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公交站台设计研究

2017-12-07 21:32章倩砺
创意设计源 2017年6期
关键词:社会心理学社会功能人性化

章倩砺

[摘要]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剖析具有代表性的公交站台设计案例,力图从群众心理角度挖掘适应社会发展的公交站台设计特点和可取之处,并对成功的公交站台案例设计元素进行梳理,以期为国内未来公交站台的设计提供借鉴。

[关键词]社会心理学;公交站台设计;社会功能;人性化

[Abstract]Through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design of the bus platform,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esign case of the representative bus st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psychology, tries to excavate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merits of the bus station to adapt to the social develop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masses, and sorts out the successful design elements of the bus station case,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future design of the bus platform.

[Key words] Social Psychology; Bus platform design;Social function; Humanization

公共交通作为城市发展建设的重要一环,对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其重要枢纽的公交站台,也是体现城市形象、城市交通综合运行能力的一个标准。通常人们认为公共交通站台具有公共汽车停靠点、等候、遮挡、提供交通路线及候车休息等功能,由于科技发展以及人们需求的不断增加,对于公交站台这样最为常见的公共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经济性、区域性、城市氛围、文化特点以及居民生活状态的不同,各个城市到各个区乃至各个站点的站台形态、构成与配套设施也会有不同。本文试从公交站台存在的差异切入,找出代表性区域的公交站台设计的不同,并进行比较分析。

一、社会心理学的群体需求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关于社会心理学研究,不同的心理学家有着不同的见解。戴维·迈尔斯从认知思路出发,认为“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我们周围情境力量的学科,尤其是关注我们是如何看待他人,如何影响他人的”1。弗里德曼从行为主义思路出发,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系统研究社会行为的科学,研究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所有领域,包括与社会现象直接相关的各种行为。2G.W奥尔波特从人格心理学和实验角度出发,认为“社会心理学试图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受他人的、现实的、想象的和隐含的存在所影响。他主张社会心理学主要采用实验研究方法,揭示个体的社会行为的依存条件,分析个体心理的变化过程”3。

威廉·麦独孤从集体主义的角度出发,认为“社会心理学必须说明社会中复杂的心理活动是怎样由人类个体心理的先天倾向和能力塑造而形成,并反过来作用于它们在个体中的发展过程和作用方式”4。F.H奥尔波特从行为主义的角度出发,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5。吴江霖从个体的行为出发,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或若干个体在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心理活动的变化发展的科学”6。沈德灿也从个人自身出发,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与群体的社会心理、社会行为以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7。杨国枢从个体和社会联系的角度出发,认为“社会心理学除了考虑个体本身的特性,而且也把个体与社会的种种关系加以考虑,它的目的在于了解各种社会因素对个体及群体行为的影响”8。结合以上关于社会心理学基本概念的观点,特别是戴维·迈尔斯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们怎样想、怎样相互影响以及怎样与别人相联系的观点,本文主要探讨在个体和周围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形成人与人、人与事物之间相对应的社会思维、社会关系和社会影响对公交站台设计的影响。

二、公交站台的演绎及其社会功能

“公交站台”又被称为候车站、汽车站等,并未有严格的定义。而我们最常说的公交车站是方便市民出行的公共设施,它为乘客提供候车空间、遮挡、车辆信息、夜间照明等服务,同时也是彰显城市发展的名片,高品质的车站设计有助于美化市容。

公交车站在功能上大体分为三类,即过路站、首末站和总站。过路站为停靠站,公交车只在此短暂停留供乘客上下车。首末站是公交车开始或结束其预定路线的指定地点,车站构造与过路站无异。总站是公交车驶完全程后进行清洁和保养的地方,公交车收班后也会在此做休整,总站通常在首末站附近或与首末站一体化。

无论是从环保的角度还是从公共利益的角度出发,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是城市发展和社会经济前进的必然选择。其中公交是公共交通的一大主体,因而在城市发展和规划中,必須把公共交通的建设、管理放在首要的位置。目前许多国家对于公交系统、公交站点的建设等均给予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为使交通更为流畅、网站点更为合理、候车更为舒适,为公众出行提供更多、更好、更快的服务。

我国公交车站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初。晚期清政府政治腐败科技落后,被迫打开国门,经济上也在外国列强的影响下有所提高,公共交通成为列强在殖民地继续发展的重要基础。1907年按照清政府和比利时政府有关合约,比利时商人创办了“天津电车电灯公司”,并于 1910年在经济发展较快的青岛建设了中国最早的公交车站——馆陶路汽车站(图1)。该站从功能上来看属于总站,由于经济还没有完全发达起来,乘客需求较少且低,故只有一个车棚作为标志性设施。与馆陶路汽车站相匹配的首末站则什么也没有(图2),过路站也只有一个站牌以明确候车点。随着乘车人数和线路的增加,过路站与首末站建造起简易的候车亭。受经济发展制约,这种候车亭只能提供遮风挡雨的服务,结构简易,做工粗糙,用的是镀锌材质俗称铁皮棚,容易生锈腐蚀,且采用的是直线式站台,甚至没有站台。endprint

20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国开始引进候车亭户外媒体广告(图3),公交站的款式和结构也开始丰富,但材质基本都采用了不锈钢。公交站台广告灯箱的植入能够迅速有效地提高商家品牌的知名度,在网络还不发达的时代给候车乘客带来丰富的资讯,丰富了公交站台的使用功能。这一时期的公交车站多采用不锈钢材质,解决了生锈腐蚀的问题。同时在面积允许的条件下,车站附近出现了报刊亭、副食店等附属设施,以满足乘客购物、用餐等需求。

但不锈钢材质成本较高,颜色单调,反射性能强,造成光污染,故最新一代的公交车站多采用铝合金材质。这种站台采用铝合金型材和不锈钢的巧妙组合,因为考虑到耐受度和整体强度问题,立柱依旧采用不锈钢材质,结合广告灯箱和顶棚。装配完成后整体外观经氟碳烤漆处,这样既可以满足基本的功能需要,又可以控制总体造价介于不锈钢候车亭及镀锌候车亭之间。

公交车站发展至今,随着公交路线覆盖面广、密度大,多条路线交汇处对功能整合的需求更多,还产生了一种交通枢纽站或者是交通集散站——通常集首末站、过路站、总站于一体的大型交通枢纽区域。有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还增加了电子显示屏以提供明了的乘车信息,特殊公交如BRT(Bus Rapid Transit 快速公交)则开辟出了公交专用道路和新式半封闭公交车站,实现了轨道交通模式的运营服务,独立于普通公交系统。

三、基于社會心理学的公交车站设计比较

公交站台既是公共交通中的枢纽点,同时为大众提供候车服务,是一个群体需要的代表,也是一个城市文化的代表。基于社会心理学下不同的国家都有不同的设计文化,形成了风格多样的汽车站台设计,下面就根据一些有代表性的汽车站台进行分析比较,以期找到其不同生活背景下产生的设计产品特性(表1)。

从上面的例子(图片来源于http://www.qhdcm.com/tupian/2014-12/19/cms165808article.shtml)我们可以看到公交车设计的风格化和多样性。相信在未来的城市发展中对于公交站台的设计会有更丰富的造型与更深刻的内涵,同时兼具舒适性与人性化的设计,为城市交通提供更加有效的服务。

四、未来公交车站台设计的趋势

(一)站台设计的文化性

由于城市间的经济性、区域性、城市氛围、文化特点以及居民生活状态等不同因素对公交站台的影响,各个城市到各个区乃至各个站点的站台形态、构成与配套设施会有不同。公交车站台的设计作为一个城市的对外窗口,能够更好地体现一个地区的文化特色,因而各个地区都会更加注重公交站台设计的文化性。公交站台的造型、建设、规划、设计、管理等方面,都体现着一个城市的管理水平和人文素养,因为对于站台设计的文化性不容忽视。对于站台设计除了要关注空间合理性分配问题、舒适性站台设施设计问题、整个公交系统的车辆调度、进站模式等方面外,更要运用社会心理学、科技新技术、文化等多方面元素提出因地制宜的公交站台设计方案。

(二)站台设计的人性化细节

汽车站台的人性化设计一方面是为一定数量的弱势群体(残疾人、老人、妇女、儿童)提供服务。尤其是残疾人,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另外无障碍设计也会为他们的出行提供便捷。人性化的设计在交通上需要更多地考虑到出行的便利,服务大众群体。另外未来的人性化设计应该更多地根据人的行为习惯、人体的生理结构、人的心理情况、人的思维方式等方面进行设计,解决除了功能以外的精神、心理的需求等,使人们在公共空间中不仅仅感受到便捷,更能感受到愉悦和情感回归。所谓公交站台的人性化设计也就是细节的设计,即总结出大众生活中的细节进行设计。

(三)站台的有效维护

站台作为一个公共区域,需要经常维护。如何做好维护是体现城市管理者水平的重要考核指标,对于公交站台的维护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对于公交站台的地面、顶棚、座凳等区域保持长期的清洁;(2)候车亭的内部广告或者相关的指示系统、交互系统需要定期的检修与更换;(3)局部区域的破损需要及时地修复,以免造成安全隐患;(4)候车亭的两侧最好配备分类垃圾箱,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候车亭的日常维护工作量,保持候车亭内的整洁卫生。除了以上几个方面外,公交站台在设计过程中还需要使用耐久、耐脏、耐磨损、的材料,以保持公共设施的历久常新。

(四)站台智能化、环保生态的设计趋势

智能化是设计的大趋势。随着智能化科技的不断发展,公交站台的智能化设计将日新月异,公交站台这样的公共设施会有更好的交互功能、查询功能以及提示功能等。智能公交站台虽然只是智能交通体系建设的一部分,却最能使乘客对智能交通产生直观的认识。目前智能主要体现在其利用GPS卫星定位系收集信息后发送到后台调度中心,实现“车辆预告”,自动采集并更新所有的数据,满足乘客对交通信息的需求。未来的智能公交站台是将计算机、网络通信、GPS、自动控制等诸多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不仅具有传统的候车功能,还可以提供其它更多的智能服务。节能环保设计也是不可或缺的趋势之一,合理地运用节能的照明设备,运用可持续的环保材料等方面也应该是当下以及未来公交车站台设计的必然之路。

总之,在未来的城市交通枢纽中,公交站台依然会发挥重要的作用。新的公交车站台设计必然会让城市的生活更加便捷舒适。

注释:

1[美]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1.

2侯玉波.社会心理学(第三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3):6.

3[美]G.W奥尔波特.社会心理学(英文版)[M].

纽约:霍顿·米夫林哈考特集团,1924:5-8.

4[美]威廉·麦独孤.社会心理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8.

5[美]G.W奥尔波特.社会心理学(英文版)[M].纽约:霍顿·米夫林哈考特集团,1924:2.

6侯玉波.社会心理学(第三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6.

7侯玉波.社会心理学(第三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6.

8侯玉波.社会心理学(第三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6.

参考文献:

[1] 刘业,王加强.现代交通建筑的发展趋势[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1):96-101.

[2] [美]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1.

[3] 侯玉波.社会心理学(第三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6.

[4] [美]G.W奥尔波特.社会心理学(英文版)[M].纽约:霍顿·米夫林哈考特集团,1924:5-8.

[5] [美]威廉·麦独孤.社会心理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8.

[6]武汉市公用事业研究所.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设计规范(CJJ15-87)[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

[7]蒋文涛.公交站点选址与平面布置探讨[A].南京:东南大学交通学院,2006.

[8]胡映东.城市枢纽站域开发的必要性研究[J].华中建筑,2014(5):24-28.

[9]巴特·兰布雷特.多中心对提升大都市区竞争力的利与弊——以荷兰兰特塔地地区为例[J].陈熳莎译,国际城市规划,2008(1):41-45.

[10]徐道钫.“枢纽”的遗憾[M]//刘冰,周玉斌,陈鑫春.理想空间.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

[11]黄本笑,邓艳君.基于排队论的公交站点停车位优化及实证分析[J].科技产业,2008,8(8):25-28.endprint

猜你喜欢
社会心理学社会功能人性化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人性化护理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内科老年病实施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探讨
浅谈青少年犯罪心理的成因与预防
伯科维茨:攻击、愤怒和助人行为研究的巨匠
浅谈爱德华·邦德《李尔》中的“布莱希特式”
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的社会功能探讨
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浅析
人间佛教的社会功能