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富裕的越冬方式

2017-12-07 18:37
旅游纵览 2017年12期
关键词:赤狐松籽籽实

动物界有许多动物具有储藏食物的行为,无论是肉食还是植物的种子,每一种储藏行为都与这种动物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动物对获得的食物进行处理、保存以备将来之需,储食行为为动物度过食物稀少时期,特别是度过冰天雪地的严冬,维持动物正常生命活动是十分有利的。

松鼠 朱维新/摄

绿色植物有生长期和枯黄期。靠植物籽实生存的动物,在秋季有充足的食物, 植物籽实成熟后,可能开裂、落果,也可能被其他动物吃掉、虫蛀、生霉。于是, 秋熟后可利用的籽实迅速减少,而刺骨的冬天马上又要到来,所以在这一时期,储存食物就成为能否平安度过冬天的一个必要条件,一般来说,摘下后可以储存或者经过处理后可以储藏一段时间的食物都可以用来储藏过冬。

贮存食物,可以节省冬季觅食的时间和能耗。因而, 在季节性环境变化较大的高纬度地区,具有贮存食物习性的动物比低纬度地区更普遍。生活在美国的星鸦,住在一望无垠的松树林里,主要以松子为食,也吃榛子等坚果。深秋时节,这些种子逐一成熟,星鸦就开始忙于储藏食物。其储藏点可达上千个,挖个小坑,存上四五粒种子,上面盖上一层土,然后用枯草、树叶作为伪装,上面再放一颗石子作为记号。星鸦的记忆力很好,几个月之后,如不发生什么意外,它们仍能找到自己之前储存的食物。

松鼠的嗅觉极为发达,它们能准确无误地辨别松籽果仁的空实,凡是松塔尖上被松鼠放弃的种子都是无种仁,虽然这种种子的外壳没有被咬开,但松鼠还是一嗅便知。秋季红松籽成熟时,松鼠就开始忙碌起来,它们奔来跑去口将松籽运送到安全地方藏起来,几粒或十几粒一堆,埋在地下,留作越冬食物。冬天大地虽然被积雪覆盖,但松鼠仍能毫不费劲地找到之前所藏的食物,个别也有遗漏找不到的。但正因为埋在地下遗漏找不到才有助于种子的扩散和传播,促进了这一植物物种的天然更新。

与星鸦和松鼠相比,看似聪明伶俐的赤狐储食就没有那么顺利了,秋冬季节,赤狐会将吃剩下的食物藏在树林中,等饿了的时候再回来吃,这种藏法看似隐秘,却经常不尽如人意。有时候,食物会被别的动物发现并吃掉,而有的时候,赤狐也会将自己的储食地点忘掉。

生活在北美及地中海一带的农蚁(又叫收获蚁),由于栖息地较干燥,食物来源很少,它们就在雨季中采集成熟的植物种子储备起来,以供干旱缺粮时充饥。农蚁中的工蚁采到坚硬的种子后先将其咬碎、运进蚁巢,放在蚁巢上层的“仓库”里。另有一些工蚁在巢内做深加工的工作,将种子嚼烂,混合上唾液,使淀粉在酶的作用下转变成糖分,最后做成香甜的饼或团子,储藏在蚁巢里,作为旱季的粮食。对于未嚼烂而发芽的种子,工蚁会将其搬到巢外的土堆上,让其生根发芽,成长起来,当它的种子成熟以后,农蚁再去收获。

在肉食动物眼里,秋冬时节显得格外凄苦,因为在这段时间内,迫于温度的下降,很多动物或迁徙他乡,或沉睡度日,依然还在活动的动物也将自己隐藏得严严实实,所以,秋冬的捕猎似乎成为一年中最困难的事情。大型肉食动物捕到猎物的机会随时间和地点而变化。捕到猎物后,它先饱餐一顿,然后把剩下的部分藏在树丛中,第二天再回来吃,一连数日,直到吃完为止,这样就能保证短时期内的食物来源。

动物贮存食物,以调节食物在时间和空间中分布和丰富度,保证食物缺乏时食物来源。冬季小動物觅食,有两个最危险的因素,一是恶劣天气对生命的威胁,二是来自赋闲的天敌的威胁,储存粮食,动物就有了一个移动的粮仓,只要是饿了,就找到自己藏好的粮食,以应对饥寒交迫的冬天。相比冬天还要四下觅食 的动物们,自己过上一个富足的冬天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啊。

具有储藏行为的野生动物多是受到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对于这类野生动物的保护,我们应多注意栖息地和食物来源的保护,留一些食物给它们,动物们可以安然度过寒冷的冬天。endprint

猜你喜欢
赤狐松籽籽实
红松籽制备红松籽油的原料性状及其制油工艺验证
氮磷钾肥对食用向日葵籽实灌浆及油分积累的影响
赤狐VS北极狐,谁会赢
β-环糊精包合红松籽油的制备工艺及生物利用度评价
赤狐
北方狐狸的梦
籽实类饲料的贮藏技术
超声辅助提取松籽壳色素的工艺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