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了”中国神针!援非医生丁定明的南苏丹援助死生

2017-12-07 06:49■文/方
恋爱婚姻家庭 2017年34期
关键词:苏丹医疗队针灸

■文 /方 堃

“燃了”中国神针!援非医生丁定明的南苏丹援助死生

■文 /方 堃

电影《战狼2》中炮火连天的非洲土地上,冒着生命危险给当地人提供医疗救治的“无国界医生”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在安徽省芜湖市中医院也有这样一位医生,当南苏丹反政府武装的火箭弹在身边炸响,其他国家的医疗队全部撤离时,他和同事们坚持救治病患。南苏丹战乱升级,中国政府排除万难紧急撤侨,机长在战火中大喊:“你们安全了!我们奉习主席命令接大家回家!”他心潮澎湃登机时,依然记挂着尚未完成的援非任务,想着如何让中国针灸技术留在这里永远为非洲百姓服务……

他就是安徽援非医疗队首位中医针灸医生丁定明。“不畏艰险、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援外医疗队精神,于他,不仅铭记于心,更融之于行。

梦想照进现实:入选援非医疗队

丁定明1982年5月出生在安徽宣城,父亲曾经是一名赤脚医生。丁定明很小的时候就跟随父亲出诊,每次去农村给人看病,父亲总是尽心尽力治病救人却只收很少的费用。耳濡目染中,丁定明的心里种下了学医的种子。

2009年,丁定明从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专业研究生毕业,本有机会留在北京工作,因牵挂着患有慢性病常年关节疼痛的母亲,于是他通过考试,进入了芜湖中医院针灸1科。

踏上工作岗位不久,丁定明遇到一位60多岁的老太太,老人常年受慢性头痛折磨,已经10多年没有睡过好觉,四处求医却不见效果,老人几乎绝望了。经过诊断,丁定明判断老人是神经血管性头痛,经过反复推敲,根据病人的身体情况制定出适合的治疗方案,行针2个月后,老人的头痛症状奇迹般地得到了缓解。老太太感激地对丁定明说:“丁医生,我从来没想过我这病还能治好啊!”直到现在,这位老人还和丁定明保持着电话联系。病人的信任和肯定给予了丁定明莫大的动力,他一心扑在针灸研究上,首创不拘泥于传统针法的“丁氏安眠六针法”,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

2013年1月4日,丁定明和安徽商贸学院的蒋巧红老师结为夫妻。次年,他们的女儿出生了。家庭幸福的丁定明却一直有一个未实现的心愿,早在学生时代,他就接触过“无国界医生”的相关资料,对这些不顾生命危险为战乱、疾病中的人们带去医疗救护的医生充满了钦佩,希望有一天自己也能够加入其中。

2015年10月,安徽省援助非洲医疗队组建。丁定明积极报名,通过层层选拔成功入选,这也是安徽省中医针灸首次参与对外医疗援助。梦想终于照进现实,丁定明心中激动不已。

丁定明一行15人的医疗队,经过紧张的前期准备工作即将开启援非行程,爱人蒋巧红执意要去送他。2016年2月28日,在合肥新桥国际机场的候机大厅里,蒋巧红抱着不满两岁的女儿与丁定明告别。丁定明要去的南苏丹共和国常年战乱,医疗队的成员们将面临严峻的生命危险。分别在即,蒋巧红满脸是泪,嘴里却对丁定明说着:“家里的一切我来打理,你安心在那边工作。”丁定明心中有太多的话,又不知道该怎么说出口,只能不停地嘱咐妻子:“照顾好女儿,照顾好家。”后来,他才从妻子打来的电话中得知,自从那天送走爸爸后,女儿只要看到飞机就会说:“飞机,爸爸……”

亲历祖国撤侨:不忘未完成的任务

经过20多个小时的飞行,丁定明踏上了南苏丹共和国的土地。这里自然条件的恶劣程度远超丁定明的想象,因为地处东非赤道地区,年平均室内温度高达40度以上,蚊虫肆虐,疟疾、霍乱、伤寒是当地流行的3大疾病。丁定明一行所在的朱巴教学医院异常简陋,根本没有正规的诊疗室,医疗设备也只有几张木床和破旧的理疗灯。更为严峻的是,反政府武装的行动持续发生,枪炮声随时可能响起。就在这样的环境下,丁定明和同事们展开了医疗救助工作。

当地的患者包括医护人员,听说中国医疗队有一种“不吃药不打针只扎针”就能治好病的医疗方法,都觉得不可思议,持有明显的怀疑态度。丁定明在医院仔细观察了一番发现,医院的理疗科里98%的病人都适合用针灸进行治疗。他主动与医院沟通,并做了详细解释,当地院方同意丁定明在理疗科开展中医针灸诊疗工作。

丁定明在朱巴教学医院的第一位病人,是一位腰部严重扭伤的患者。这名病人被家人扶进理疗室时,痛苦得眉头紧皱,额上冒出豆大的汗珠。丁定明得知患者前一天因搬运重物扭伤了腰,去医院进行止痛处理后,却疼得越来越厉害,已经不能走路了。经过仔细检查,丁定明信心满满地告诉他:“相信我,中国针灸可以帮助你减轻痛苦。”疼痛难忍的患者半信半疑地接受了针灸治疗。丁定明娴熟地针刺、放血、拔罐,仅仅10分钟之后,这名患者不但疼痛感消失,而且能自己下床走路了。他不可思议地竖起大拇指,说道:“太神奇了!”

丁定明在医治病人

有一名当地的医生突然得了面瘫,变得口歪眼斜。4个月的时间里,他在医院接受了推拿治疗并吃了大量药物,症状却愈发严重,左侧面部肌肉几乎完全瘫痪,左眼已经不能闭合。丁定明确诊他是因受风热邪毒导致的面瘫,于是给他取了左侧的牵正穴、地仓颊车、阳白透鱼腰穴,以及右侧的合谷穴,并辅助以电针和艾灸。1个星期之后,这名医生瘫痪的左半边脸部肌肉逐渐恢复功能,歪斜的嘴角正常了,左眼也能够闭合了。被治愈的医生不停地感谢丁定明,还说:“我一定要把我的亲戚朋友都介绍到这里来治病!”

显著的疗效让当地人看到了中国传统疗法的神奇,此后,丁定明的针灸治疗工作在南苏丹逐渐打开了局面,前来看诊的病人越来越多。到后来,丁定明一个上午就要接待三四十名病人。由于当地艾滋病感染率较高,丁定明施针时经常要进行放血疗法,因此要特别注意防护。酷热天气下,有时他还要穿长袖衣服,常常一次行针下来,就已汗透衣背。

2016年7月8日,南苏丹内战升级,战局不断扩大,首都朱巴爆发了内战以来最大规模的军事冲突。8日下午当地时间5点左右,街道上枪炮声密集响起,道路被坦克封锁,火箭弹在医院附近爆炸。丁定明他们的住地类似于工棚,根本没有抵御子弹的能力,大家迅速转移到一楼隐蔽起来,晚上8点左右枪声渐渐平息,可第二天又打了起来。此时,其他国家的援助医疗队都已经撤离,只有中国的医疗队还在坚持,趁战争间隙去医院救治病患。南苏丹卫生部长赞扬中国医疗队:“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患难见真情。)”

10日,两名中国维和部队官兵在维持难民营秩序时不幸被子弹击中,丁定明所在的医疗队参与了现场救治,却没能挽回战士们的生命。7月16日,中国政府紧急撤侨,出于安全考虑强制要求中国援非医疗队一同撤离。纷飞的战火中,当机长大喊:“你们安全了!我们奉习主席命令接大家回家!”现场的中国同胞们激动地哭了起来。丁定明跟随撤侨队伍辗转第三国,于18日晚安全抵达家中。此时,他才知道,10日当天蒋巧红就从新闻中看到,两名中国维和部队战士在南苏丹战事升级中牺牲,可那时南苏丹的通讯信号完全中断,她根本联系不上丁定明,多日来她经历了常人无法想象的担心和煎熬。妻子抱住丁定明大哭,丁定明抱着妻女也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回国后,丁定明的心中依然记挂着远在南苏丹的病人,惦记着自己还没有完成的1年援非医疗任务。

获誉“中国神针”:让针灸扎根南苏丹

3个月后,南苏丹战事相对平息。2016年10月18日,丁定明接到复派任务。虽然在南苏丹这个国家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虽然这次前往不知道还能不能活着回来,但丁定明没有退缩。蒋巧红知道丈夫心意已决,要去机场送他,丁定明强烈要求妻子不要再送,只说:“送了更难受。”到了机场,丁定明收到妻子发来的很长的信息,反复叮嘱:“注意安全,放心家里,完成没有完成的任务。”

丁定明回到朱巴教学医院,有些医护人员已经牺牲,医院里多了很多伤残病人。当地的一名医生问丁定明:“你怎么还敢回来?”丁定明答道:“我的任务还没完成。帮助你们是国家给我们的任务,必须完成。”

在南苏丹走陆路很不安全,丁定明和同事们去边远地区义诊通常要坐2个多小时的飞机。在农村,他们住茅草屋,吃自带的方便面和榨菜,因长期吃不到蔬菜,丁定明的口腔严重溃疡。南苏丹与中国时差相差5个小时,每天等丁定明忙完工作,中国已是深夜了。他和妻子便在周末通过断断续续的QQ视频联系,两人互相报喜不报忧。丁定明身处异国他乡,战乱中的生命危险只能独自面对,对亲人的思念只能默默承受,而家人的支持,给了他坚持下去的勇气和力量。

再次回到南苏丹,丁定明效果显著的针灸疗法在当地已经有了一定的知名度,来找他看病的人越来越多,他被大家称为“中国神针”。丁定明发现,南苏丹缺医少药,95%的药品都要靠国际援助,而针灸使用的针具只要消毒好,可以反复利用。如果针灸疗法能够在南苏丹推广,可以有效降低医疗成本,非常实用。而且当地的很多医生有欧美留学经历,具备学习针灸疗法的能力。“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丁定明决定教会当地医生针灸治疗方法,在非洲大地留下一支“永远不走的医疗队”。

由于中医针灸疗效确切,当地医生学习积极性很高。可是一开始,丁定明的针灸教学开展并不顺利,南苏丹的医生们对于针灸的原理和各种穴位完全弄不明白。丁定明思考后,决定简化教学方式,他拿出针灸图谱,标出各个穴位对应治疗的疾病,用最简单的方法进行讲解。

丁定明收了5名“徒弟”,其中一名还是女医生。他们学习很积极,每天很早就来上课,对着丁定明从国内带来的“针灸人”反复扎针练习。经过丁定明的耐心解释和指导,大家进步很快,3个月后,这5名“徒弟”就能进行简单的常规针灸操作了。丁定明还与他们互留了邮箱,答应回国后继续帮助他们的学习和工作。随着《中国日报》非洲版、欧洲版等对丁定明事迹的报道,中医针灸在南苏丹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很多当地医生都希望能来中国进修。

2017年5月,丁定明在炮火中的南苏丹圆满完成医疗援助任务。女儿再见到丁定明时,虽然长久不见有点陌生,但已经能够清楚地叫“爸爸”了。丁定明把女儿紧紧抱在怀里,心情难以平静,想着以前女儿生病了都是妻子一个人操劳,以后自己一定要抽时间多陪陪她们。

5月4日,丁定明获得“安徽青年五四奖章”;8月,获评“安徽省最美家庭”、“安徽青年先锋人物”、“中国好人”……面对接踵而来的荣誉,丁定明依然如初。就在记者采访时,两位70多岁的老病患专程来找他针灸,施针完毕,丁定明细心叮嘱老人:“明天拿过药,向护士问清楚什么时段怎么用,我会跟护士交代好的。”“有时能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是丁定明的座右铭,他相信医学应以人为本,并一以贯之,每日践行。

(责编/方堃)

E-mail:fangkun212@sina.com

猜你喜欢
苏丹医疗队针灸
Las nueve agujas de Fuxi Cómo surgieron estos implementos para practicar la acupuntura
援非医疗队
军地医疗队驰援武汉
出征
——致敬赴援武汉的医疗队
再见,苏丹
苏丹总统被推翻惊世界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中国(福建)第15批援博医疗队首诊记
“苏丹”之死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