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四章

2017-12-06 09:07云南
散文诗 2017年24期
关键词:华蓥山思源青色

云南/爱 松

思源广场

水,从哪里来呢?

它在几千年的冶炼术里孕育、流转、破裂、融铸、新生……

它挣扎过的土地,就是咸苦的;它上升过的土地,就是甘甜的。

它,流淌而过,没有言语,却懂得星空上交谈的秘密;它,蜿蜒而来,没有形状,却闪耀着万物交织的灵光。

哦,今夜,水,凝结成了靛青色的金属。

是什么力量,让液体成为固体?又是什么力量,让其成为光影的灵魂。

它,究竟从哪里来呢?黑夜不知道答案,黎明不知道答案,只有今夜,思源广场上,人们行走的脚步,碰触到了,它的响声和重量!

小平故里

谁的身影,一直在山水之间徘徊?

从中国到法国,再从法国到中国,这个身影,追求着什么?

看一看故土,不再是千疮百孔的旧面貌;看一看故土,已是发展复兴的新气象。

这中间,隔着什么呢?这个中国人民的儿子的身影,这个深爱着祖国和人民的身影,似乎仍在这里,深情凝望。

白玉兰、紫藤、丁香、石榴、紫杉和连翘,这“六棵树”在他眼里,一直枝繁叶茂,他在这“六棵树”眼里呢?还是不是,当年少小离家时的意气风发;还是不是,耄耋之年时,踏上乡土依然葆有的壮心不已。

“六棵树”记得,我们也记得,他虽然离去了,但他的神采,为华夏大地升腾过,一道独特靓丽的景观。

我们,又在追求什么呢?走过伟人故居的土地,脚步该是沉重,还是轻盈?

今天,这个苦难的民族,终于可以走自己的光明大道,在这条道路的最前方,他,一直微笑着,向我们招手。

宝箴塞

谁在等待?

在宝箴塞。

8个天井,是不是8个隐秘的出口?它们,通向何方?

还有108道门,我们该从哪里走进去,又该从哪里走出来?

从1911年的秋天,到2017年的夏天,有多少人经过这里,又有多少人离开。这些青色的砖瓦,似乎还藏着逝去人们的影子,只要光线一照,它们就复活了,但只要人们一走近,它们便会躲了起来。

它们惧怕什么呢?战争?灾害?掠夺?惊扰?

哦,这里本该是清静之地,有鸟鸣,有花香,有树影,有群山,有溪流,有小动物……但这个全然封闭的建筑,究竟要隔绝什么呢?

透过宝箴塞内,一个个狭长精致的观测孔,我看到了过去,隐隐而动的旗帜和欲望。

宝箴塞的主人,这个和我有着同样姓氏的族人,你在哪里呢?

当我第一次走进这个建筑,就像是走进了一个人的内心,既让我感到惊叹,也让我感到荒凉。一股凉风,突然顺着墙面扑向我,令我停驻,也让我知道了,宝箴塞,等待着的是什么?

但我不能说出,很多答案,会在风中飘散,但这个答案,却只可顺着血脉静静流淌。

华蓥山

有过枪响的山,才有自己的脾气;有过正义之战的山,才有自己的气概!

“双枪老太婆”,不仅仅是小说中的人物,峰峦叠嶂的山林间,她们为华蓥山,带来了比挺拔,更为崇高的意义。

她们是母亲,却要成为战士;

她们是娇嫩的美丽花朵,却要成为精准的射击手。

为什么?

没有奉献和牺牲,那时,穷苦人民如何翻身?红色,本不是华蓥山的颜色,但是,先辈的流血和牺牲,已经让这座山,成为了历史的象征,成为了红色的高度。

无论是生命之石,还是溶洞;无论是“千年一吻”奇观,还是满山风景,都可让人驻足观赏,但唯一能让人肃然起敬的,只有那尊巨大的红色塑像。

她,腰间别着黑亮的双枪,胜过繁华都市中,多少奢华的金光闪闪。她抬头注视着的,不仅仅是远方,还有今天,我们的头颅和意志,是否还能再多一些高昂!

猜你喜欢
华蓥山思源青色
华蓥山游击队遗址
My Dreams
云淡风轻悟人生——写在王慧骐《青色马文存》首发之际
定积分及其应用
我用一生在华蓥山爱着
Hippie
青色草原上的关爱情
青色纸,千千结
浪淘沙·华蓥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