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趋低性自我认同的隐忧与对策

2017-12-05 08:00赵桐羽
新西部·中旬刊 2017年9期
关键词:自我认同提升对策表现

【摘 要】 当代大学生对社会转型、生活方式改变、承受压力增加等问题的现代性反思中的不适应性,导致呈现趋低性自我认同的倾向愈加明显。提升大学生自我认同的对策是:加强国家认同教育;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心理干预机制;推进大学生自我主体性教育。

【关键词】 大学生;趋低性;自我认同;表现;原因;提升对策

大学生群体是积极关注并接收新鲜事物的群体,是全面接收高等教育并深入思考的群体,是社会最具潜力和期望的群体。大学阶段是人生关键时期,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在这一时期形成并趋于稳定。大学生群体在大学四年时光中不断汲取各方面“营养”,并塑造自我的思维方式、自强自立意识、创新创业能力等。但在自我成长过程中,大学生也是可塑性和变动性极强的群体,在情感表达、心态调整、认知方式等方面未成熟,在外部社会环境和内在心理活动共同影响下,部分大学生存在理想信念模糊、政治信仰动摇、价值取向歪曲、社会责任缺乏、吃苦耐劳精神淡化等问题。究其根源,大学生群体存在趋低性自我认同的问题。

关于“自我认同(self-identity)”,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埃里克森从发展心理学角度出发提出:“个人在过去经验中所形成的内在的一致性和连续性,从而使人感受到鼓舞人心的信念”。[1]按照这一理论,结合中国国内青年适龄接受高等教育的阶段,在校大学生(17~23岁)大多处在形成角色同一性而防止角色混乱(12~20岁)的末期,并处于获得亲密感而避免孤独感(20~24岁)的关键时期。在人生的这一时期,正是青年人形成独立人格与自我认同的重要阶段。大学生在此阶段大多面临复杂的心理状态:由高中时期“填鸭式”教育向大学时期自主学习转变,由被家长和学校保护逐渐过渡独立面对社会的复杂情势,承受和适应社会环境的急剧变迁所带来的价值观念的冲突,因此在这一阶段的自我认同危机尤其明显。在当代中国社会,大学生深受在自我认同方面普遍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大学生趋低性自我认同的不良表现及隐忧

从社会学角度看,自我认同存在着一个人在社会“台前幕后”的统一性和差异性的问题。吉登斯认为:晚期现代性教育背景下,个人的无意义感,即那种觉得生活没有提供任何有价值的东西的感受,成为根本性的心理问题。[2]人的自我认同实际上是一种内在的认同结果,是内心深处依据自身的经历、阅历所形成的反思性理解的自我。大学生所面临的认知环境、生活方式、交往对象、交流方式等一系列的连续变化的反思环境,并在此环境和方式中不断形成的对“我是谁”的问题的自我理解和自我解答。要解决大学生自我认同危机的问题,须对症下药。当前我国大学生中的自我认同问题主要表现为:

1、自我否定的消极心态

自我否定指的是对自我身份和归属感认知的丧失,内心失去社会情境为自我提供的安全感与支持,时常感到迷茫与无助。自我否定的人往往缺乏自信心,缺乏对自我的客观认知和评价,甚至出现人际交往中沟通障碍,经常感受到没有出路的苦闷和忧伤,强调他人的重要性与正确性而弱化自我的样态。这种自我否定必将导致学生缺乏自信心和创造力,与培养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方向不符,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的目标不符,与大学生自身期望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的奋斗志愿不符。大学生作为国家建设的栋梁在培养,趋低性自我認同对大学生造成的后果对国家发展、社会主义建设将会造成致命的损伤。

2、疏离他人的交往障碍

人是社会型群体,需要在社会环境下通过与他人的沟通与交往。马克思曾说:“在其现实性上”,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一切社会活动都源于并作用于社会。[3]大学生在缺乏自我认同情况下将逐渐与社会脱节,不主动且拒绝参加各项集群活动。大学生个体因缺乏外界有效信息的与交流,就会逐渐导致自我认知动机的缺乏,进一步导致自我认同的缺乏。如现代媒体的虚拟生存就导致了很多大学生脱离现实生活,将自己关在虚拟世界里,在这里的价值判断、行为规则和角色定位是与现实社会有着很大差异的,是不能与现实社会同等作用的。学生沉迷于网络导致个体角色混乱、行为紧张和难以应对现实问题等现象,产生“我是谁”、“我的生命意义是什么”等自我相关的问题难以回答,从而导致自我认同危机加重。

3、个人信念的归属迷惘

个人信念和人生方向的确立取决于自我认识的能力。能够自我认同的大学生,可以结合自我与外部环境,并根据目标设定等建构未来发展路径,在内心绘制符合逻辑的人生规划图景。在图景中,个人可以清晰看到自己的阶段性目标和努力方向,从而明确自我的人生追求、理想信念和内心归属。而自我认同趋低的大学生,则会对既定目标模糊、理想信念朦胧、内心归属迷茫。他们受社会转型期的分配不公、权钱交易、道德沦丧等问题的消极影响,使其产生道德困惑、精神虚无和信仰缺失等问题。大学生道德缺失、精神虚无、信仰缺失,最终导致失去奋斗目标,产生对社会的排斥感,无法正常面对现实社会所赋予他们的责任和义务,最终走向社会的消极极端。

二、大学生自我认同问题的原因

大学生群体出现自我认同趋低问题,既有自身内在原因,也受外部社会因素影响,是客观与主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对社会背景环境的不明确

“90后~00后”一代的大学生,其父辈大多成长于新中国建立后60、70年代。那时人民的社会角色相对稳固,自我认同感相对较强。作为父辈的他们对子女的教育及期许与个人发展路径相结合。而近些年,随着市场经济深入发展,人们的思维方式、社会角色、社会关系、生产生活方式均快速变化发展,个人自我身份不断的变化。当今社会环境下,大学生发现自身所处的时代已不从父辈口中所听到描述的那个场景。未来社会不可预见的自我身份使得大学生对自我价值判断、未来发展方向等无法明确,影响其自我认同的形成与发展。

2、对大学生活环境的不习惯

如今在校大学生群体绝大部分已是“95后”,他们的在校生活方式与以往大学生的生活方式有很大变化。作为独生子女的大学生,无法从以前的生活中找到适应当前生活的经验。进入大学后,新生面对的第一项难题便是不会自我照顾,由原来依赖父母的家庭环境过渡到相对自立的集体生活,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巨大转变,使得其遇到很多困难或感到不适应。心理上产生的孤独感,让新生出现想家、思念亲人等现象。另外,一些学生表现出不良的生活习惯,诸如睡懒觉、熬夜、沉迷于网络等,大部分时间都浪费在消遣活动中,对学习逐渐失去了兴趣,并由此出现焦虑、抑郁、敌对、低落的情绪,严重者会影响心理健康。

3、对自身角色转换的不适应

从一名中学生到大学生,是每个新生都面临的角色转换以及自我重新定位。在这种角色转换的过程中,如果自身的行为不能随着角色的变化而变化,不能随着时间、环境的改变而进行相应的调整,就可能会出现角色的冲突,从而出现适应不良。进入大学后,来自各地成绩优异的佼佼者汇集一堂,相比之下,很多新生发现自己显得比较平常,成绩比自己更优异的同学比比皆是。很多人是带着“过去的辉煌”来到了大学,当辉煌不再时,一些大学生会感到措手不及,无法接受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之间的巨大差距,一种失落感和自卑感便袭上心头。这一转变很可能引发大学生对自己角色定位的困惑,精神上会出现失落感,自卑、抑郁、退缩等心理问题就常常会发生。

三、提升大学生自我认同的策略

1、加强国家认同教育

核心价值体系是民族的灵魂,是我们最基本的价值理论。适应国家转型期的新问题和新挑战,就必须认同国家发展到现阶段所面对的问题、接受挑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加强能够充分发挥文化凝聚力,发挥文化的激励作用,从而提升大学生自我认同。开展行之有效的国家认同教育,需要引导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与理解,并引导教育大学生注重知识积累,拓宽知识领域、提高思辨水平,加强对中国近现代史和党史的学习,了解改革开放以来祖国的发展取得的成就和对未来美好期许和展望。

2、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心理干预机制

心理上的偏差或迷失所引发的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不仅是导致大学生趋低性自我认同原因之一,同时,也是大学生趋低性自我认同的表现。心理健康教育对预防和改善大学生自我认同危机的发生有重要作用。高校可根据大学生心理问题类别,在学生管理和教学中积极干预,开设相关课程并广泛普及预防知识,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大学生避免对挫折的极端认识,规避主观内疚和无助现象的发生,学会主动寻求帮助,在他人帮助和恰当心理自救中寻找合理的宣泄、表达、互动和反馈等环境,引导主体树立达观的勇气,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困難、问题,积极乐观的生活,增强自信心、珍爱生命,健康快乐的生活。

3、推进大学生自我主体性教育

杜加克斯很早就指出,“自我是大多数复杂的相互作用过程的起点,我们对社会行为的理解要从自我开始”。[4]大学生自我主体意识强化,首先应培养自我责任意识,明确自身社会责任,对大学生自我责任感、社会责任及社会角色行为规范等引导教育。其次应尊重个体价值及其实现,大学生自我认同的能力在现代社会中需要特别重视起生存与生活体验,使其形成生命周期内的发展型能力即适用于终生的能力。这样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就必须尊重他的个性,重视他的创新精神、创造力的培养,以开放的姿态接受争辩。在此教育过程中,学校教育要发挥主导作用,家庭及社会教育也应相辅,共同实现学生在现代性的反思性中正确认识自我,确定“我是谁”“我为什么存在”“我将走向何方的问题”与主体生存相一致。找到了存在的理由就不会有堕入虚无的世界,现代生活中物质对精神的单向度支配作用降低,学生理性思维增强,形成自我、他我和真我的一致性,最终提升自我认同。

“自我认同”是大学生在进入社会前所形成的人格习惯,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大学生趋低性自我认同对国家、社会、民族和个人都是非常严重的负效应,如果不及时有效的引导和解决,会严重危害他们的身心健康,甚至会导致非常恶劣的后果,因此降低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教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 埃里克·H·埃里克森.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 [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166.

[2] 吉登斯. 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北京:三联书店,1998.

[3] 杨桃莲.大学生自我认同的建构——基于大学生博客分析 [D] 上海:复旦大学: 1-6.

[4] 杜加克斯等. 矫佩民等译.80年代社会心理学[M].三联书店,1988.65.

【作者简介】

赵桐羽,河南洛阳人,就职于西安外国语大学,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自我认同提升对策表现
强制个体化的风险:女性自我认同危机与生活困境
学校场域中的教师标定
当代大学生自我认同问题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大学生学习效能感的影响因素及提升对策研究
体育舞蹈教师再教育对策研究
炫耀性消费对中学生自我认同的影响研究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提升对策研究
摄影艺术中的美学探讨
我国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问题探究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