
电影视听艺术中的影像色彩表达
解读木刻版画在动画中的运用
从格式塔理论赏析《西风颂》的不同译本
庞德《在地铁站》诗歌翻译的概念整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